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概念的提出源于1967年Ashbough等对1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2012年柏林会议去除急性肺损伤(ALI)概念,将其分为轻、中、重3期[1].尸检证实,重度ARDS患者普遍存在弥漫性肺泡损伤[2],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达30%[3].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有效方法,只要治疗时机及时,通气策略正确,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复合、多发伤常见并发症,病死率高达60%以上,机械通气(MV)是最重要的支持和治疗手段。我科对27例创伤后ALI/ARDS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峰  杨德春  蒋田华  吴健  丁岩冰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846-846,848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变化决,病情重,病死率较高。SAP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MODS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在肺部的表现,而ARDS是ALI动态演变最严重的结果,是SAP的重要死亡原因。本文旨在讨论如何早期诊断SAP合并ALI/ARDS及早期应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以改变SAP预后。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通气应用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可行性。方法:30例ALI/ARDS患者应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不同时间PaO2、PaCO2、pH、RR及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和无创通气时间。结果:应用BiPAP通气治疗ALI/ARDS,在通气2h可提高PaO2[(86.72±10.38)mmHg vs(56.17±12.71)mmHg,P〈0.01],改善pH[(7.38±0.06)vs(7.24±0.11),P〈0.05]。通气治疗48h PaCO2、RR显著改善[PaCO2(36.54±7.39)mmHg vs(31.68±7.67)mmHg;RR:(18.4±6.8)次/min vs(38.5±6.4)次/min,均P〈0.051。病情加重气管插管4例,死亡1例。结论:对ALI/ARDS患者积极应用BiPAP通气治疗可改善低氧,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疲劳,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采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胸部外伤所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胸部外伤导致ALI患者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21例)和有创机械通气组(26例),观察无创通气组(通气前、通气1 h、通气12 h和撤机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及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以及两组间病死率、呼吸机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无创通气组不同时间(通气1 h、通气12 h和撤机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无创通气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呼吸频率及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在通气后12 h及撤机后较无创通气前下降(P〈0.05);有、无创通气治疗组间比较,无创通气治疗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有创通气治疗组(P〈0.05),但在病死率方面两组间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型呼吸机无创通气是治疗胸部外伤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有效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仍是胸部外伤所致ALI,特别是恶化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泛性、小灶性肺不张和肺泡萎陷是急性肺损伤(acute 1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也是引起肺容量减少、肺内分流(QS/QT)增加、顺应性下降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机械通气能有效纠正缺氧,减少肺损伤,是治疗ALI/ARDS的重要措施,但也可因正压通气和肺泡反复萎陷/复张产生的剪切力,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包括气压伤、容积伤等.近年ARDS的治疗策略也有了很大变化.目前,肺复张策略(recruitment maneuver,RM)已成为ARDS现代治疗策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重新开放那些可复张的萎陷肺泡,纠正肺V/Q比例失衡,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sustained inflation SI)对急性肺损伤(ALI/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60例ALI/ARDS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实行肺保护性通气,如指氧饱和度(SpO2)低于90%,予控制性肺膨胀治疗,于治疗前后监测潮气量(VT)、气道平台压(Pplat)、吸入峰值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吸系统顺应性(Crs)、气道阻力(R)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应用控制性肺膨胀后,患者VT、Crs增加,Ppeak、Pplat、Pmean、R下降,动脉血气分析改善。结论:控制性肺膨胀在肺保护性通气的基础上可改善ALI/ARDS患者的氧合。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乃杰 《当代医学》2001,7(9):28-32
本文评述了近年有关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及机械通气的国内外进展。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LI/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最严重的呼吸衰竭,目前,国际上对ARDS的认识趋于统一,治疗上,特别是在机械通气治疗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本文对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ARD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于1967年由Ashbaugh首次报道。近10年对ARDS病生理认识和呼吸力学的迅速进展,促进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及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鹏娟  吕明芳 《医学综述》2011,17(4):575-576
由于心率是一项易于监测的生命体征,通过对心率节律变化的规律性以及该变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提取和分析,提出了杓型、非杓型和反杓型心率的分类。该分类可以更深入了解心律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以及预后的相关性,从而对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者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帮助进一步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可危及生命的重要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往的研究资料表明血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但在实际临床中发现部分ACS急性期患者血脂水平正常或低于正常。正确认识ACS患者的血脂状况,通过对血脂代谢变化相关机制的探讨,指导ACS急性期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与梗死程度及急性期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因急性脑梗死入院并经磁共振或CT检查证实梗死灶的住院患者并检查入院后空腹血糖值(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FPG和HbA1c分为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Ⅰ~Ⅲ组,统计四组患者的大面积脑梗死和死亡情况。结果高血糖Ⅰ组和高血糖Ⅲ组与血糖正常组相比较,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和急性期病死率均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Ⅱ组与血糖正常组、高血糖Ⅲ组与高血糖Ⅰ组以及高血糖Ⅲ组与高血糖Ⅱ组相比较,虽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前者均比后者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和急性期病死率高。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可以反映急性期血糖水平,从而预测患者脑梗死程度和存活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发病及住院情况,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0—2007年SAP住院患者188例,Logistic回归对影响并发ALI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8例SAP患者并发ALI者70例,其中男62例,女8例;ALI患者死亡19例,病死率为27.1%,与病死率有关的因素有:年龄、原有疾病数≥4、RANSON评分≥3分、器官衰竭数目≥2、A-PACHEⅡ评分≥16分、机械通气(MV)治疗、SEPSIS、腹腔感染、菌血症和手术治疗(P<0.05);PaO2/FiO2≤100mmHg、发病24h内FiO2>60%、肺部感染和血液净化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结论ALI是SAP常见并发症,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是年龄、原有疾病数≥4,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16分、器官衰竭数目≥2、MV治疗、SEPSIS、腹腔感染、菌血症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JAMA》2003,289(1):124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