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容易引发医患纠纷的科室。因急诊科条件所限,许多危重患者需要做一些特殊检查、治疗及住院时不得不进行院内转运,而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为安全转运危重患者,及时进行转运风险评估,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急诊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钟惠燕 《吉林医学》2012,33(9):1990-1991
目的:探讨社区危重患儿院外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社区危重患儿转运过程护理。建立转运联系方式、设备、人员的转运网络,由经验丰富的儿科医师及护士负责转运前、中、后的护理。结果:共转运456例危重患儿,无一例死亡。结论:先进完善的转运网络和转运设备,丰富经验的转运人员,在转运前做好评估,转运过程中做好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时做好意外的应对措施,是处理好危重患儿转运护理的关键,可以降低转运过程中危险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丽  陈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43-143
目的探讨介绍如何进行危重患者安全院内转运。方法652例患者均进行转运前评估及准备,严密途中监护及转运后交接。结果652例患者转运途中无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结论充分转运前的准备与途中监测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经过急诊初步处理后,因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需要须进行院内转运,院内转运是危重患者救治生命链中的重要一环。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时间虽然很短,由于患者病情不稳定、护理措施不当或转运途中的条件限制,可导致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71%的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病死率比平常高9.6%,具有很高的风险,常常引发医疗纠纷。本文结合临床及相关文献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出现的意外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内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环节。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影响危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严格交接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从我院急诊科转运至病房的危重患者2188例,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物品的准备、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及转运后病情的交待等.结果:2188例患者采取上述护理后均安全转运至病房,无一例患者途中发生意外.结论:在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措施后,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科室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要素和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急诊科转运的331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转运护理方式;2009年1月~2010年1月急诊科转运的438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实施安全转运护理。结果通过分析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所花时间、护理纠纷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转送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加强安全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医患之间产生的护理纠纷,同时也可以缩短转运时间和增加转运满意度。急诊科对患者转运时完全可以推行安全转运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袁代辉 《吉林医学》2011,32(23):4945-4945
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环节与措施,方法:对213例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5例发生轻微意外,转运过程无患者死亡。结论:采用医护专人护送,转送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及风险评估;转运前备好药品、物品;与相关科室及检查部门提前联系;对创伤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并做好危重患者口头、书面的交接,杜绝急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原因及管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转运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患者安全的影响。结果因护理责任性、沟通不力、评估不到位、医源性因素及转运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而影响了患者的院内转运安全。结论对于患者需重视转运中的风险因素,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加强风险防范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徐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264-264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6月我院急诊科共对280例危重患者实施院内转运,男190例,女90例;年龄6天~83岁;颅脑损伤患者85例,胸腹部外伤25例,刀砍伤患者5例,腰椎或四肢骨折30例,其他外伤24例,脑血管意外40例,消化道出血14例,急性胰腺炎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急性中毒5例,心力衰竭患者11例,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患者15例,其中鼻导管吸氧185例,气管捅管20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14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有效地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提高急诊危重患者内外部交接时的工作效率、转运途中的安全性和护理记录的完整性。方法通过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交接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人身及信息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制定院内交接转运流程,培训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急救技能,加强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院内交接转运时护理事故为"0",危重患者及时明确诊断得到快速救护,家属满意度升高,交接问题减少,交接效率提高,部门合作矛盾减少。结论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对保证危重病及时诊治与救护、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危重患者院内与院际转运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危重患者院内与院际转运可操作指南。方法资料来源:以专家意见和指定医生自1986年1月~2001年10月所做研究为本指南的资料基础。一组从事患者转运领域专项研究的专家提供个人经验和专家意见。研究选取和资料收集:选用了几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同时也使用了许多已发表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和个案报道:经验与一致观点以同类指南为基础。结果每个医院应该有院内与院际危重患者转运的正式计划,包括:(1)转运前交流与合作;(2)陪从人员;(3)转运器材;(4)转运中的监护;(5)转运记录。转运计划应当由多责任小组制定,并采用质量控制标准定期评估与完善。结论危重患者转运有内在风险:本指南提供了安全转运患者的一些措施。尽管院内与院际转运都必须循规蹈矩,相信,在此之外,由理想人员、合适设备所支持的有组织、高效率转运仍可以增加患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张海仙 《包头医学》2016,40(3):180-18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及安全护理措施及方法。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月神经内科护理单108例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即在床旁护理实践中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结果:107例患者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例患者因二次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危重患者护理实施三早即早识别、早评估、早防范,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可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长途转运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中心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37例经长途转运的危重患者,对其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生命体征平稳人数和心理状态良好人数与护理后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37例患者中仅有1例死亡病例,占2.7%。结论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升长途转运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时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院济南市急救中心前转运的341例危重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341例危重患者年龄15~83岁,平均(48.6±6.96)岁。转运需抢救的有56例,占16.42%。死亡2例,医疗纠纷1起。结论做好转运前的病情评估,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置、心理干预,转运中严密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的成功率,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5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和安全管理组.常规管理组给予常规转运和护理;安全管理组给予安全转运和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2)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3)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1)安全管理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高(P<0.05)(;2)安全管理组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显著比常规管理组短(P<0.05)(;3)安全管理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低(P<0.05).结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效果确切,可缩短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为更好诊断病情和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家属满意,可有效规避护理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严格交接班。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科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通过转运系统将危重新生儿转运重症监护病房,转运前物品准备,病情稳定处理,途中生命体征监测和救护.结果 转运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病情相对稳定,减少了死亡率.结论 转运前稳定病情、转运途中监测与救护,是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杨筱敏  李雪梅 《医学综述》2014,20(19):3626-3628
目的研究便携式呼吸机应用于院内转运危重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危重患者94例(院内转运178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呼吸机转运组和呼吸气囊转运组,跟踪记录转运过程中患者各项体征变化。结果 94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是脑梗死和肺衰竭,分别为23例和19例,其余依次为癌症晚期、重低氧血症、脑出血及脑部外伤患者;呼吸机转运组转运成功率(91.01%)显著高于气囊转运组(68.54%)(χ2=7.47,P<0.05);呼吸气囊转运组患者转运前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转运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25、14.069,P<0.05),而呼吸机转运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24、1.352,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应用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较好,成功转运率较高,且患者呼吸及心率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院前危重患者转运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钱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68-69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时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近年来682例危重患者院前转运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82例转运途中需抢救的有204例,占29.9%。结论做好转运前的病情评估,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置,转运中严密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的成功率,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