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其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多样,辛能散、能行、能通、能温、能升、能润、能化。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辛味药不仅归于经典所说的肺经,大部分辛味中药还归于肝经、脾胃经,亦有归入心经、肾经。在脏腑经络的基础上,探究辛味药于脏腑归经的应用。辛味药入肺经可散表邪、行气行水行血、化痰饮、通鼻窍;辛味药入脾胃经可助脾胃之气左升右降,辛化脾胃湿浊及助脾胃祛除阴寒,恢复脾胃正常功能;辛味药入肝经则可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辛味药入心经可开心窍、行心血;辛味药入肾经可润肾,苦燥能助肾行津液。辛味药无论入何脏腑,都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黄帝内经》关于辛味的论述,对其进一步深入探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配伍应用。[方法]整理《黄帝内经》中论述辛味的条文,从辛的涵义、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四方面阐述并引申发挥,使其更加系统明了。[结果]辛味不仅包括滋味、气味,还有功效之味。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认识辛味,其性升散,归肺属金,入于上焦,有着走气发散、养肺润肾、制酸养筋的独特功效。辛味药有行、散、润、通、化、升之功,作用殊多,并可与甘苦酸淡咸诸味组方配伍,衍化出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辛咸软坚、辛淡渗利等等,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辛味有其具体的治则治法,根据六淫外邪的不同和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性,或以辛为主,或以其为辅,随证治之。[结论]辛味居五味之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掌握其药性、功效,临床处方将更加得当灵活巧妙。  相似文献   

3.
清代名医叶天士遣药组方擅长性味合化之道。采用研读原著与数据库检索的方法,研究了《临证指南医案》叶氏脉案处方中辛味药的运用经验。结果表明叶氏使用辛味药的规律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辛以散邪、辛以开气、辛以通之、辛以胜酸、辛以胜甘、辛以试诊、用辛禁忌。其经验是对药性理论的丰富,对临床医生也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名医叶天士遣药组方擅长性味合化之道。采用研读原著与数据库检索的方法,研究了《临证指南医案》叶氏脉案处方中辛味药的运用经验。结果表明叶氏使用辛味药的规律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辛以散邪、辛以开气、辛以通之、辛以胜酸、辛以胜甘、辛以试诊、用辛禁忌。其经验是对药性理论的丰富,对临床医生也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医辛润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辛润源流,剖析辛味药物,指出辛味药在整体上不具备润养功效,不应与能散、能行相提并论。若把辛润理解为个别药物的润养作用,有失辛润之旨,更无法选药组方应用于临床。因此,当把辛润立之为法,即辛润法。燥证的发病机制,是外燥邪气、痰饮瘀血、气郁邪阻而致津血运行输布障碍,形体失却濡养。辛润机制,赖其辛味行散之功,宣肺祛邪,散饮化瘀,行气除滞,疏通腠理,布津行血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对《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之一"辛甘发散为阳"进行探析。认为《黄帝内经》"辛甘发散为阳"的本义是阐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功效。辛味能行能散,功在散寒解表、温经、行气血;甘味能和能缓,功在和中缓急,二者配伍相得益彰。其具体内涵,分而论之:辛味、甘味各自发散为阳,与其各自所喜脏腑肺、脾的生理特性有关,从辛味药、甘味药的作用特点可体现;合而论之,辛甘配伍能更好地发挥其发散为阳的特点,临床上多应用于发汗、补益类的方剂。此经文对临床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辛散补肝的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这是《内经》治疗肝病的基本原则之一,于临床立法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所谓“辛”,是指药物之味,“欲散”,是指肝之性质。肝之特性,欲散而苦敛,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疏泄条达,则宣畅气血,气血调  相似文献   

8.
辛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进一步加深对辛味药药性的认识,笔者以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为依据[1],从所载的484种常用中药中,搜集166种辛味药,其中辛温(热)药106种,辛寒(凉)药39种,辛平药21种,对其药效和归经进行归纳分析。本文仅就辛味药的药理特征及其配伍作用作一初步探讨。1 辛味药的主要来源及其药效范围166种辛味药物中,植物药144种,占总数的90%;矿物药9种,动物药6种,菌藻类1种,三者共占总数的10%。说明辛味药主要来源于植物。从科属来源来看,辛味药主要分布在菊科、伞形科、唇形科、姜科、芸香科、樟科和豆科等科…  相似文献   

9.
夏律  李铁浪 《中医学报》2022,37(1):54-58
临床运用辛味药治疗肺燥证、肺外寒内饮证、脾胃阴虚夹湿证、肺气郁闭证、肝经寒凝证、肾阴凝结证达到润燥的目的。此处的燥主要是指体内津液代谢失常而出现的燥证。辛味药物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且能行、能散,具有动的特性。辛以润肺的机制与玄府理论密切相关。脾胃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辛味药开发肠胃郁结,可打开通路,并有利于消除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从而解决因水津不布所致的燥象。辛润法治疗肾苦燥是取其味辛之性,除下焦阴寒,使津液得通,则燥自除。  相似文献   

10.
辛味药应用于肝病的治疗,肇始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丰富于《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中辛味药在治疗肝病时,单用可行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则可拓展疗效:与苦寒药相配可清热祛湿,祛邪外出;与通降药相配可通降腑气,调畅气机;与淡渗药相配可通调水道,化湿利水。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辛味药具有护肝、保肝之效,并且在肝病治疗中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1.
中药在脑中风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频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中药内服在脑中风恢复期治疗中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检索方法搜集用于脑中风恢复期论文1065篇中方剂,进行统计学分析,涉及中药328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5次的216味,药物总频次为9548味次。结果:用药以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补益药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物归经以肝、脾、肺、胃为主。使用频次居前10位者依次为川芎、丹参、黄芪、地龙、水蛭、当归、红花、石菖蒲、赤芍和牛膝。结论:统计分析发现,用于脑中风恢复期临床用药与中医历来对本病的认识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在岭南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外感热病,每获良效。在岭南外感热病初起,"透邪"是整个治法的灵魂。如风温初起,辛凉透表,不避辛温;风温挟湿,清透表邪,疏表除湿;暑湿初起,透邪达表,涤暑化湿;燥热袭表,辛凉甘润,清透肺卫。与叶天士"温邪入气,邪未伤津,犹可透表"的原则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从味辛的归属、作用、太过、对应疾病的适应证、禁忌等几方面对《黄帝内经》中的味辛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就味辛理论对后世中药理论、方剂配伍的指导作用及其临床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医儿科用药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长期的教学和临床中,深刻体会到临床治疗小儿病用药谨慎的重要性。1.用药及时、谨慎、正确。小儿的体质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病理上变化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争取时间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2.治疗时要注意中病即止。小儿对药物反应灵敏,用药时必须根据小儿个体特点和疾病轻重区别对待,若应用大辛、大热、大苦、大寒、有毒、攻伐、腻滞的药物时,更须审慎或中病即止,千万不可过荆,以防伤津、伤气、伤脾、滞胃。3.抓住疾病本质。对证治疗。4.用药时攻而不猛。补而不腻,重在调理。5.运用和创造儿科中药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15.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理论胎息于《内经》,与其“火热论”和“郁结”理论相互羽翼。玄府致病具有广泛性,变化多端。治法重在开通道路,以得通利,使血随气运、气血宣行。提出辛味药可开发玄府郁结,对辨治多种疑难杂病有启迪。  相似文献   

16.
王长洪教授认为胃溃疡与湿热关系密切,治疗胃溃疡以"清法"为基本大法,根据病机分别采用清热解毒、通腑泄热、化湿清热、滋阴清热、辛开苦降等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理气通降,并顾护脾胃之本,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病住院患者对肝病饮食要求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对科学膳食的重视程度,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自2011年5月-2011年12月住院的26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各种治疗饮食和基本饮食的定义及每日摄入量,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等,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病住院患者对不同饮食定义的知晓程度不尽相同,对软食的知晓程度最高,只有14.5%的患者不知道什么叫软食;对高热量饮食每日摄入量的知晓程度最低,有74.04%的患者不知道高热量饮食每日应摄入多少热量。结论肝病住院患者对肝病饮食要求没有达到全面掌握,需要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对一饮食指导,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病患者血卟啉变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孟河医派肾病大家、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重视辛通法在中医肾病疗法中的应用,运用具有辛味的药物以达到通气行血之功效,从而恢复肾之气化功能,而使水液代谢归于正化。在辨证论治方面体现为宣肺利水法,疏泄通络法及宣达三焦、化湿通络排石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