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4 h、1 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及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08%,高于对照组的5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24 h(4.26±0.71分)、治疗后1 w(3.27±0.57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IHSS评分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1 w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堵塞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较好,不良预后事件较少。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244-247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与非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的差异及具体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非溶栓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颅内血流,采集血清并检测凝血功能指标、神经损伤指标以及炎症应激反应指标。结果:治疗后1周和2周时,溶栓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Vs、Vd、Vm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溶栓组;治疗后2周时,溶栓组患者的血清FVIII、VWF、S100β、NSE、GFAP、MBP、UCH-L1、TNF-α、IL-1β、MDA、AOPP、8-OHdG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T、TT、AP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抑制凝血过程以及氧化炎症反应是阿替普酶发挥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华峰  王宏  张云霞  刘春红  余鹃 《当代医学》2011,17(16):144-145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组)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以同期非溶栓治疗的具有相同条件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h、24h、7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NIHSS6h、24h、7d评分减少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证、禁忌证,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溶栓过程中给予观察组患者TCD持续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24 h后血管再通率。于溶栓前、溶栓后24 h、溶栓后1个月、溶栓后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 h、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1、3个月,两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溶栓前,观察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CD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血管再通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28例非溶栓治疗。治疗前、后6 h、24 h、7 d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比较,神经功能缺损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动脉溶栓治疗.采用阿替普酶经微导管注入闭塞动脉栓子近端及栓子中,溶栓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清除自由基、改善侧支循环等治疗.结果:22例动脉溶栓患者,17例再通良好,再通率77.27%.其中有14例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术后2天内死亡患者1例(4.5%),死因为基底动脉闭塞未能再通;3个月随访21例,未发生再梗死.结论:阿替普酶动脉溶栓可使闭塞的颅内及颅外动脉再通,恢复灌注,保护缺血半暗带,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确定在经颅彩色编码多普勒超声(TCCD)引导下静脉内(IV)与联合(IV-IA)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3例适合IV溶栓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TCCD监测,脑缺血溶栓方案(TIBI)血流分级(0~3)]在出现症状3h内接受IV溶栓治疗(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0.9m g/kg)。对IV溶栓30m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未溶栓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动力学分型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研究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应用经颅多普勒将患者分为无闭塞组,部分闭塞组和完全闭塞组。在住院30 min、发病后第7、14天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并且于发病后3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完全闭塞组和无闭塞组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塞组与无闭塞组发病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对病灶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分型,可预测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较无闭塞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显著。  相似文献   

9.
林宝荣  王顺旺 《吉林医学》2013,34(16):3181-3182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组)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以同期发病条件基本相同的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 h、24 h、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6 h、24 h、7 d、14 d的NIHSS评分减少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证、禁忌证,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伴脑水肿患者加用甘油果糖静滴及20%甘露醇;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h、24h、7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以耐受。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在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共100例,在发病4.5h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结果治愈47例,显效+有效48例,合并出血好转3例,合并脑疝拒绝治疗离院1例,死亡1例。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影响预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症状性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2.
孟桃  刘骅  蒋萍  郑丽华  夏坤伟 《四川医学》2017,38(8):906-909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例临床资料,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并分析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阿替普酶治疗前和治疗后24h 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组21例,预后不良组16例,分析得出入院时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入院时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慕鸿泽  关晓婧  杜晶 《当代医学》2022,28(4):131-132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意识状态恢复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高于常规组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意识状态恢复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13阿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按1∶1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10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0.9mg/kg)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组在溶栓后,给予静滴尤瑞克林(0.15PNA U/d),持续7天,治疗中禁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前、溶栓后第7天,随诊90天,采用用美国国立卫生神功能缺损评分(NHI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7天和90天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2.389,2.698;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0.830,2.679,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脑梗死后的生活质量,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42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21例)、非溶栓治疗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非溶栓治疗组患者(P<0.05);溶栓治疗组在溶栓治疗后24h、7d、14d及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非溶栓治疗组(P<0.05);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B组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NIHSS)评分显著优于A组,P0.05;B组患者致残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使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患者疗效较好,术后致残率低,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春鹏 《中外医疗》2013,(23):115-116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0例,按照患者家属是否同意溶栓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期非溶栓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NIHSS在3h、24h、7d以后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掌握禁忌症以及一些适应症的情况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安全并且有效,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具有溶栓适应症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途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5例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14 d末的NIHSS评分分别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TT、APTT、PIB、P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β、hs-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相比,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能够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魏靖  张世春 《中外医疗》2022,41(2):119-122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67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患者,分为溶栓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开展基础治疗;溶栓组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死疾病治疗有效性以及对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后静脉溶栓治疗的主要作用是使血流再通和改善缺损的神经功能。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作为无创性脑血流检测手段,可以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颅内各主要动脉的血流变化情况。本研究对静脉溶栓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临床疗效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期为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