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孕晚期肌注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阻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41名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的阻断方法分为3组,在新生儿及12个月龄时,采血清检测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2.22%和26.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3.33%和10.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Ⅰ组、阻断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8.70%、2.22%和26.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Ⅰ组、阻断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8.26%、73.33%和6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显著提高乙肝疫苗阻断婴儿出生后HBsAg阳转及HBV感染慢性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76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进行HBV标志检测。母血HBeAg和PHSA-R阳性率分别为48.9%和52.9%。婴儿脐血HBsAg阳性率9.8%(27/276)。对276例新生儿按0、1、3、6月程序,每次肌肉注射乙肝疫苗10μg进行阻断研究。生后9月龄,脐血HBsAg阴性组212例抗-HBs阳转率86.8%,随访24月龄时抗-HBs阳性率91.4%。脐血HBsAg阳性组27例抗HBs阳转率51.9%,9例HBsAg持续阳性。母血HBV标志和婴儿性别对疫苗阻断效果无明显影响。抗-HBs阳转组婴儿血清PHSA-R和HBV-DNA检测均阴性。表明单独使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赞 《黑龙江医学》2005,29(3):171-172
目的 研究对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及她们所生的新生儿采用不同的阻断方法 ,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有何不同。方法 在道里区的 4家产科单位选择 2 0 0 1- 0 1- 0 1~ 2 0 0 3- 0 6 - 30期间 ,由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 15 8名新生儿按阻断方法的不同分为 3组 ,于婴儿 12个月龄时 ,采血检测HBsAg和抗 -HBs。结果  3组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 2 6 32 %、11 4 8%和 10 % ,其中采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两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单独采用乙肝疫苗免疫组 (P <0 0 5 )。 3组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74 14 %、81 97%和 75 % ,各组间阳转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对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优于单独接种乙肝疫苗 ,但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哪种方法更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随访5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HB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随访5年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4例HBsAg及HBeAg双阳性孕妇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阻断方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6例,于孕28、32、36周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共3次;对照组98例,常规随访检查,未注射药物。两组的新生儿、婴儿于12个月、24个月及幼儿于36个月、60个月龄采血检测HBsAg及抗-HBs。结果孕晚期预防性应用HBIG被动免疫组孕妇所产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8.45,P〈0.05);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9.52,P〈0.001)。随访5年后,两组幼儿的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和P〈0.05)。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减少婴幼儿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评价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出生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100例接种乙肝疫苗为接种组,以100例未接种乙肝疫苗对照组,随后抽血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 HBsAg、HBsAg 以及HBeAg等指标,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接种组血清HBsAg呈阳性、ALT异常率以及抗-HBs阳性率分别为0、1%、75%;而对照组血清HBsAg呈阳性、ALT异常率以及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0%、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HBsAb阳转率,降低病毒感染率,达到持久、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将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118例根据知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9例。分别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重组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检测婴儿出生和12月龄时HBsAg和抗-HBs水平,比较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结果婴儿出生时,接种10μg和20μg乙肝疫苗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8.47%和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月龄随访时,接种10μg和20μg乙肝疫苗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3.4%和1.7%,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3.1%和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μg乙肝疫苗组婴儿抗-HBs无/弱应答率高于20μg组婴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5%vs 33.9%,P<0.05)。结论 20μg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优于10μg乙肝疫苗,对于母亲HBsAg阳性的婴儿,建议接种20μg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我院实施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母亲,将单用乙肝疫苗组分为对照组(102例),将孕期加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产后联合使用乙肝疫苗组为治疗组(123例),并对两组的新生儿乙肝表面标志物进行随访一年.结果 对照组12月龄抗-HBs阳性率为86.27%,HBsAg阳性率12.7%,宫内感染率51.9%,免疫失败率22.6%;治疗组12月龄抗-HBs阳性率为96%,HBsAg阳性率4.06%,宫内感染率31.7%,免疫失败率12.8%.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乙肝疫苗联合孕期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珠海市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90例1周岁内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婴儿作为监测对象,进行乙肝标志物血清学监测。结果:90例监测对象中,抗-HBs阳转率达96%;HBsAg携带率为4.44%;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90%;母亲HBsAg阴性婴儿的抗-HBs阳转率和GMT均低于母亲HBsAg阳性的婴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达到较高水平,母亲HBsAg携带状况是婴儿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唐清益   《中国医学工程》2012,(6):142-142
目的对比HBSAG阳性母亲所产300例婴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后免疫效果。方法将300例婴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新生儿出生24h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并在1月、6月龄注射第2、3针。接种剂量,每次为1剂(35ug/mL)。对照组在相应时期内各注入同等剂量的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结果疫苗的免疫原性,第1年治疗组抗-HBs阳性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4%,P〈0.05;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1年时,治疗组HBsAg阳转率为7%,对照组HBsAg阳转率为48%,P〈0.05。结论乙肝疫苗的合理性使用问题,提高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乙肝疫苗结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在HBV母婴传播中的阻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68例检查发现的HBsAg阳性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与所生新生儿不作特殊乙肝预防处理,观察组产妇及其新生儿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干预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HBV的母婴传播,保障新生儿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246例HBsAg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123例。对照组仅新生儿单独接种乙肝疫苗,观察组孕妇及新生儿均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HBIG。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新生儿中出现宫内HBV感染率分别为22.76%和9.76%,一年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新生儿中HBV感染率分别16.26%和1.63%,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及一年后对应HBsAb阳性率分别为8.13%、76.42%和27.64%、94.31%,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及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HBsAg阳性情况患者所产新生儿HBV感染率,同时能使新生儿对应的HBsAb转阳率有效提高,最终使HBV的传播阻断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HBsAg阳性母亲孕晚期肌注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阻断的效果. 方法:历史对照组只对婴儿进行乙肝疫苗的全程免疫;HBIG组母亲孕晚期3 mo每月肌注200 u的HBIG;婴儿出生时、半月龄时分别肌注200 u的HBIG,并常规接种乙肝疫苗. 随访两组婴儿HBsAg变化情况,采用历史对照临床试验评价母亲及新生儿注射HBIG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的阻断效果. 结果:历史对照组HBV宫内感染率5.34%,随访时婴儿HBsAg转阳率5.15%,HBV感染慢性化率87.5%;HBIG组分别为5.26%,0,18.18%.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HBV宫内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1.000),但婴儿HBsAg转阳率及HBV感染慢性化率具有显著差异(P分别为0.019, 0.001). 结论:母亲孕晚期注射HBIG对阻断HBV宫内传播效果不明显;母亲及新生儿注射HBIG可显著提高乙肝疫苗对婴儿出生后HBsAg阳转及HBV感染慢性化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HBV-DNA检测与母乳喂养安全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HBs—Ag、HbeAg双阳性患者母亲采用不同喂养方式的新生儿感染状况,探讨HbeAg阳性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检测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血清HBV—DNA和乳汁HBV—DNA,乳汁HBV—DNA阳性产妇所产婴儿以自愿为原则分别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所有新生儿均在生后4~6h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结果血清HBV—DNA为10^3~10^5、10^6--10^8、〉10^8组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9.23%、50.00%、83.33%。乳汁阳性产妇中,母乳喂养组婴儿HBs-Ag阳性率为14.29%,人工喂养组婴儿HBs-Ag阳性率为12.00%。结论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与产妇血清HBV-DNA定量呈正相关。经联合免疫阻断母婴HBV传播后,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同样安全。  相似文献   

14.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 (HBV)母婴传播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5 0例HBsAg阳性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30例 ,分别自孕 2 8周、32周、及 36周肌肉注射HBIG2 0 0IU ,分娩后 2 4h内再注射HBIG 2 0 0IU 1次 ;对照组 2 0例 ,不用HBIG。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均于出生后 2 4h内肌肉注射HBIG 10 0IU 1次 ,注射乙肝疫苗的时间和剂量均按正常婴儿的操作方案进行。母儿血清HBsAg ,HBeAg和抗 HBs用固相放免法检测 ,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实验组婴儿血清HBsAg和HBV DNA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婴儿抗 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孕妇于孕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 ,可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减少婴儿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在同一地区、同一免疫策略、但不同生活质量人群的乙肝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对策措施。方法定点观察记录1997~2004年出生儿童437名,对他们的HBsAg携带率、乙肝疫苗接种、家庭生活质量、母亲HBsAg携带等情况,对其统计分析。结果HBsAg携带率为在家分娩者高于住院分娩,山区高于县城;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和HBsAg阳性呈负相关;母亲HBsAg阳性与儿童阳性呈正相关。出生地点、胎次、家庭从事职业、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的不同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是阻断母体HBV垂直传播的重要举措;人群生活质量等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钱燕华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2):861-86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影响因素和免疫效果。方法:51例HBV感染但无临床症状的孕妇分成三组,试验组Ⅰ:孕妇为HBAg单阳性,产期及新生儿均注射过HBIG;试验组Ⅱ:孕妇为HBsAg、HBeAg双阳性,产前及新生儿均注射过HBIG;对照组;孕妇为HBsAg单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产前及新生儿均未注射过HBIG;上述所有新生儿均注射过乙肝疫苗。随访三年,每年检测新生儿HBeAg和抗---HBs。结果:实验组(Ⅰ+Ⅱ)总的HBsAg携带率从5.00%降为2.50%,对照组的HBsAg携带率为0%。对照组抗-HBs阳性率、滴度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联合免疫以及单纯乙肝疫苗免疫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都是确定的,联合免疫对维持乙肝疫苗持久效果更佳,应重视对乙肝高危新生儿的监测和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HBV阳性孕妇孕期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1 0 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预防组 6 0例 ,于孕 2 8、32、36周肌肉注射HBIG三次 ,每次2 0 0IU ;对照组 4 0例 ,只随访查体不用药。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均于出生后 2 4小时内肌肉注射HBIG 1 0 0IU一次 ,注射乙肝疫苗时间和剂量均按正常婴儿的操作方案进行。母儿血清HBsAg ,HBeAg和抗 -HBs用固相放免法检测 ,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HBIG预防组孕妇的婴儿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预防组婴儿血清抗 -HB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HBV -DN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孕妇于孕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减少婴儿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对乙肝病毒( HBV)阻断母婴传播,探讨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10例确诊为HBV携带者的产妇按照自愿原则均分为2组,观察组孕28周注射HBIG,对照组不注射,比较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 HBsAg)的阳性检出率,以及所有新生儿经过6个月的治疗乙肝表面抗体( HBsAb)的检出率。结果:经过阻断治疗,观察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HBsAg阳性检出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HBsAg阳性检出率为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新生儿中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HBsAb检出率为64.55%,明显优于出生1个月的22.72%(P〈0.01),并且在治疗期间孕妇及新生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HBIG在阻断HBV在母婴之间的传播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并且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陈凡金  齐振标  王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51-1452,1455
目的探讨HBV-DNA水平对HBIG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研究提高阻断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乙肝携带产妇和婴儿应用HBIG的情况按照HBV-DNA水平分层,分析HBIG不同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对阻断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儿童出生后乙肝球蛋白注射2针次与1针次的阻断成功率没有差别;HBV-DNA阳性的孕妇产前多次注射乙肝球蛋白可以提高阻断成功率。分娩方式、婴儿喂养方式对阻断成功率没有影响。结论 HBV-DNA阳性孕妇产前注射乙肝球蛋白3针次的阻断效果好,HBV-DNA阴性孕妇产前可以不注射乙肝球蛋白,而只在儿童出生后注射乙肝球蛋白,阻断效果即可达到最佳。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对婴儿是安全的,不增加乙肝感染率。儿童出生后乙肝球蛋白注射1针次就可达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