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液及癌组织中EB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ELISA方法和PCR技术对30例肺癌患者的血液及新鲜肺癌组织标本进行EB病毒检测.结果:肺癌患者血液EB病毒VCA-IgG抗体检出率高于非癌胸疾病患者(P<0.0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EB病毒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液及癌组织中EB病毒的感染状况,研究EB病毒感染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和PCR技术对40例肺癌患者的血液及新鲜肺癌组织标本进行EB病毒检测,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患者血液EB病毒VCA-IgG抗体检出率高于非癌胸部疾病患者(P<0.01)。同病理类型肺癌EB病毒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液及癌组织中EB病毒的感染状况,研究EB病毒感染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和PCR技术对40例肺癌患者的血液及新鲜肺癌组织标本进行EB病毒检测.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患者血液EB病毒VCA-IgG抗体检出率高于非癌胸部疾病患者(P〈0.01)。同病理类型肺癌EB病毒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种疱疹科病毒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取肺癌、癌旁正常组织和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石蜡包埋,应用PCR方法测定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和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DNA,分析三种疱疹科病毒与肺癌的关系。结果:PCR检测EBV、CMV、HHV-6结果,肺癌组织分别为58.4%、33.3%、38.9%,癌旁组织为45.5%、36.4%、30.3%,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为36.4%、18.2%、27.3%。同癌旁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EBV具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而CMV及HHV-6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炎症组织比较,三种病毒均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癌旁组织与炎症组织比较,三种病毒亦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结论:EBV感染与肺癌的发生有关,肺癌组织中EBV感染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及其与肺癌的关系。方法:以HP阳性的胃组织为阳性对照,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38例肺癌组织及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HP进行检测,并采用图像分析法进行形态学定量。结果:肺癌及癌旁组织中HP的感染率分别为89.5%和87.5%,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HP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13.07和9.1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肺癌组织中HP的平均面积高于癌旁组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P感染与患者的性别、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组织类型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存在较高的HP感染率,对肺组织细胞的恶性转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多发性骨髓瘤 (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B病毒 (EBV)DNA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了 1 9例AL患者、1 2例MM患者、2 4例MDS患者及 2 6例健康对照组EBV感染情况。结果 AL组EBV感染率为 5 .3% ,MM组EBV感染率为 5 0 .0 % ,MDS组EBV感染率为 1 6 .6 % ,正常对照组EBV感染率为 3.8% ;AL组、MDS组与正常对照组EBV D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MM组与正常对照组EBV D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MM组与AL组、MDS组EBV D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AL及MDS患者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大 ,MM患者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血浆中EB病毒的定量与鼻咽鳞状细胞癌分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组织学为鳞状细胞癌的鼻咽癌38例,运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中EB病毒DNA水平和外周血CEA含量.结果 不同分化组患者血浆EB病毒定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8).不同分化组患者血CEA无统计学差异(P=0.806).结论 血浆中EB病毒DNA水平与鳞状细胞癌分化关系密切,血浆中EB病毒定量与组织中的EB病毒RNA水平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并且由此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6例大肠癌和50例大肠良性病变黏膜组织中EB病毒 LMP-1的阳性率.结果 EB病毒 LMP-1的阳性率在大肠癌组为13.63%,在大肠良性病变黏膜组为2%,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EBV LMP-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无关(P>0.05).PCR分析在大肠癌与良性大肠病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癌组织中PCR分析发现EB病毒感染也达15%.结论大肠癌在鼻咽癌(NPC)高发区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B病毒Rt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裂解期EB病毒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Rta多克隆抗体检测30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EB病毒BRLF1基因产物Rta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分布情况。结果30例胃癌组织中发现6例R ta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20%,相应癌旁组织均为阴性,p=0.031,有显著性差异;Rta蛋白表达阳性率男性多于女性,p=0.024;与病人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发生部位之间无明显关系,p=0.196-0.896。结论EB病毒的裂解感染状态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裂解感染期EBV可能在胃癌的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行职员EB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道畅  袁润强  林华简  万志丹 《广东医学》2008,29(11):1897-1898
目的:调查银行职员EB病毒感染率,推测EB病毒感染途径,更好地防治EB病毒感染。方法: 比较555例中山市中国银行职员与1034例健康体检人群的EB病毒感染率,分析两组的差异。结果:555例中国银行职员体检者中, EB病毒阳性检出者38例,感染率6.8%,而1034例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阳性检出者31例,感染率为3%。两组男女间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银行职员EB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推测纸币在感染中起传播媒介作用。重视银行职员EB病毒感染对提高银行职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EB病毒感染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5例HIS患儿为研究组,4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EBV衣壳抗原(VCA)IgM抗体,采用PCR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咽分泌物中的EBV DNA,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45例患儿中有7例血清VCA-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5·6%;对照组40例婴儿血清VCA-IgM抗体均为阴性,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EBV DNA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分泌物EBV DNA的阳性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BV感染是IHS的重要病因,由EBV感染导致的婴儿肝脏损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及胃动蛋白1(GKN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EBV感染的关系,为EBV相关胃癌的治疗、控制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胃腺癌患者104例,分析EBV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KN1在慢性胃炎组织、肠化胃黏膜、慢性胃溃疡组织、原位癌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GKN1 mR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BV感染与胃癌Lauren’s分型和年龄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GKN1 mRNA在胃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GKN1 mRNA 的低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12)、发生部位(P=0.022)及 EBV 感染(P=0.034)密切相关。结论 GKN1可能是EBV相关胃癌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晚期鳞癌组和腺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肿瘤缓解情况、安全性评价、生活质量及1年期随访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肿瘤体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随访1年生存率高于鳞癌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对晚期肺鳞癌及肺腺癌的肿瘤缓解情况、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相当,但联合用药对肺腺癌组1年期生存率的改善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廓清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规律及分布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肺癌完全性切除,并根据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结果:全组N2转移率22.9%,两组以上N2转移13例,占N2转移的52%。肿瘤不同大小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大细胞癌、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13.6%、33.3%和34.0%。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5)。中心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跳跃性N2共12例,跳跃式纵隔转移共9例。肺癌常跨区域纵隔转移,肺下叶癌跨区域纵隔转移与肺上叶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十分活跃,具有多发性、跳跃性及跨区域纵隔的转移规律,因此,除T1期高分化鳞癌外,其余分期及类型NSCLC均应行系统性同侧纵隔淋巴结(N2)廓清才有可能达到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肺鳞癌、肺腺癌Ki-ras和p53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肺鳞癌、腺癌与Ki-ras基因外显子 1,2及p5 3基因外显子 7,8突变谱并观察肺鳞癌、腺癌预后同Ki-ras和 p5 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用PCR和测序方法分析 33例肺鳞癌和 2 7例肺腺癌Ki-ras基因外显子 1,2和 p5 3基因外显子 7,8错义突变。并追踪观察突变者和非突变者的二年存活率。结果 :肺鳞癌中发现 5例 (15 .16 % )Ki-ras基因突变和 12例 (36 .37% )p5 3基因突变 ;肺腺癌中发现 2例 (7.4 1% )Ki-ras基因突变和 7例 (2 5 .93% ) p5 3基因突变 ,两型肺癌间Ki-ras和p5 3基因突变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肺鳞癌、腺癌中 p5 3基因突变总阳性率为 31.6 7% ,Ki-ras基因突变总阳性率仅 11.6 7% ,p5 3基因突变率高于Ki-ras基因突变率 (P <0 .0 5 )。p5 3基因突变谱与一般报道相似。Ki-ras基因突变情况与一般报道有所不同 ,未发现一般文献报道较多的第 12位等密码子突变 ,发现有第 6位密码子纯合性突变和第 31位和第 79位密码子杂合性突变。预后追踪显示 :无突变的病例 2年生存率为 4 0 % ,存在突变的病例 2年生存率仅 12 %。结论 :肺鳞癌、腺癌的Ki-ras和 p5 3基因突变谱较广 ,肺鳞癌和腺癌的预后均与这两个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DNA拷贝量,探讨EBV感染与SLE之间的关系以及预防和治疗SLE的新途径。【方法】收集确诊SLE患者印例(49例为活动期,11例为稳定期)及健康对照32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PBMCs中EBVDNA载量,同时分析60例SLE患者的部分临床化验指标与EB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SLE患者组与对照组PBMCs中EBVDNA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X2=4.217,P=0.040);SLE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PBMCs中EBVDNA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X2=0.000,P=1.000)。SLE患者中测出EBVDNA者,其病毒载量与SLE疾病活动评分(SLEDAI)之间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r=0.332,P=0.267)。SLE患者根据检出EBVDNA与否分组后,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6.314,P=0.012)。【结论】EBV感染与SLE相关;EBV感染可能参与SLE发病;EBV感染与SLE患者肝功能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人直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100例人直肠癌组织标本中EBV编码小分子RNA(EBER)进行检测。结果100例直肠癌标本中癌细胞EBER均为阴性,有1例直肠癌组织间质中浸润的淋巴细胞EBER阳性。结论EBV感染与直肠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的表达与预后以及预测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6 4例胃癌组织和 34例癌旁组织中MRP的表达水平。分析 4 5例术后化疗疗效与MRP表达的关系。结果 MR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 34.4 % ,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胃癌组织中MRP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MRP表达阳性与 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中 ,MRP表达阳性与生存率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MRP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 ,与癌旁组织有显著性差别。提示胃癌中存在MRP介导的原发性耐药。  相似文献   

19.
林玲  周建英  吕冬青  吴小脉  冯加喜 《浙江医学》2011,33(8):1133-1135,1139
目的探讨β防御素-3(HBD-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HBD-3及S100检测。分析HBD-3在不同病理类型、临床阶段的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S100表达的关系。结果(1)HBD-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2)HBD-3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组织(P〈0.05);(3)HBD-3在不同临床阶段的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S10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5)HBD-3与S10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HBD-3表达增高,可能是通过趋化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而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