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分析应用双源CT与MRI检查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效果。方法 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确诊的240例HIE患儿,轻度98例、中度75例,重度67例,住院期间均完善头部CT与MRI检查,确定CT、MRI分度标准,分析与HIE临床分度相关性,明确CT与MRI评估HIE严重程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结果以HIE临床分度为标准,CT、MRI检查评估HIE严重程度符合率分别为91.25%、93.33%(均90%),且二者符合率较为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分度评估HIE严重程度与临床分度诊断一致性极佳,Kappa值为0.772、0.790;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T、MRI分度与HIE临床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当蛛网膜下腔出血时,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当基底节区出血时,CT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结论双源CT与MRI检查对于评估HIE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二者对于颅内出血的显示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依据临床通用分度和影像学各自分度标准,回顾性分析60例HIE临床及CT、MRI资料,临床和影像分度符合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水准为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 60例均做了CT检查,其中25例同时行MRI检查。临床分度:轻度29例(48.3%),中度21例(35%),重度10例(16.7%);CT分度:正常7(11.7%)例,轻度24例(40%),中度20例(33.3%),重度9例(1 5%),显示颅内出血2 1例(35%)。HIE检出率88.3%。以临床分度为标准,CT诊断吻合率为82.4%,X2=10,P=0.0190.05。MRI检查共25例:轻度12例(48%),中度9例(36%),重度4例(16%),显示颅内出血6例(24%)。HIE检出率100%,与临床分度吻合率达93.5%。复查CT对轻中度HIE显示率分别为6.5%、45%,MRI分别为25.3%、58.3%。结论 CT和MRI检查对HIE的早期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MRI优于CT;但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3.
陈小慈 《黑龙江医学》2012,36(6):447-44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和CT分度的不同,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9例有围产期窒息史新生儿的诊断、临床资料、CT影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当CT分度和临床分度均为重度时,有2例死亡,其余存活者均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发生率为100%;在CT为重度而临床分度为中度时,后遗症的发生率为66.7%;而在CT为中度临床为重度组,后遗症发生率为33.3%;CT分度和临床都为中度时,后遗症发生率为20%。上述数据说明,HIE的病情和预后与CT的分度密切相关。结论 CT分度对病情的判断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价值,在临床分度与CT分度不符时,对患儿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应以CT诊断和分度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场强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其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差异。方法对46例HIE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低场强MRI和MSCT检查,比较低场强MRI、MSCT与HIE临床分度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新生儿HIE低场强MRI分度与临床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Kappa值0.842。新生儿HIEMSCT分度与临床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8,P0.05),Kappa值0.556。新生儿HIE低场强MRI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优于HIEMSCT分度。结论新生儿HIE低场强MRI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较高,较MSCT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态CT追踪检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ec encephaloparhy,HI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9例的临床资料。纳入资料符合:(1)临床诊断为HIE,出生后1周内CT检查确诊为HIE;(2)出生后4周有CT追踪纪录。对照首次CT和4周后CT的表现及其与临床分度的一致百分率。结果:HIE早期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无统计学差异(NcNemar法检验,P=0.265),HIE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CT扫描时间不同影像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可相互参照;CT动态追踪检查可为HIE的诊断、预后评估和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德华  张有为  李红 《河北医学》2014,(7):1105-1107
目的:探讨MRI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分别行CT及头部MRI诊断,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对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于患儿脑损伤后6个月对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结果:CT检查中存在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共有7例患儿(25.00%)未发现异常,脑损伤检出率为23处。 MRI检查中有2例(7.14%)未发现异常,脑损伤检测率为48处,CT检测脑损伤的位置主要在额叶,而MRI检测的脑损伤主要在额颞叶。 MRI脑损伤检出率是CT的2.0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脑损伤程度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MRI对低血糖脑损伤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MRI检查能有效了解低血糖脑损伤脑损伤的区域、损伤的程度、数量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低血糖脑损伤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对新生儿HIE分度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比分析123例HIE患儿临床资料与颅脑MRI征象及其关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3例新生儿HIE,临床分度与MRI分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轻度89.47%,中度58.62%,重度55.3%,总符合率66.6%。临床分度诊断与MRI分度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P<0.01,Kappa值为0.509)。结论根据HIE患儿MRI征象分度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研究。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本院84例新生儿,其中62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依次对其进行检测,首先进行MRI不同序列(T_1WI、T_2WI、FLAIR、DWI、SWI、DTI等)对患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灶感兴趣区检测,再给予其CT扫描,22例为正常新生儿进行上述检测,记录并分析84例新生行DTI、SWI以及CT诊断的数据。结果:SWI+DTI+CT对HIE诊断的K值较高,且对HIE分度有良好的诊断准确率,利于对预后评估。结论:SWI+DTI+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有良好的诊断及分度价值高,利于预后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头颅波谱成像(MRS)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5月于我院新生儿科确诊的HIE患儿65例,通过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儿进行MRS及SWI,比较头颅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对HIE患儿的检出率,同时观察MRI序列与SWI序列对HIE患儿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以及SWI与MRS检出损伤脑叶数。结果60例新生儿HIE SWI检出率为92.31%,MRS检出率为98.46%,不同临床分度新生儿HIE患者SWI与MRS检出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的HIE重度组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高于中度和轻度组,中度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对不同临床分级HIE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较低,SWI与MRS间对不同HIE分度患儿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HIE患儿中>2个脑叶以及≤2个脑叶SWI与MRS检出损伤脑叶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患儿>2个脑叶以及≤2个脑叶SWI与MRS检出损伤脑叶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磁共振SWI及MRS作为近年来磁共振新开发的成像技术,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高度敏感性。二者具有各自的优势,联合使用在判断出新生儿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48-350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与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相关性,旨在探讨头颅MRI对评价新生儿HIE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足月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4例,均于新生儿期行头颅MRI检查,分析MRI结果并进行分度,比较其与HIE临床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MRI显示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100/104),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下出血为主(80/100),其次为脑水肿(92/104),且以局限性脑水肿多见(84/92),弥漫性脑水肿发生较少(8/92);基底节区散在多发斑点状异常信号伴内囊后肢T1WI高信号消失、T2WI呈稍高信号为另一特点;可见极少皮层坏死和后外侧豆状核结构破坏。HIE患儿临床分度为轻度者与其MRI分度的符合率达90.0%(36/40);中-重度HIE与MRI分度的符合率62.5%(40/6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期HIE临床分度与MRI不同分度之间呈正性相关(r=0.635,P=0.000)。结论:HIE患儿临床分度为轻度者其MRI表现以正常或轻度异常改变为主;临床中-重度者,MRI表现以中-重度异常改变居多。  相似文献   

1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蓉 《河北医学》2009,15(4):424-42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42例HIE新生儿采用BAER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42例HIE患儿中27例BAEP检测异常,异常率64.3%;其中轻度HIE 12例,中度19例,重度11例,轻度者BAEP异常率58.33%(7/12),以Ⅰ、Ⅲ、Ⅴ波异常为主;中度者异常率78.95%(15/19),Ⅰ、Ⅲ、Ⅴ波均有异常;重度者异常率为100%(11/11),主要表现为Ⅴ波异常。结论:BAEP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实用性强的检测方法,能客观、直接地反映脑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敏感性高,影响因素小,结果准确可靠,对新生儿HIE病情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医学综述》2009,15(18):2874-287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HIE患儿的EEG检查表现。结果40例HIE患儿的EEG异常率为52.5%(21/40);其中EEG轻度异常为37.5%(15/40),重度为15.0%(6/40)。轻度HIE患儿EEG异常率为41.9%(13/31),中度HIE患儿EEG异常率为75.0%(3/4),重度HIE患儿EEG均为异常(100%)(5/5)。不同HIE分度患儿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G能客观、直接地反映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早期发现窒息缺氧后脑功能异常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MRI技术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完成常规MRI扫描、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析不同MRI技术诊断新生儿HIE的临床价值.结果:①本组46例HIE患儿共检出病灶130枚,其中SWI扫描检出病灶数目最多(86.92%),其次为DWI序列(70.00%),常规MRI序列中以T2 FLAIR序列检出病灶数目最多(56.92%),HIE患儿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区,其次为室鼓膜,DWI对大脑皮质损伤诊断阳性率高,SWI对小脑、鼓室膜、硬膜下与硬膜外损伤诊断阳性率较高.②46例HIE常规MRI检出阳性21例,DWI检出27例,SWI检出33例,DWI+SWI联合检出41例,以三者联合检查检出HIE阳性率最高(89.13%),其次为SWI序列(71.74%).结论:MRI不同序列中以SWI对新生儿HIE诊断阳性率最高,其次为DWI序列,采用DWI联合SWI序列扫查可提高HIE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HIE新生儿38例,7d内行颅脑常规MRI、DWI检查及NBNA评分,再行DTI测量,测量的脑白质感兴趣区为内囊、胼胝体、半卵圆中心.所有患儿依据常规MRI、DWI表现进行损伤程度分组,并对各组患儿DTI FA值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8例HIE患儿中,轻度20例,中度13例,重度5例.3组患儿同一部位FA值随着HIE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减小,呈线性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组患儿各感兴趣区FA值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新生儿HIE脑白质区DTI表现与NBNA评分具有一致性,能给HIE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的MRI表现.结果 头颅MRI提示HIE患儿的早期异常征象主要有:脑水肿94例,88例为局限性脑水肿,表现为额顶叶皮层高信号,灰白质分界不清;基底节、丘脑、内囊后肢异常信号31例,表现为基底节、丘脑背侧斑片状T1信号增高,T2为低信号,内囊后肢正常高信号消失;脑实质出血10例,脑室内出血17例,蛛网膜下隙出血85例;1例重度窒息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结论 MRI可以反映新生儿HIE早期脑损伤的多种表现,能反映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的8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分别对12h,24h,72h内的患者进行CT、MRI检查,比较CT和MRI检查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CT检查的患者脑组织水肿逐渐加重,梗死区域脑组织密度不断下降;MRI检查的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MRI的总检出率(97.7%)明显高于CT(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入院后患者12h,24h的的检出率(90.9%,100.0%)明显高于CT(45.5%,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在72小时检出率均为100%,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检查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明显比CT高,可以准确的判定患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B超、CT和MRI影像诊断特点。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对入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病区,有明确的窒息史,且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 E)(中、重度)的22例,在早期同一时段进行头颅B超、CT和MRI检查,并酌情复查。结果CT和MRI对整体颅脑病变的显示优于B超,其符合率分别为CT 86.36%(19/22),MRI 90.91%(20/22),B超72.73%(16/22)。但CT对颅内出血敏感度高,诊断率为90.91%(10/11),MRI为63.64%(7/11),B超仅为27.27%(3/11)。19例MRI显示脑水肿中16例B超示脑水肿,一致率84.2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检出一致率50%(CT/B超或MRI=2/4)。结论B超、CT和MRI均可诊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B超作为初诊、随访的首选方法,对重的、脑病表现突出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生儿行MRI检查,怀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行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在CT和MRI中的影像特征及其比较价值,提升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过利福平和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果和手术之后具有病理结果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观察脊柱结核的CT和MRI影像征象。结果 2例颈椎结核,6例胸椎结核,7例胸腰椎结核,10例腰椎结核,3例腰骶椎结核,2例骶椎结核。脊柱结核在CT扫描表现为溶骨性、虫蚀状、碎骨片状骨质破坏并伴有硬化,椎管受累,冷脓肿的形成,椎间隙变窄等,其中椎旁软组织中可见砂粒样钙化;脊柱结核在MRI扫描表现为椎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间盘破坏,椎管受累等,其中破坏区周围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结论结合CT和MRI的在影像检查中各自存在的优越性,采用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全面呈现出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大大的提高了脊柱结核的确诊率,更易于脊柱结核和其他具有相似病症的疾病的区分,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总检出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总检出数55例,其中鼻骨3例,肩关节6例,腕关节6例,髋关节6例,膝关节12例,踝关节18例,足骨4例;多层螺旋CT总检出数46例,其中鼻骨2例,肩关节5例,腕关节5例,髋关节4例,膝关节11例,踝关节16例,足骨3例,核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94.83%)高于多层螺旋CT阳性(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显影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