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青春 《吉林医学》2009,30(15):1644-1645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将4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B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部麻醉药均为0.5%布比卡因。结果:A组神经阻滞完全18例,阻滞不全2例;B组神经阻滞完全13例,阻滞不全6例,阻滞失败1例。A组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对 1 0 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5 0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 ,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 0 .5 %布比卡因。结果 :Ⅰ组神经阻滞完全 4 8例 ,阻滞不全 2例。Ⅱ组神经阻滞完全 30例 ,阻滞不全 2 0例。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组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异感定位组 (P <0 .0 5 )。结论 :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 ,比异感定位准确 ,阻滞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锁骨上入路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拟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24)和异感定位(n=24)方法,局麻药均使用0.5%的罗比卡因。结果 使用神经刺激器组在起效时间、感差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长于异感定位组,二者在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神经刺激器组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明显高于异感定位组。结论 采用0.5%罗比卡因配合神经刺激器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君君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24-125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对4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剂量为体重〈50kg,给予20mL;体重〉50kg,给予30mL。局麻药中均含1∶20万的肾上腺素。结果Ⅰ组神经阻滞完全19例,阻滞不全1例。Ⅱ组神经阻滞完全14例,阻滞不全6例。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组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异感定位组(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立华 《当代医学》2011,17(3):99-100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实验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异感定位法,两组局麻药均为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1:1混合溶液(罗利合剂),观察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较异感定位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拟行腋路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I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0.4ml/kg.结果 Ⅰ组4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38例(成功率为95%),Ⅱ组麻醉效果优良者28例(成功率为70%),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结果Ⅰ组3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28例(成功率为93.3%),Ⅱ组麻醉效果优良者21例(成功率为70%),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定位(n=30),Ⅱ组采用传统法定位(n=30),局麻药均使用0.5%的罗哌卡因30ml.结果:Ⅰ组3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29例(成功率为97%).Ⅱ组3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21例(成功率为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肢四条主要神经中尺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成功率Ⅰ组(90%、93%)高于Ⅱ组(63%、70%)(P<0.05).Ⅰ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后上肢四条主要神经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1).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神经刺激器在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铿  赖玮宏  廉海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89-1290,1293
目的:比较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法在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对150例行上肢前臂、腕、手掌、手指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刺激定位组(PNS组)和传统异感定位组(对照组),每组75例。PNS组采用PNS辅助定位,对照组采用异感定位。0.375%罗派卡因局麻药。完成阻滞后,比较两组阻滞效果。结果:PNS组神经阻滞完全72例,阻滞不全3例;对照组神经阻滞完全50例,阻滞不全19例,阻滞失败6例。PNS组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S定位较异感定位更精确,阻滞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刺激器(PNS)定位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肌沟及腋路)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及病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NS定位,予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异感定位,两组局麻药均为0.375%罗比卡因。观察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成功率和镇痛持续时间。结果:周围神经刺激器阻滞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较异感定位更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