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和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 (FⅧ -RAg)的抗体 ,标记 6 8例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 ,检测MVD。分析其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分化水平、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6 8例胃癌组织中FⅧ -RAg阳性表达 5 2例 ,占 76 .4 7%。FⅧ -RAg和MVD与分化水平、浸润深度 (P <0 .0 1)及淋巴结转移 (P <0 .0 0 1)密切相关。不同组织学类型中FⅧ-RAg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而MVD则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血管生成对胃癌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FⅧ -RAg的检测和MVD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微血管密度在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i YX  Song X  Chen HX  Peng TS  Chen M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405-3408
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在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标本取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保存的2000年6月至2004年2月的病理组织蜡块,其中慢性胃炎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肠化生59例、不典型增生61例;在胃癌组织标本中,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55例,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57例。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显示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CD34的表达。结果Envision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的结果(个/高倍视野,用x-±s表示):慢性胃炎组为13±10;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为11±7;肠化生组为13±9;不典型增生组为17±11;无淋巴转移胃癌组为27±11;有淋巴转移胃癌组为28±10。微血管密度在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胃炎组低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各组均低于无淋巴转移胃癌组织、有淋巴转移胃癌组(均P<0·05);在胃癌组中,无淋巴转移胃癌组织与有淋巴转移胃癌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组织学病理程度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在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增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3.
李萍  宋琦  谢文扬  雷劲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1):995-998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 MVD)、层粘连蛋白 ( LN)、层粘连蛋白受体 ( 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1 0例正常涎腺组织、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LN- R、的表达 ,用 CD34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 ,检测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1L N、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仅表达于导管上皮细胞 ,而在肌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上反应均呈阴性 ;2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分期、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LN- 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3MVD和 L N- R的表达程度与腺样囊性癌的分期、病理分型 ( LN- R除外 )、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大小无关 ( P>0 .0 5 ) ;4L N、L N- R的表达与 MVD有关 ( P<0 .0 5 )。结论 :1 MVD和L N、LN- R的表达与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2 LN、LN- R可通过促进腺样囊性癌血管生成 ,影响腺样囊性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7 kDa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胆囊癌、21例慢性胆囊炎及9例胆囊腺瘤组织中67LR的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67LR阳性表达率为52.50%,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而与胆囊腺瘤差异无显著性(P>0.05).67LR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5).结论:67LR可能在促进胆囊腺瘤恶变以及胆囊癌细胞获得浸润、转移能力等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p2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p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p27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蛋白在60例胃癌组织、17例异型增生和15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p27蛋白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8.82%,38.33%,表达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早期胃癌与异型增生组相比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进展期胃癌p27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早期胃癌(31.82%vs 56.25%,P<0.05);且随着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器官转移等,p27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进行性下调,其可作为判断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良性对照组织标本中EGFR的含量进行定性检测 ,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在良性对照组中 ,EGFR的表达率为 2 3 0 8% ,明显低于各肿瘤组 (P <0 0 1)。(2 )在胃癌组、食管癌组和大肠癌组中 ,EGFR的表达率分别为 49 0 9%、6 5 0 0 %和 5 6 2 5 % ,相互之间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3)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大体分型无关 ,同时也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其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4)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 <0 0 5 )。结论 :EGFR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趋势 ,可作为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7.
层粘蛋白及受体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晨  辛晓燕  张瑜  张恩娣 《医学争鸣》2002,23(10):939-942
目的 探讨层粘蛋白及受体在人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26例宫颈原位癌,21例宫颈浸润癌Ⅰ-Ⅱ级,18例宫颈浸润癌Ⅲ级组织中层粘蛋白及受体的表达。结果 层粘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原位癌中强表达,在宫颈浸润癌中间断或缺失,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层粘蛋白受体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原位癌中阴性表达,在宫颈浸润癌中呈强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层粘蛋白及受体在人宫颈浸润癌组织中有显著性改变,可为宫颈癌病理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DcR3和Ki-67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诱捕受体3(DcR3)蛋白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胃癌组织和5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DcR3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多种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98例胃癌组织中DcR3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54/98)、68.4%(67/98).5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未发现DcR3和Ki-67的阳性表达.(2)DcR3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正相关(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浸润深度等无相关性(P>0.05).(3)Ki-67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0.01)及TNM分期(P<0.05)显著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P>0.05).(4)DcR3和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1)DcR3在胃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2)DcR3和Ki-67的异常表达可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ts-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ts-1的表达.结果 Ets-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0.7%,<0.05);Ets-1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ts-1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均无关.结论 Ets-1在胃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率,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5的表达,探讨CXCL5蛋白与胃癌临床特征及胃粘膜癌变分子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检测280例不同胃组织(包括正常胃粘膜3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肠化生胃粘膜58例、胃腺癌68例、癌旁组织44例、胃间质瘤12例)中CXCL5蛋白的表达.结果:趋化因子CXCL5在正常胃粘膜、慢性胃炎组织、肠化生胃粘膜组织中无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5%(48/68);CXCL5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在癌旁及胃间质瘤中无表达.结论:CXCL5的异常表达与胃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与胃癌早期发生无关.CXCL5高表达者临床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率高,检测其表达强度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胃癌组织芯片研究Ezrin蛋白的表达及其在胃癌的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检测121例胃癌和39例正常胃组织标本中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zrin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6%,而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病理学分级中Ⅱ级和Ⅲ级与Ⅰ级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4%,97.7%,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1.7%与无远处转移组74.0%(P<0.001).[结论]Ezrin蛋白的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胃癌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做为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PTEN基因编码产物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TEN编码产物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在60例胃癌组织、17例异型增生和15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6.47%、46.67%,表达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早期胃癌与异型增生组相比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进展期胃癌PTEN表达显著低于早期胃癌(36.59%,68.75%,P<0.05);且随着淋巴转移、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器官转移、临床分期,PTEN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 PTEN基因编码产物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进行性下调,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乙酰肝素酶及相关基膜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层粘连蛋白(LN)及受体(LR)在9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结果90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LN及L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11%,37.78%和46.67%。52例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原发灶内乙酰肝素酶mRNA、L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6%和61.53%,明显高于无转移组(28.94%,26.31%),LN表达(26.92%)明显低于无转移组(52.63%),有显著差异(P<0.05)。乙酰肝素酶mRNA、LN、LR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LN和LR可能在大肠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粘蛋白MUC2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胃粘膜、肠化生胃粘膜以及胃癌组织中MUC2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粘膜中粘蛋白MUC2无阳性表达 ,而肠化生胃粘膜和癌组织MUC2阳性率分别为 2 9.7%和 5 1.4% ,癌组织MUC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 (P <0 .0 1)。胃癌组织中MUC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无关 (P >0 .0 5 ) ,但和Lauren分型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MUC2基因上调表达参与了胃粘膜的癌变过程 ,胃癌中MUC2的表达与Lauren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甲酰肽受体(FPR)的表达,探讨FPR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了20例胃炎组织和80例胃癌组织中FPR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了FPR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80例胃癌组织中FPR阳性表达率为57.5%(46/80),高于胃炎组织的表达(25.0%,5/20);FPR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胃壁侵犯、分期和分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P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rohibitin在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胃黏膜组织标本103例,其中胃癌60例,胃癌前病变25例,胃黏膜良性病变1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种组织中Prohibitin的蛋白表达,并分析Prohibitin的表达与胃癌及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各类胃黏膜病变组Prohibitin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浆内,在胃黏膜中多分布于黏膜腺体底部细胞;在胃癌组织中分布主要见于腺体结构尚完整的部位,部分癌细胞有阳性表达。 胃癌组、癌前病变组及胃黏膜良性病变组Prohibitin阳性率分别为68.33%(41/60)、88.00%(22/25)和88.89%(16/18)。胃黏膜良性病变组Prohibitin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癌组(P=0.006),而癌前病变组与胃黏膜良性病变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32)。结论:胃黏膜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段存在着Prohibitin蛋白表达的变化,提示检测胃黏膜病变组织中Prohibitin的表达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