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浩斐 《当代医学》2011,17(19):135-136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88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实验组88例患者,除了给予谷胱甘肽以外,同时给药二甲双胍,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酶学、体重指数、血压和血脂等多项指标,并依据这些指标及患者的症状、体征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转氨酶、血脂等指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70.5%,好于对照组38.6%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好于单独使用谷胱甘肽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脂益肝丸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和降脂益肝丸,对照组口服脂必要。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化验肝功能,进行B超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为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脂益肝丸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明显优于脂必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分散片联合牛胎肝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予非诺贝特分散片联合牛胎肝提取物治疗,对照组服用丹参滴丸及肝泰乐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90~120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肝功能、血脂水平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诺贝特分散片联合牛胎肝提取物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联合臭氧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1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联合臭氧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好,可改善肝功能,降血脂,疗效确切,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霞 《当代医学》2012,18(22):128-12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疗法对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住院患者52例,按照应用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水平进行对比,另将各组经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脂、肝功能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美能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美能注射液在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2例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3 8例应用美能注射液静脉注射 ,对照组 3 4例仅口服非诺贝特胶囊 ,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89.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4 .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应用美能静脉注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综合疗效优于单用降脂药物 ,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还可以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予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5例,予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ALT、AST、GGT、TC、TG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ALT、AST、GGT、TC、TG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9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48.3%(14/29)(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调节血脂,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损伤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收诊的8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多烯磷脂酰胆碱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脏影像学变化、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的正常肝脏病例多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中度、重度脂肪肝病例均少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肝损伤,控制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患者肾功能无影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肝饮联合凯西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NAFLD符合痰瘀互结证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和肝饮联合凯西莱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凯西莱治疗.2月为1疗程,观察6个月.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0%.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和肝饮联合凯西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3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肝功能异常者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联合常规益生菌,对照组只单纯予常规护肝药或随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T淋巴细胞指标(CD3~+、CD4~+、CD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T、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生菌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功能预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酶(ALT、AST、GGT)和血脂(TG、TC)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GGT及TG、TC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在组间比较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下降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6.66%,对照组患者为1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治疗组在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为6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CT、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CT肝脾密度比值、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均加强饮食和生活方面的指导,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大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GGT、TC和TG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3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肽酶、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肽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IL-6可能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合成及发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该病的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生活方式干预对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4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别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辅助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指标、肝脏彩超影像图、BMI及平均腰围、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TG、TC、LDL-C、肝肿大、BMI、平均腰围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辅助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体重,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情况,优化肝脏超声图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唐大军 《中外医疗》2013,(30):14-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TC、TG等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疗效。方法 :诊断为早期肝硬化患者 5 9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2例给予硫普罗宁 2 0 0mg、还原型谷胱甘肽 1.2g、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疗程 6周 ;对照组 2 7例进行常规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腹部超声影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 (P <0 .0 5 ) ,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治疗组(P <0 .0 5 )。结论 :硫普罗宁、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MSCT在脂肪肝治疗中疗效的定量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初步探讨(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MsCT)多排螺旋CT扫描在脂肪肝治疗中疗效的定量观测作用。方法对38例脂肪肝病人进行阿拓莫兰联合丹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脏CT衰减值、脾脏CT衰减值、肝功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脂肪肝经治疗后肝脏CT衰减值有所提高,平均为10±5Hu,而脾脏CT衰减值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肝功、血脂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脂肪肝治疗疗效观测中,利用肝脏CT衰减值观测较血脂、肝功能更接近肝脏本身病理的改变,但利用肝脏CT衰减值这一指标观察脂肪肝治疗的疗效目前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在诊断监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2017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80例,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联合对研究对象进行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彩色腹部超声检测,检测结果通过公式计算出RPR指数、BMI指数,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RPR指数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RPR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RPR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性别组RPR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男性组RPR指数高于女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BMI分类组RPR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BMI升高,RPR指数也随之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脂肪肝分度组RPR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脂肪肝分度的加深,RPR指数也随之升高。结论 不同临床特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RPR指数之间存在差异性,男性、重度脂肪肝、BMI指数偏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RPR指数有升高的趋势,由此推测RPR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