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7年本院收治的3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足月剖宫产史26例,就诊年龄(28.8±9.2)岁,发病时间为术后3个月~6年,均有程度不同的经期切口瘢痕处胀痛症状。行手术切除26例,药物保守治疗5例。结果:行手术切除病灶的26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复发,切除病灶直径平均4.0 cm,显著大于术前扪诊和超声测量的1.0~2.0cm(P<0.01)。医源性内膜种植引起切口异位症占0.05%。3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随访,药物保守治疗者停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反复。结论:手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手术引起的医源性内膜种植有关,治疗首选手术,B超用于术前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的浸润范围。复发后可再次手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最重要的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25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其发病的潜伏期多在1~3年。据临床表现,术前多可确诊。本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随访20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病灶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汪海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58-59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术前均作出正确诊断,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全部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剖宫产术中直接种植有关;手术治疗效果好,只要病灶切除彻底,术后不需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9例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中用锐性分离切除病灶,切除范围距病灶边缘约1cm。结果:9例患者均一次性将病灶切除,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进行1年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结论:对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尽早诊治是治愈的关键,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艳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24-2625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经药物辅助治疗缩小病灶后予一次性病灶切除,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年内无1例复发。结论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辅助检查确诊妇产科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病灶可以治愈该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致病原因及相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巩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例进行临床观察,病灶超过5cm者术前给予孕三烯酮,至病灶缩小后手术治疗。术中采用锐性分离法将患者的病灶及周围组织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结果该组所有患者均成功切除病灶,没有1例复发。结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25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其发病的潜伏期多在1-3年。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术前多可确诊。本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随访20例,随访时间0.5-5年,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病灶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明确的剖宫产史及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后病理检查可确诊;20例患者病灶均为一次手术切除,术后切口I期愈合,病检见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随访6个月~5年,1例术后复发,2年后再次手术切除。无1例恶变。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手术引起的医源性内膜种植有关。术中保护腹壁切口以免子宫内膜种植为预防的关键。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应尽早手术,切除范围要充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可做出诊断。本组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术前术后均未用药物辅助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彻底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疗效.结果 12例均采取手术彻底切除,观察1年无1例复发.结论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医源性并发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惟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各种脑膜病变脑膜MRI强化类型与病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资料完整,MRI增强扫描脑膜异常强化的非脑膜瘤。结果 78例中,脑膜癌病16例(硬脑膜-蛛网膜型2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1例,混合型3例);感染性脑膜炎18例(硬脑膜-蛛网膜型3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3例,混合型2例);脑梗死22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8例,混合型4例);开颅术后15例(硬脑膜-蛛网膜型10例,混合型5例);硬膜下积液(血肿)7例,均为硬脑膜-蛛网膜型。结论 MRI双倍剂量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膜病变敏感性高,脑膜强化类型与各种病因侵犯脑膜三层结构的方式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钼靶与磁共振(MRI)诊断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的影像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医院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钼靶、MRI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手术病理显示,12例为良性,4例交界性,3例恶性。X线钼靶上3例圆形,16例分叶状,病灶密度高于周围腺体,10例见清晰边界,7例肿块周边有环形低密度影,2例无清晰边界。MRI上5例圆形,14例分叶状,平扫T1等信号或低信号,T2高信号,以信号均匀为主,4例囊变,2例出血。动态增强扫描显示以均匀明显强化为主,时间-信号曲线扫描显示6例上升型,11例平台型,2例为流出型。b值为0s/mm2时,DWI高信号;b值为500s/mm2时,12例高信号,7例低信号,对应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在X线钼靶与MRI上均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MRI动态增强扫描,但确诊仍依赖临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池欣欣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47-48,53
目的对20例儿童横纹肌肉瘤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20例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资料,均由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儿童横纹肌肉瘤,对所有病例的病理类型、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20例儿童横纹肌肉瘤中,发病年龄2~13岁,平均7.5岁;临床分期中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5例,Ⅳ期5例;其中胚胎型11例、腺泡型7例、多形型2例。原发灶部位在躯干者3例、四肢者8例,头颈部者4例,泌尿生殖系统者5例。首发表现因原发部位差异而有所不同,所有患者采用两种以上方式综合治疗,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为:CR 9例,PR 5例,SD 4例,PD 2例。对所有患者连续随访2~4年,1年生存率为90.0%,2年生存率为75.0%,3年生存率为65.0%。结论儿童横纹肌肉瘤是极度恶性软组织肿瘤,要做到早诊断,科学地选择手术与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避免拖延造成肿瘤晚期的多发转移,从而提高患儿肿瘤的治愈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对我院64例GIST患者进行检测,分别进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输入ADW4.2工作站重建,由我院2名资历较深的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分析64例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结果 64例GIST患者胃41例、小肠15例、直肠3例、食管3例、网膜2例。形态:类圆形或椭圆形51例、不规则分叶状13例。分布:胃肠道腔外42例、胃肠道腔内15例、胃肠道腔内外7例。黏膜状态:黏膜光滑41例、黏膜有明显溃疡23例。囊实性49例、实性15例。密度:平扫及肝实质比较均匀密度基本一致29例,周边等密度内部较低31例,4例瘤内有气体影,均无钙化。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均匀强化33例,不均匀强化31例。均匀强化患者3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不均匀强化1例良性,11例潜在恶性,19例患者恶性。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可准确鉴别肿瘤良、恶性,可为术前病理判断及手术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散结汤治疗胆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馆陶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胆道结石患者404例,治疗组212例给予口服疏肝散结汤,对照组192例给予口服排石颗粒,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9例,有效6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39例,有效67例,无效86例,总有效率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12例患者中包括胆囊结石组114例,胆管结石组51例,肝内胆管结石组47例,治疗后胆囊结石组显效70例,有效36例,无效8例;胆管结石组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5例;肝内胆管结石组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3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散结汤治疗各类型胆道结石疗效均显著,不同类型的胆道结石用疏肝散结汤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 17 例经病理证实为NF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包括病变部位、大小、二维超声表现、毗邻关系及内部血流情况. 结果 17例均表现为单发的梭形、椭圆形或浅分叶状结节,边界较清楚,部分结节后方可有不同程度增强,可有"筋膜尾"征.17例中有8例为低回声,5例高回声,混合性回声有4例,其中2例混合回声结节可伴部分液化.14例病灶血流信号不丰富,3 例血流信号较丰富,PW可测及低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结节位于上肢8 例,均位于屈侧,躯干5例,头颈部2例,下肢2例.7例位于皮下深筋膜,8例位于皮下浅筋膜,肌间、肌内各1例.病理分型:黏液型3例,细胞型4例,纤维型8例,含有两种类型及以上2例.结论 NF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樊红霞 《中外医疗》2016,(12):170-171
目的:对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15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 A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B组采用单纯口服中药治疗,C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评价并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B组为62.0%;C组为60.0%,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弥补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针灸治疗的不足,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周,连用4周)为基础治疗的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结果 32例ITP患者中可评估29例,完全反应18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反应率79.3%.新诊断ITP患者6例,完全反应1例,有效2例,无效3例;持续性ITP患者5例,完全反应4例,有效1例;慢性ITP患者18例,完全反应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先前治疗史:糖皮质激素有效17例,完全反应12例,有效2例,无效3例;糖皮质激素无效10例,完全反应6例,部分反应3例,无效1例.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有效的二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韩明福  董荣坤  张笃  车军  张健 《西部医学》2008,20(6):1225-122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青年女性急腹症时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青年女性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治疗的资料。结果450例均完成腹腔镜探查,发现急性阑尾炎176例,肠粘连40例,肠梗阻20例,急性盆腔炎85例,卵巢输卵管疾病35例,原发性腹膜炎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4例;43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了治疗,治疗成功率96.7%(95.0%~98.3%)。结论腹腔镜对青年女性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鉴别诊断中尤有价值。可发现腹部外科以外的妇科情况并进行治疗,可减少漏诊和误诊、误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广西上林县2010—2019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上林县2010—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数据,对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9年上林县共报告疟疾病例2 319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2013年病例数最多,为1 052例(占45.4%)。其中恶性疟1 774例(占76.5%),间日疟112例(占4.8%),卵形疟372例(占16.0%),三日疟26例(占1.1%),混合感染35例(占1.5%);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性为2 286例(占98.6%),男女比例为69∶1;病例以22~55岁年龄组最多,共2 205例(占95.1%);职业以淘金为主,共2 314例(占99.8%);病例全年均有报告,其中6月份病例最多,为608例(占26.2%),其次为7月份,为405例(占17.5%);病例分布于11个乡镇,其中明亮镇最多,为870例(占37.5%),其次为大丰镇544例(占23.5%),巷贤镇496例(占21.4%);感染来自非洲16个国家和东南亚3个国家,来自非洲感染共2 293例(占98.9%),虫种以恶性疟为主,为1 766例(占77.0%),其中加纳感染病例最多,为 1 761例(占76.8%);来自东南亚感染共26例(占1.1%), 虫种以间日疟为主,为14例(占53.8%),其中印度尼西亚感染病例最多,为14例(占53.8%)。结论 上林县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进一步加强出国务工人员的疟疾监测和管理是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