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在白内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白内障患者,其中,30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患者被设为对照组,30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被设为试验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视力(0.81±0.11)优于对照组(0.65±0.12),试验组的散光度数(1.34±0.12)优于对照组(1.49±0.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巫雷  贾春月 《四川医学》2002,23(5):515-515
目的:为减小白内障手术切口,尽快恢复患者视力,寻求一种理想的白内障手术复明方式。方法:手术组对200例205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无缝线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术后3天、7天、1月、3月进行矫正视力、角膜曲率(角膜曲率采用矢量计数法)与常规大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比较。结果:手术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矫正视力、角膜曲率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术式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轻,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白内障手术复明方式。  相似文献   

3.
曹全刚  江航 《重庆医学》2018,(15):2085-2087
目的 探讨手术位置切口不同对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20例白内障患者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0例(70眼)患者(观察组),其中顺规性散光者(34眼)选择上方角膜缘切口,逆规散光者(36眼)选择颞侧角膜缘切口.另外60例(68眼)患者均选择上方角膜缘切口(对照组),患者均采用6 mm巩膜隧道式反眉弓状切口.结果 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3d、1周角膜散光度逐渐升高,术后3个月均降低,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大于0.5的眼数占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在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行切口可有效减轻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所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指的是切口〈6mm,其包括超声乳化和非超声乳化手术两种方法。而在我国超声乳化尚不能普及,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就更有其实用价值。在2004年~2006年我院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了280例白内障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江华  王瑞 《吉林医学》2013,(36):7638-7638
目的:探讨分析缩小白内障手术切口范围,使患者尽快恢复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方法:选择10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大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术后的3 d、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测视力和角膜曲率,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后3 d、7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视力检查、角膜曲率比较,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术后角膜曲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白内障患者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治疗下,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明显,散光较轻,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应该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曹蓓 《当代医学》2021,27(34):105-107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散光度、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术后1、7、30 d,两组视力>0.5的人数比例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后者的应用范围更广,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危险因素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相义会  郭秀华 《北京医学》2007,29(4):209-209
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489例(522眼),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84例(184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92眼),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费用情况。结果:随访中观察组在术后视力、手术费用方面及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疗效与传统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差异较明显,且其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一共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测量值、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测量值等指标.结果:在本研究中,手术治疗后,治疗组指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5例);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4242,P>0.05).结论:在白内障临床治疗中,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扶贫防盲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白内障扶贫防盲手术中,对896例(946眼)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天视力(含矫正视力)小于0.3者69眼(7.29%),0.3~0.5者208眼(21.99%),0.5以上者669眼(70.72%)。术后并发症299眼(31.60%),其中,角膜水肿153眼(16.17%)、虹膜损伤74眼(7.82%)、前房积血30眼(3.17%)、后囊破裂20眼(2.11%)、玻璃体脱出12眼(1.27%)、瞳孔夹持10眼(1.06%)。结论在基层医院大规模白内障防盲复明手术中,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小,且无需昂贵的设备及特殊器械,手术步骤简单,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赵晓红 《河北医学》2011,17(6):810-8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术式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5例(25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液体灌注,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1-0.3者15例(60%),术后视力≥0.3者8例(32%),术后视力无改善者2例(8%).术中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48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5例(77只患眼),接受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73例(74只患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术后第1天、术后第14天、术后第90天,两组患眼视力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1天,观察组患眼内皮细胞损失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第14天,两组患眼散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眼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并且可以减少角膜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后角膜散光情况及手术性散光的变化影响。②方法 将 40 3例 (40 3只眼 )白内障分为A、B两组。A组为硬核白内障 (2 85例 ) ,取上方巩膜反眉状 8mm隧道切口 ;B组为非硬核白内障 (1 1 8例 ) ,取上方巩膜反眉状 6mm隧道切口 ,均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植入光学部直径为 6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 ,并使用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计随访术前、术后 1~ 3天、6个月、1年角膜散光的变化。③结果 发生手术性散光A组为 (1 .50± 0 .87)D ,B组为 (0 .98± 0 .50 )D ;散光轴向变化A组为 86 .5°± 54 .7° ,B组为 75 .0°± 53 .4°,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④结论 检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角膜散光 ,可综合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致角膜屈光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短眼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特点 ,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摘除术、眼轴长度为 19 5 6 - 2 3 OOmm的白内障患者 118例 (14 3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1 0者 2 8只眼 (19 6 % ) ,0 5 - 0 9者 10 2只眼 (71 3% ) ,0 3- 0 4者 13只眼 (9 1% ) ;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8只眼 (5 6 % ) ,术后角膜可逆性水肿 38只眼 (2 6 6 % )。随访过程中眼压升高者 2只眼 (1 4 % )。结论短眼轴性白内障患者前房浅、眼前段组织空间狭小、玻璃体压力高 ,手术难度大 ;强调术前降低眼内压 ,术中规范切口 ,对硬核应用咬核或劈核技术 ,合理使用高质量粘弹剂 ,保持前房深度 ,均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医学》2018,(4):326-327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以巩义市中医院眼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116例(143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73眼)和对照组58例(70眼),分别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散光恢复情况和不同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等情况。结果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恢复(P<0.01),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情况无明显改善(P>0.05),疗效趋同(P>0.05);术后两组Ⅰ~Ⅲ级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Ⅳ~Ⅴ级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密度大于对照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说明超声乳化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两种眼科疾病手术方式对于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均有显著效果,后者对膜内皮细胞的手术损伤程度更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蒋国安 《当代医学》2013,(34):35-3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选择从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8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本文对于治疗方法和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有78例患者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剩余4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视力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手术切口小等优点,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86例(186眼)白内障患者实行的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86例(18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新型的,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值得广泛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探讨更适合基层的手术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科共完成51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操作难度小,对眼球损伤小,视力恢复快,术后反应轻,散光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