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益肺中药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稳定期哮喘患者血清IgE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补肾健脾益肺中药,并配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gE、IL-4均明显下降,IFN-γ、IFN-γ/IL-4比值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gE、IL-4均明显下降,IFN-γ、IFN-γ/IL-4比值上升(P<0.01)。结论:补肾健脾益肺中药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降低缓解期哮喘患者的IgE、IL-4水平,升高IFN-γ,提示可减少体内炎性细胞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内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轻~中度哮喘病患者随机分为卡介菌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加肌肉注射斯奇康1mg,对照组常规治疗+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5ml,均隔日一次,共12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内IFN-γ、IL-4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表达CD4^+IFN-γ^+的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变化,而两组治疗后表达CD4^+IL-4^+的细胞百分比均下降;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主要通过抑制CD4^+细胞内IL-4^+的表达抑制Th2型免疫反应,可能在轻、中度哮喘的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IL-2、IL-4、IL-12,IFN-γ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者和60例CA患者(BCG-PSN组40例,激光术后加用BCG-PSN;病例对照组20例,激光术后未加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IL-2、IL-4、IL-12、IFN-γ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CA患者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且Th1/Th2平衡失调(P〈0.01)。治疗后BCG-PSN组患者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Th1/Th2恢复平衡。病例对照组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于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观察证实BCG-PSN能够显著提高CA临床治愈率,降低CA的复发率。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失调;BCG-PSN通过上调外周血CD4^+T细胞IL-2、IL-12、IFN-γ的表达,纠正机体细胞因子失调而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Toll 样受体2(TLR2)表达 量的变化及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3、补体C4、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 2016 年11 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 疗前和治疗后2、4 及6 周时,采集外周血并测定TLR2、TLR4、TLR7、TLR9 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 定IgE、C3、C4、Th1、Th2 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2、4 及6 周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 的 mRNA 含量均低于治疗前,TLR4、TLR7 及TLR9 的mRNA 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血清中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C3、C4、IFN-γ、白细 胞介素2(IL-2)的含量高于治疗前;外周血中TLR2 的表达量与血清中IgE、IL-4、IL-10 的含量呈正相关, 与C3、C4、IFN-γ、IL-2 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可能通过TLR2 通路 调节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十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西替利嗪+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肌肉注射O.9%氯化钠注射液。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对外周血IFN-γ和IL-4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3.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FN-γ、IL-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FN—γ及IL-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通过有效逆转外周血淋巴细胞的IFN-γ、IL-4表达异常,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治疗慢性湿疹。  相似文献   

6.
何丹华  李其林  黄永华  牛牧 《广东医学》2012,33(13):1914-1916
目的 了解尖锐湿疣患者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并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各型患者免疫功能的情况.方法 110例尖锐湿疣患者均行电灼术清除疣体及HPV基因分型测定,术后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2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另设健康人32例,检测项目同上.结果 110例尖锐湿疣患者中低危型HPV6所占比例(46.73%)最高,其次为HPV11(26.17%),多重感染率达10.91%.与健康人比较,患者外周血CD3+、CD4+及 CD4+/CD8+比值降低(P<0.05),而CD8+升高(P<0.05),治疗后,各组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CD4+及 CD4+/CD8+比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CD8+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以HPV6、11型感染为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高低与其HPV类型无关;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各型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BCG-PSN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CA患者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内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在BCG-PSN治疗前,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O.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O.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结论 BCG-PSN可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T细胞亚群,纠正患者Th1/Th2模式及Tc1/Tc2模式失衡现象,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BCG-PSN对梅毒血清固定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 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相对照. 结果 BCG-PSN治疗前,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3 、CD4 淋巴细胞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 组P<0.001;CD4 组P<0.01),而CD8 淋巴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BCG-PSN治疗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3 、CD4 淋巴细胞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CD8 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通过调节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纠正CD4 /CD8 失衡,起到辅助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斑秃患者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48例斑秃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同时测定治疗前后以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结果患者治疗第1、2、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56.25%、77.08%和85.42%。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斑秃患者疗效好,能降低斑秃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青黛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风热血燥型银屑病的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医理论辩证,设风热血燥型患者为观察组,余下银屑病患者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复方青黛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8周后观察相关疗效指标。结果复方青黛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两组银屑病均有效果,但是观察组整体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DLQI总得分为(9.6±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2±4.8)分(P0.05)。观察组的IL-2、IL-8和IFN-γ均低于对照组,而IL-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青黛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风热血燥型银屑病患者效果显著,对于其他不符合辩证的银屑病患者,还是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进一步整体提高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