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糖变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宝志 《吉林医学》2010,31(10):1412-1413
<正>观察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糖变化的规律,以便指导进一步治疗,对我院108便肺心病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87例)采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组(95例)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论治。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心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相关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心功能改善: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0.5%,西医组总有效率80.5%;症状改善: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1.6%,西医组总有效率81.6%;中西医组均优于西医组(P〈0.01),另外,两组VA、pH、PaO2、SaO2、PaCO2及VA/VE比值均升高、PCO2值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青姣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54-465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钠血症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低钠血症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本组发病率为33.4%,合并轻度、中度低钠血症患者预后良好,重度低钠血症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达23.1%。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钠血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常规查电解质、血气分析等,以免漏诊、误诊,做到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沐舒坦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7~10天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65.15%,入住RICU的机率分别为7.58%、22.7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沐舒坦能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教鸣 《中国厂矿医学》2003,16(4):284-28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易并发各种电解质紊乱。长期已来 ,临床工作者对于肺心病并发低钾、低氯血症非常重视 ,对其治疗也非常及时 ,但对于低钠血症往往缺乏足够的注意 ,而由于低钠血症所引起的低渗透性脑病常被误诊为肺性脑病 ,而失去了良好的治疗时机。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总结我院 1996年~ 2 0 0 1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伴低钠血症 12 0例 ,就其临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诊断均符合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标准 ,低钠血症的诊断标准 <13 4mmol/L…  相似文献   

6.
李素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28-152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78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78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3 d.结论充分掌握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是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1998年1月~2001年10月,我院收住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平均(54.5±6.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以吸氧、抗感染及其它对症处理,同时予以肺脑合剂(可拉明1.875g、α-糜蛋白酶10mg、氨茶碱2.5g、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溶液500ml中,混合组成肺脑合剂)静滴,每日1次,连续应用5~7d。对照组则不用肺脑合剂,其它观察方法与观察组相同。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分别见表1、表2、表3。  相似文献   

8.
李正武  陈强  蔡芳钦 《广东医学》2006,27(5):757-758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肺心痛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细辛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氧疗、解痘平喘、强心利尿、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失衡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21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 (65 4 2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 3 8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 (A组 195例 )和对照组 (B组 191例 ) ,两组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案 ,治疗组加用 65 4 2 ,10~ 3 0mg/d ,静脉滴注。 结果 有效率 :A组 93 8% ,B组 84 8% (u =2 87,P <0 0 1) ;显效率 :A组 72 3 % ,B组 5 8 1% (u =2 93、P<0 0 1) ;平均住院时间 :A组 (10 16± 2 2 5 )d ,B组 (17 2 4± 2 3 7)d(u =2 17、P <0 0 5 )。结论  65 4 2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同时也发现 65 4 2在治疗过程中 ,副作用的发生率也很高 (17 4% )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0.
朱继德 《求医问药》2014,(18):182-183
目的 :分析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心功能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血气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及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取得显著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 18动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 18(IL-18)动态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 ELISA方法动态测定了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 IL-18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 IL-18水平在发病后的第 1天为 (178± 41)ng/L、第 7天为 (104± 34)n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65± 14) ng/L,P均 < 0.01,而发病后的第 14天 [(88± 36)ng/L]和第 21天 [(72± 33)ng/L]则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均 >0.05);患者第 1天的血清 IL-18水平明显高于第 7、 14、 21天的血清 IL-18水平 (P分别 < 0.05,0.01和 0.01);患者第 7天的血清 IL-18水平高于第 21天的 IL-18含量 (P< 0.05);而其他各组之间的比较则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提示 IL-18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急性期的发病过程,动态观察患者的 IL 18含量变化可能有助于监测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不同干预措施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18(IL-18)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3例ACS患者分为3个不同干预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15例、溶栓再通组12例及药物组36例,同时设立对照组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CS患者入院时,治疗24、72h及7d血IL-18水平。结果63例ACS患者入院时IL-18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4h IL-18浓度达峰值,此时,3个不同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72h后3个不同干预组IL-18浓度开始下降,治疗7d时,急诊PCI组下降最快,溶栓再通组次之,而药物组IL-18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L-18可能可以作为评价ACS患者治疗疗效及预测预后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免史疫法检测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3例慢性肺心病及21例正常对照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显示:COPD、肺心病组血清H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肺心病组血清HA水平又高于COPDta(P<0.01)。作者认为:血清HA水平可作为反映COPD、肺心病病程进展的指标,对评价COP0、肺心病肺组织损害及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进行期16例,静止期14例)血清中的IL-18和IP-10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158.38±13.64)ng/L和(148.73±11.44)ng/L;银屑病患者静止期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350.07±19.74)ng/L和(345.62±8.75)ng/L,而进行期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444.69±14.74)ng/L和(355.47±6.95)ng/L。进行期组及静止期组的IL-18和IP-10血清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IL-18和IP-10可能与银屑病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水平,以探讨二者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35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及4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在空腹时抽血3 ml,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IL-18水平,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浆IL-18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IL-18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P〈0.05),而C反应蛋白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子痫前期明显升高,IL-18与子痫前期疾病的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IL-18、IL-18BP的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肝硬化患者及18例正常人血清IL-18及IL-18BP的含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和肝硬化患者,IL-18B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肝硬化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及IL-18B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 外周血IL-18及IL-18BP水平可作为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及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指标,也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血清IL-6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8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显示:血清IL-6检出率在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分别为44.8%、40.0%、46.2%、66.7%,而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IL-6水平的增高。提示IL-6可以作为监测某些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情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年龄i〉90岁的超高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ICCVD)患者的血清铁水平及血清铁对该人群ICCVD发生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5例,≥90岁的超高龄IC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铁水平,取同期48例年龄≥90岁的超高龄无ICCVD病史者作对照组,比较ICCVD组及对照组血清铁水平,用ROC曲线,评价血清铁对ICCVD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超高龄患者共123例的总血清铁浓度为(10.09±0.61)μmol/L,ICCVD组、对照组血清铁浓度分别为(11.50±5.85)和(7.67±6.40)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铁对CHD的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0.06),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5),其中,当取血清铁浓度为10.30μmol/L时,诊断价值最高(敏感性0.51、特异性0.81、Youden指数为0.32)。结论:年龄≥90岁的超高龄ICCVD患者血清铁水平虽与非ICCVD患者组间有显著差异,但以血清铁水平来判断ICCVD发生率的诊断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乙肝 )中的发病机制及sIL 2R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2例肝活检病人按组织病理学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分期 ,同时检测了病人血清sIL 2R、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 :血清sIL 2R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增幅随着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加大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sIL 2R与血清白蛋白 (A)呈显著负相关 ,与血清脯氨酸肽酶 (PLD)、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连蛋白 (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肝功指标中的TB、DB、G、ALT、AST、AKP、γ GT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慢乙肝病人血清sIL 2R水平与A呈显著负相关 ,与PLD、CⅣ、LN、HA、PⅢNP呈显著正相关 ;sIL 2R的血清水平能反映肝脏组织学病变的程度 ,可作为判断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IL-10和IL-8的表达;分析患儿IL-10、IL-18的表达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按照1999年9月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病人组分为无心衰组、心衰组和休克组,对照组选自防病外科患儿2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对照组、病人组患儿的IL-10和IL-18含量。结果病人组血清IL-10、IL-1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无心衰组、心衰组、休克组血清IL-10、IL-18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10、IL-18的表达与病情分组(对照组、无心衰组、心衰组和休克组)呈等级正相关(P<0.05);直线回归得出IL-18与病情程度的方程:lg(IL-18)=2.435 0.237×PC(病情程度)。结论①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10、IL-18明显升高,尤以心源性休克合并心力衰竭时升高明显,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判别病情程度的参考指标,可以作为急性期判别其状况和预后的参数之一。②白介素家族10、18可以作为评价病毒性心肌炎免疫状况的指标,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