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奥美拉唑的少见不良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景美  王湫莹 《北京医学》1998,20(4):309-310
奥美拉唑的少见不良反应张景美王湫莹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酸相关性疾患有着不可否认的优良效果,目前多已将其做一线治疗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患者应用的增加,毒副反应也会增多。现就我们所见4类12例报告如下。1.严重口干:3例,发生在服药后2~7天。口角干裂影响...  相似文献   

2.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美 《吉林医学》2009,30(17):2042-2043
奥美拉唑(Omeprazole,OEM)又称为沃必唑、洛赛克、亚砜咪唑等,是一种全新的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是近年来研究的作用优于H2受体拮抗剂的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膜H^+-K^+-ATP酶而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此药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使用对策,供临床医师进行用药参考。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逐渐被报道,几乎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奥美拉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概况。方法:搜集查阅归纳整理有关奥美拉唑不良反应文献及资料。结果:奥关拉唑主要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存在不良反应。结论:提示医者在临床应用奥关拉唑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4.
<正>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商品名洛赛克(Losec)。因其抑制壁细胞中的H~+-K~+ATP酶而产生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故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卓艾氏综合征(ZES)等疾病,疗效确切。但也有不良反应的报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方法:复习有关资料综合报道。结果:发现奥美拉唑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分内泌系统、肝功能、视觉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严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肾衰、失明、男性乳房肿大、急性痛风、暴发性肝衰竭等。结论:奥美拉唑偶可引起严重的副作用,用药应警惕并给予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季春礼 《农垦医学》1999,21(5):340-341
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是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是当今治疗消化性溃疡,尤其是难治性、复发性溃疡的首选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服药后少数患者头晕、有消化道症状。但随着临床用途的不断扩大,所致毒副作用的报道也日渐增多,现将有关报道综述如下:1、引起水肿及过敏病例1(李运泉报道)[1]:1例男性患者,因间歇上腹饥饿性痛伴反酸4年余,排黑便1天入院。治疗4天后大便转黄,5天后出院,单服奥美拉晔一天20mg。眼药至第8天晨起见双下肢胜前及踝关节以下轻度水肿、发胀,来院化验小便正常。嘱停药3天后…  相似文献   

7.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华  韩素坤 《包头医学》1998,22(3):120-121
  相似文献   

8.
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以"奥美拉唑"为主题词及"不良反应"为全文字段,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98年1月~2010年7月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查阅原文,共计235篇文献,共69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多发生在31~40岁,男性多于女性,但与患者性别无显著关联;口服给药不良反应集中发生在给药后3~7d,注射给药不良反应集中发生在1~10min及3~7d;临床表现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表现复杂,以过敏反应为主(21.74%)。结论: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上防治此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3月~2014年2月期间全国范围内公开报道的48例因使用奥美拉唑而出现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48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30~40岁的中青年人是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同时,通过注射方法使用奥美拉唑出现不良反应的人,其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的1~10min之间和3~7d之间。通过口服方法使用奥美拉唑出现不良反应的人,其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的3~7d之间。奥美拉唑所致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结论: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种类较多,对人体的危害大。因此,临床医生应对此情况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的文献,概述了奥美拉唑的少见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比较严重,以期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对上市后药品进行安全性监管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药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现状的分析,从ADR监测机构的法律地位确立存在偏差致监测机构建设不健全、ADR监测机构不健全致监测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和信息反馈不畅等方面探讨省以下ADR监测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情况,掌握我院ADR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定好相应对策,减少ADR事件的伤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收集上报中的189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等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89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5.7%(162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7.1%(89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最常见,占总例数的55.6%(105例).结论:在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为调整医院用药方式及筛选用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孔令波 《中外医疗》2016,(25):129-131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完善临床用药方式,提高院内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整群选取保康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4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做重点分析,以提高院内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完善院内用药方式。结果14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共涉及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共36例,占24.32%;加替沙星42例,占28.38%。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头晕、瘙痒、呕吐、头痛、皮疹、静脉炎等,涉及人体11个系统。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广谱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极广,但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完善院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方法,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量和使用方法的精准度,是降低院内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合理性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交网络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介绍药品不良反应和社交网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钡q的可行性,提出基于社交网络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模型,包括数据集的组织及预处理、确定服药病人及其发布信息、病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分类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治疗肝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两年来治疗肝病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4.8%)、胃肠系统(14.3%)、发热(11.9%)、局部静脉反应(10.3%)。结论医护人员掌握治疗肝病药物的适应证和给药方法,对减少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果林  欧伟红  蓝雪容 《河北医学》2009,15(9):1075-107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出现左氧氟沙星ADR患者70例进行研究,总结分析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类型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本组年龄〈60岁患者有25例(35.71%),年龄≥60岁患者有45例(64.29%);静脉用药发生ADR患者64例(91.43%),口服用药者6例(8.57%);联合用药致ADR 52例(74.29%),单独用药18例(25.71%)。本组皮肤反应25例(35.71%),发生率位居首位;其次为消化系统15例(21.43%),全身性损害12例(17.14%)等。所有患者经调整滴速、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左氧氟沙星ADR发生率日趋升高,临床医护应积极掌握其相关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克林霉素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本院21例使用克林霉素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基本情况、原发疾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克林霉素注射液所致21例不良反应患者女性较男性稍多,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患者中60岁以上占17例,60岁以下占4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1例患者原发病均属于感染性疾病;不良反应出现在15-45min者占16例,与〈15min组及〉45mi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9例),全身反应(6例),心血管系统损害(3例),呼吸系统损害(3例)。结论克林霉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不良反应多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中,时间多出现在用药后30min左右,多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荣堂  魏永利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310-2312
干扰素(In terferon, IFN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作为病毒性疾病及肿瘤有效生物体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以及治疗某些肿瘤如毛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等疾病,但部分病例在应用过程中可出现某些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IFN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做一综述,供临床参考。1 IFN致流感样症候群应用IFN七次内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流感样症候群。具体表现为:发热,其发生率达90%~1…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2-2011年间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年代分布、关键词词频、核心作者、期刊来源及基金资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部门及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00-170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