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泽民  施红  樊均  丁维俊 《四川医学》2006,27(5):533-535
目的 分析本地区小儿慢性咳嗽患者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状况,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MP、CP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呼吸门诊2003年12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慢性咳嗽121例及健康对照组儿童5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微滴板技术检测MP、CP之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慢性咳嗽MP特异性抗体IgM阳性49例,阳性率40.5%;CP特异性抗体IgM阳性18例,阳性率14.9%;MP-IsM和CP-IsM均为阳性6例(4.96%);而健康对照组仅1例(1.79%)MP-IgM阳性;两组间阳性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儿慢性咳嗽与MP、CP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对症治疗同时,应首先常规进行MP、CP抗体筛查,以便提供诊断依据,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延误治疗及增加传播机会。  相似文献   

2.
347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 4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方法运用微粒凝集试验,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结果3 470例患儿中检测出1 054例MP-IgM呈阳性,检出率为30.37%,其中男622例,女432例,0~2岁组、3~6岁组和6~14岁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60%、43.16%和50.79%;男女阳性检出率之间和各年龄组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MP感染以3~14岁感染率较高,微粒凝集试验检测血清MP-Ig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患儿的不同病程进行动态检测,可提高MP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特点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283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按MP抗体诊断实验分为两组,比较其临床特点和免疫功能。结果283例患者中,MP急性感染者92例,感染率32.51%;162例培养出致病菌,痰菌阳性率57.24%;MP感染者以咳嗽、音、发热为主,非MP感染者以音、咳痰、咳嗽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6,P=0.000);MP感染者以肺炎为主,非MP感染者以肺纹理增多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5,P=0.000);MP感染者IgA水平低于非感染者,IgG水平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临床特点和胸片表现不同,并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诊治必须考虑其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与桂北地区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75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756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中,检测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342例,阳性率为45.2%,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最高(40.0%),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ifuB)(7.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噬肺军团菌1型(LP)阳性率为第3、4位,阳性率分别为4.0%和3.8%,腺病毒(Adv)阳性率为2.8%。本地区喘息性疾病儿童感染MP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在春季检出率较高,ifuB在冬季和春季检出率较高。47例患儿同时检测出2种以上非典型病原体,且主要为MP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41/47,87.2%)。8 d~6个月组IgM抗体的总检出率为16.3%,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原体IgM抗体检出率最高(66.4%),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61.0%),最低为毛细支气管炎(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北地区儿童喘息性疾病与感染关系密切,主要病原体是MP、ifuB、RSV和LP;MP和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5.
高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32-133
目的分析本地区儿童慢性咳嗽患者肺炎支原体(MP)及肺炎衣原体(CP)感染状况,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MP、CP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儿科病房2005年3月~2008年9月诊治的慢性咳嗽患儿98例及对照组儿童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P-IgM及CP-IgM。结果慢性咳嗽MP-IgM阳性42例,阳性率42.9%;CP—IgM阳性17例,阳性率17.3%;MP-IgM及CP-IgM均为阳性5例(5.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慢性咳嗽与MP、CP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常规进行MP—IgM及CP—IgM抗体筛查,以便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P-选择素(CD62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来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呼吸一科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浆sCD40L、CD62P水平;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小板(PLT)数量。结果 AECOPD治疗前组sCD40L[(2.71±0.94)μg/L]高于治疗后组[(1.74±0.56)μg/L]和对照组[(1.07±0.38)μg/L](t=5.32、5.89,P均〈0.05),治疗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治疗前组CD62P[(17.5±8.12)ng/mL]明显高于治疗后组[(10.9±6.58)ng/mL]和对照组[(2.53±1.03)ng/mL](t=6.71、12.48,P均〈0.01),治疗后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P〈0.01);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及对照组血小板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1.11、0.79,P均〉0.05)。结论 sCD40L、CD62P作为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在AECOPD显著增高,表明AECOPD存在血小板活化,提示血小板作为一种炎性细胞以其活化形式参与AECOPD发病s;CD40L、CD62P可作为判断AECOPD严重程度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疗效及预后。方法分析40例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起病原因不同分为两组,第1组18例,以发热、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始终无咳嗽;第2组22例,以发热、咳嗽等为首发症状,病程第7~12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两组患儿均应用PCR法检测脑脊液(CSF)MP-DNA,采用颗粒凝聚试验检测其血清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并行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①肺炎支原体(MP)导致的脑炎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以发热(40/40例)、头痛(29/40例)、嗜睡(28/40例)及呕吐(25/40例)等为主要表现,惊厥(5/40例)少有发生;有呼吸道症状者在病程的7~12d出现神经系统症状。②第1组患儿CSF-MP-DNA阳性,同期血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第2组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CSF-MP-DNA阴性,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均阳性。③脑电图异常(慢波)25例,6例患儿MRI呈脑灰质多灶异常信号,脑室旁斑片状高信号,经阿奇霉素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及解痉等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MP是引起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在肺炎病程中或无肺部症状时出现,其临床症状与病毒性脑炎鉴别困难。脑脊液MP-DNA检测阳性及血清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增高,对确诊MP感染,指导治疗预后评估有主要意义。肺炎支原体脑炎通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13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所有阳性病例均使用新型大环内酯类和新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治疗前常规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并与50例非MP感染的COPD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MP—IgM阳性39例(约占28.7%)。39例阳性病例中除1例因急性肾衰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病情好转稳定出院。与非MP感染的COPD患者相比前者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肝功能损害和混合细菌感染,且肺功能改善相对较慢。结论 MP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一个重要诱因。MP感染可致COPD患者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使原有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表现往往无特征性,被动凝集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新大环内酯类和新喹诺酮类药物治疗MP感染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科住院患儿非细菌病原体感染情况。 方法 收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呼吸道感染儿科住院患儿724例的血清标本;其中婴儿组(0~1岁)339例,幼儿组(>1~3岁)188例,学龄前组(>3~6岁)131例,学龄期组(>6~14岁)66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对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se,MP)、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i,COX)、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arainfluenza virus,PIVs)共9种呼吸道病原体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结果 724例患儿检出呼吸道病原体血清IgM抗体阳性病例273例,总阳性率为37.71%,共检出MP(29.70%)、INFB(5.80%)、RSV(4.56%)、ADV(0.55%)和PIVs(0.14%)5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阳性22例,占阳性病例的8.06%(22/273)。男患儿与女患儿血清IgM抗体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但2组MP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患儿血清IgM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27.14%、53.19%、54.20%、48.48%,其中MP、RSV及INFB 3种病原体在4个年龄组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冬季总阳性率最高(50.00%,102/204),INFB则在春季流行。 结论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患儿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非细菌性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且MP、RSV和INFB 3种病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和季节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季节流行特点,为临床实施行之有效地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该院2015 年1 月-2015 年12 月3 461 例0~12 岁ARI患儿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IgM抗体。结果3 461 份血清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9.17%,最常检测到的病原体是FluB(51.1%)、FluA(36.38%)、MP(25.14%)和RSV(9.04%)。FluA、FluB和MP 感染无明显季节性,检出率整年均较高;RSV 呈现流行高峰在冬、春季;ADV和CP 为春、夏季多发;PIV和LP发病率终年较低。随年龄增长RSV发病率下降,而其他病原体则相反。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1 627 例,占47.01%;混合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FluA+FluB和FluA+FluB+MP。结论淮安地区2015 年8 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达69.17%,以FluB检出率最高;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流行季节各有不同;伴随年龄的增长RSV 阳性率降低,而其他病原体阳性率则逐步增长;以FluA 和FluB 的混合感染为最多见;早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将有助于儿科医生诊治和控制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抑喘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4组, A肺俞组33例, B支沟组32例, C抑喘方(肺俞+支沟)组30例, D西药组30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肺功能, 体液免疫IgG 、IgA、IgM指标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A肺俞组为81.8%, B支沟组为81.2%,C抑喘方(肺俞+支沟)组为93.3%,D西药组为76.6%,4组疗效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抑喘方能显着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对体液免疫IgG 、IgA、IgM值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无创辅助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镇静作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近两年内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4例需无创辅助通气的AECOPD肺肾两虚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所有病例均按AECOPD最新指南在采取支气管扩张剂、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无创通气支持,同时予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结果] 右美托咪定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体上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依从性更好,舒适度更高,缩短带呼吸机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结论] 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镇静效果满意,可作为AE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无创辅助通气镇静时优先选择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氧化/氧化失衡的影响。方法将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加用舒血宁治疗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各氧化指标的含量,并设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患者SOD、GSH及VE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治疗后,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更明显。结论AECOPD患者存在严重的氧化/抗氧化失衡,舒血宁注射液有助于纠正其氧化/抗氧化失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浆BNP增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COPD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入选40名连续入院的AECOPD患者及40名稳定期的COPD患者。入选患者均进行了BNP检测。入选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血气分析、肝功能测定及心脏彩超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加重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950±473)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263±52)(P〈0.05)。BNP水平增高与肺功能及低氧血症无明显关系。血浆BNP与射血分数(P〈0.05)及肺动脉收缩压有明显关系(P=0.004),血浆BNP增高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明显联系。结论高血浆BNP水平是COPD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并且增加了患者的死亡危险,提示COPD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3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用ELISA法检测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稳定期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和诱导痰中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并分析IL-32水平与IL-8、TNF-α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32含量[(175±88)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59±21)ng/L]和稳定期患者[(89±34)ng/L],均P〈0.05,COPD稳定期患者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诱导痰IL-32含量[(163±117)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75±38)ng/L]和稳定期患者[(108±63)ng/L],均P〈0.05,稳定期患者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期诱导痰中IL-32水平与IL-8、TNF—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和0.53,均P〈0.0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用力肺活量(FVC)和PaO2呈负相关(r=-0.44-0.33,均P〈0.01);急性期血清中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和0.61,均P〈0.01),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r值为-0.46-0.29,均P〈0.01)。结论IL-32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此过程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水平可能作为COPD急性发作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厚朴粉足三里穴位贴敷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厚朴粉足三里穴位贴敷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莫沙必利治疗,疗程3天,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厚朴粉足三里穴位贴敷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G5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入选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将特布他林雾化液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溶液加入德国PARI(百瑞)雾化吸入器内吸入,雾化时间20 min,3次/d,5 d为1个疗程;B组在此基础上采用G5振动排痰仪治疗,选择频率15~30 Hz,每次15 min,3次/d;C组采用特布他林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雾化后间隔30 min应用振动排痰仪治疗,3次/d。结果:C组与A组和B组患者的排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G5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效果明显,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原Ⅲ(ATⅢ)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AECOPD组、COPD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病例的血清FIB、ATⅢ水平,并进行肺功能测量;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组FIB(4.71±0.56)g/L高于COPD缓解期组(3.13±0.52)g/L和正常对照组(2.08±0.81)g/L(P均0.05),而ATⅢ(130.52±31.38)mg/L低于COPD缓解期组(172.33±28.65)mg/L和对照组(273.81±35.16)mg/L(P均0.05)。FIB与肺功能呈负相关,ATⅢ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AECOPD患者的FIB、ATⅢ可成为AECOPD病情评估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C反应蛋白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甲)和一般治疗组(乙)两组,两组入院后都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甲组除吸氧、抗感染、平喘,仅仅多用一种药物(痰热清qid),然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血清C反应蛋白均下降,肺功能都改善,但观察组C反应蛋白下降更明显,肺功能改善更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AECOPD患者治疗效果甚好,能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肺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胱抑素C(Cys-C)及一氧化氮(NO)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AECOPD合并PAH患者为PAH组,50例单纯AECOPD患者为AECOPD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三组血H-FABP、Cys-C及NO水平,观察不同肺动脉压患者H-FABP、Cys-C及NO水平差异,分析各指标对AECOPD合并PAH的诊断价值。结果:PAH组患者血H-FABP、Cys-C水平显著高于AECOPD组和健康组,血NO则低于AECOPD组和健康组(P<0.05)。不同肺动脉压组患者血H-FABP、Cys-C及NO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H-FABP、Cys-C及NO诊断AECOPD合并PAH的灵敏度为82.0%、72.0%、90.0%,特异度为83.2%、84.2%、80.0%。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特异度则与各指标单独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PAH患者血H-FABP、Cys-C与NO均呈显著负相关,血H-FABP、Cys-C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H-FABP、Cys-C及NO在AECOPD患者PAH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三者联合检测对AECOPD合并PAH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