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124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分别服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同时加服阿司匹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并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替格瑞洛组治疗后第1、3、6个月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第6个月时替格瑞洛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在进行心肌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中,替格瑞洛能够更快地产生更为强大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降低MACE发生的风险,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短期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PCI术后经光学血小板聚集(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ation,LTA)法检出的CLR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50例)和替格瑞洛组(50例)。氯吡格雷组予氯吡格雷75 mg/d;后者予替格瑞洛90 mg,2次/d,bid,强化1个月后改为氯吡格雷75 mg/d;两组患者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1个月后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机治疗前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rachidonic acid?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A)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1个月时,替格瑞洛组PLADP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21.27 ± 12.81)% vs.(48.72 ± 10.92)%,P < 0.01],两组患者PLAA无统计学差异(P > 0.05);6个月时随访,替格瑞洛组心源性再入院患者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6% vs. 20%,P < 0.05),但轻微出血增加(24% vs. 8%,P < 0.05)。结论: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优于氯吡格雷,对CLR患者PCI术后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可能减少心源性住院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4例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按照用药种类的不同上述患者均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对比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PCI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变化。并在PCI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情况进行分级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出血风险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聚集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1 h、24 h、48 h,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术后1年,替格瑞洛组的TIMI血流分级优于氯吡格雷组,同时替格瑞洛组的LVEF及LVEDD水平与氯吡格雷组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替格瑞洛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48%,氯吡格雷组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出血风险发生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上,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其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冠脉搭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387例。术前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冠脉血管左主干病变或严重弥漫冠脉血管病变的 患者共221例,其中65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40例行溶栓治疗,余116例患者因存在急 诊PCI困难或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建议限期行冠脉搭桥手术且获家属同意。随机平均分为替格瑞洛组( 58例)、氯吡格雷组(58例),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冠脉供血等对症治疗。氯吡格 雷组术前加用氯吡格雷口服,术后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口服;替格瑞洛组术前加用替格瑞洛口服,术 后予以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心 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12、24小时替格瑞洛组ST段回落程度大于氯吡格雷 组(P<0.05);患者用药 5 d、10 d以及30 d血小板聚集率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 (P<0.05); 术后第1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第4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替格瑞洛组优于氯吡格雷组 (P≤0.05 ;心血管不良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出血、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CF) ]发生率 ,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 (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显著提高冠脉搭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 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 月-2014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治疗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最大聚集时间和ADP 最大聚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ADP最大聚集时间和ADP 最大聚集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替格瑞洛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4例氯吡格雷抵抗AM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肝素治疗,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2 h、24 h、7 d,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AST、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肝肾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灵  雷梅先  石凡  曹俊达  郭磊 《当代医学》2021,27(22):26-28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1周、1个月、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 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LVEF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减少MACE和出血事件,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更合理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行CABG术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129例)和氯吡格雷组(131例),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1)+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 mg·d-1)+阿司匹林(100 mg·d-1)行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后随访收集有效性相关不良事件,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因再发不稳定心绞痛入院及因再发心力衰竭入院)和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呼吸困难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共241例,其中替格瑞洛组122例,氯吡格雷组119例。替格瑞洛组共发生MACE 10例(8.2%),氯吡格雷组共发生MACE 19例(16.0%),2组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发生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事件1例(0.8%),氯吡格雷组发生6例(5.0%),2组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共发生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27例(22.1%),氯吡格雷组共发生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17例(14.3%),2组间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氯吡格雷比较无明显差别,二者均可作为CABG术后抗血小板方案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PCI术后选择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652例分为替格瑞洛组256例,为氯吡格雷低代谢,用替格瑞洛替换治疗,常规治疗组396例,无氯吡格雷抵抗,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替格瑞洛组术后1个月时总MACE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4.04%比3.91%,P=0.173),两组总体MACE发生率术后6个月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7%比5.86%,P=0.210),但替格瑞洛组仍保持较低趋势。结论:ACS患者PCI术后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氯吡格雷用替格瑞洛替换治疗,可有效降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和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LVEDD、LVEF、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再形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功能和血小板水平,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付强  呼东波  刘桂兰  李拥军 《西部医学》2012,24(11):2134-213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围PCI手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围PCI手术期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围PCI手术期采取常规治疗加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AMI患者围PCI手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监护、调整血容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3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并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 明显高于对照组, EDVI及ESVI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及近期预后.方法:选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随机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于发病12 h内在我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观察组额外使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4.
吴志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42-143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静脉溶栓的9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溶栓前均给予阿司匹林0.3gpo,治疗组于入院后即口服氯吡格雷300rag,次日改为75mg,qd,po。观察两组溶栓厉的血管再通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治疗组梗死后的血管再通率明显提高(P〈0.05),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再发梗死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直接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mnaryintervention,PCI)中,多途径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124例行急诊直接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多途径抗血小板治疗组(n=66)和双途径抗血小板治疗组(n=58)。多途径抗血小板治疗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方案(氯吡格雷300mg,替罗非班术前、术后使用,术中不用),双途径抗血小板治疗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方案(氯吡格雷600mg)。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胃肠道反应、即刻手术成功率、肌钙蛋白(troponin,TnI)、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情况,观察住院和随访3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adversecardiacevents,MACE)及30d左室射血分数(1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结果】两组患者均急诊直接PCI手术成功。多途径抗血小板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冠脉造影时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情况、24hTnI、30dLVEF显著优于双途径抗血小板治疗组(P〈0.05)。术后血小板计数、住院及随访期间MACE发生、出血情况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急诊直接PCI多途径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出血与非出血患者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31例)和非出血组(161例)。记录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用情况。结果出血组较非出血组平均年龄偏大(66.3岁/54.8岁),高血压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4.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血组患者在出院时,AMI发生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阿司匹林的使用率均明显低于非出血组(P0.01),而氯吡格雷的使用率在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明显低于非出血组(P0.05,P0.01)。结论 AMI出血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用率降低,可能与其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结合Gensini积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2例,人院后测定血BNP浓度,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计算Gensini积分,术后第2天测BNP,随访患者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第2EtBN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500ng/L组的患者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高于〈500ng/L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65,P〈0.05)。随访6个月,82例患者中13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者BNP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前BN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且与Gensini积分及近期预后有关。BNP可作为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恢复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急诊PCI组66例,对照组62例,PCI组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对照组给于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住院期间及1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并分别于发病后1、6个月做心脏彩超了解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诊PCI组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在发病1个月后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6个月后,PCI组左心室容积小于对照组(P〈0.05),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可减少老年AMI患者MACE发生率,能阻止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其远期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和欣维宁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硝普钠与欣维宁联合用药组(A组,n=32)和欣维宁组(B组,n=31)。2组患者使用相同的PCI手术方法,对术中判断为无复流的患者,A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和欣维宁,B组注射欣维宁。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即刻及用药后5min的造影图像,分析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同时观察术中血压变化,术后1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半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结果:A组患者TIMI3级获得率、CTFC值均优于B组(P〈0.05),术后1周A组患者NT-proBNP低于B组而LVEF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联合欣维宁能明显改善PCI术中的无复流现象,并可能部分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玲  康丽娜  吴道舒  邱明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20-1421,142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加用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观察组)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CI术后30 d,观察组出现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再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心绞痛的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PCI术后48 h及30 d,2组轻度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及术后48 h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能进一步减少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