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与血压昼夜节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宾  王捷  李群  李继红 《现代医学》2004,32(3):176-17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与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5 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勺型高血压 2 9例、非勺型高血压 2 2例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同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 /尿肌酐比值。结果 非勺型高血压组与勺型高血压组相比 ,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显著增高 (P =0 .0 0 1)。结论 血压昼夜波动节律消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较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明显。  相似文献   

2.
辜玉英 《四川医学》2010,31(5):627-628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在指导临床用药、护理以及在诊治高血压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偶测血压均高于动态血压均值(P〈0.05),24h动态血压节律均显示出两峰一谷及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较偶测血压更能准确地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同时为临床用药,护理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11-161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及血脂异常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根据其不同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分为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组30例、合并血脂异常组25例、合并房颤组24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22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26例。对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所得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组患者昼、夜平均血压及血压波动异常均显著高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SBP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BP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BPSD)等指标较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脂代谢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更为突出,提示其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可能更加严重。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水平、血压昼夜波动幅度密切相关,24h动态血压监测可更加全面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4.
从1962年Sokolow发明动态血压检测仪以来,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动态血压均值不仅是诊断高血压的指标,而且是高血压预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与靶器官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的量变关系。动态脉压作为ABPM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已有研究表明24h动态脉压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是以尿微量蛋白为特征的近曲小管的功能异常。本文以反映肾小管实质细胞损害及肾小管功能损害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动态血压均值及动态脉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动态血压均值及动态脉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相关性.方法 对1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男117例)女(63例),年龄70-89岁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于EH所至靶器官损害(脑血管意外、肾损害、充心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比较.结果 (1)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SBP)与上述各项事件有明显相关性,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DBP)亦和上述事件有相关性.(2)动态血压中"杓型变化者"比"非杓型""反杓型"变化者的EH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血压负荷>25%是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信号之一,"非杓型"患者比"杓型"患者更易发生肾损害.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原发性高血压所至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尹进   《中国医学工程》2014,(5):41-41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早期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监测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BPV组和高BPV组,各150例,再选取正常血压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内膜中层厚度,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测定血清胱抑素和24h尿微量白蛋白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标志。结果观察组早期肾损害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PV组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较明显,而且早期肾损害相关指标高于低BP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增高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早期肾损害相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4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3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无糖尿病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24n动态血压变化规律与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建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60-861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结果杓型组38例;非杓型组30例;“白大衣”高血压16例;血压昼夜规律消失14例。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准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波依定联合达爽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52例2、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晨服波依定5mg和达爽5~10mg共6周,观察用药前后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6周后,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全组49例血压明显下降,降压总有效率达94.2%,且能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逆转率达80%。结论:联用波依定和达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良好,能有效平稳控制24h血压,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脉压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脉压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6年以来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中青年组43例,老年组52例。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BPM各项数值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24h、白天及夜间脉压水平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两组收缩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24h、白昼及夜间舒张压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日间与夜间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青年组夜间与日间血压存在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同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老年组舒张压显著下降,脉压增大,昼夜节律消失;中青年组昼夜节律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