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生命质量社区干预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第二版)、社会支持量表(SSRS)、简易应对问卷(SCSQ)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6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合理量化及数据处理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理健康总评(PCS)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数量、疾病认识程度、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和消极应对(OR值分别为0.300、0.207、0.304、0.357、3.073、0.583、2.320、0.650),影响心理健康总评(MCS)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和积极应对(OR值分别为0.327、1.985、0.078、2.300、1.492).结论 影响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QOL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社区干预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该人群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已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社区服务中心诊治的7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利用护理、治疗的一切机会,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指导.结果 72例老年患者经过护士耐心的心理护理,对护士产生了信任感,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认真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充分调动患者自身能动性,对疾病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脑卒中患者与家属居家护理需求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67例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需求总分为(3.04±0.23)分,其中为健康教育需求(3.65±0.40)分、医疗康复护理需求(3.17±0.65)分、心理护理需求(2.79±0.47)分、生活护理需求(2.17±0.4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L评分、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慢性病数量、人均月收入是社区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ADL评分低、社会支持水平低、文化程度低、慢性病数量多、人均月收入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叶宏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257-1258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经验。方法:对老年慢性患者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包括饮食、心理、运动、用药指导四个方面,评估教育前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方式,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能较好地掌握健康知识,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和护理,能使患者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思敏 《大家健康》2014,(1):310-3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卫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47-647
本文通过探讨老年慢性病的心理护理 ,明确心理护理对老年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指导如何对老年慢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健康与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42.03%(306/728),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的比例为76.10%(554/728);社会老年人对常见病和急症的及时诊治、定期健康检查和老年保健服务等项目需求高.结论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家庭护理需求迫切,加强老年慢性病管理和家庭护理服务对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38例75岁以上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指导,从而建立有效方法,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保证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正确服药。结论: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3):188-190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骨折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延边地区5所综合医院的398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问卷和骨折患者出院前居家护理需求预测量表调查骨折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延边地区骨折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率为91.2%,各维度居家护理需求总均分为0.50±0.31,护理需求条目中排在前10位的主要集中在健康指导、康复和安全需求3个维度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是影响骨折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延边地区骨折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率较高,影响骨折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例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对合肥市所辖城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预约服务热线(57.1%)、助餐服务(50.3%)、医疗保健服务(43.3%)和紧急救援(34.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老年人年龄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关系,未婚、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高于已婚状态的老年人(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月经济收入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P<0.05),需要配偶照顾、子女照顾、亲友照顾和保姆照顾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接受意愿较高,但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根据老年人需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59-163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和13例居家老人作为受访者,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非结构性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提炼出4个主题:居家老人希望获得生活照料;获得医疗护理服务;获得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居家养老服务融入“互联网+”手段。结论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但居家养老服务形式相对单一,应积极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和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社区居家养老因弥补了机构养老的不足而有望成为老年人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精准识别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的养老服务。目的 基于养老服务需求方视角,了解南宁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宁市符合纳入标准的≥60岁社区老年人505例。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由调查员协助老年人填写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养老方式选择情况(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为了便于进行社区居家养老影响因素的研究,按老年人养老的地点将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统一归为社区居家养老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505份,回收有效问卷486份,有效回收率96.2%。91.3%(444/486)的老年人并不清楚所在社区是否有养老服务中心或日间照料中心;53.1%(258/486)的老年人表示知道所在的社区是否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7%(266/486)的老年人对社区提供哪些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不是很清楚;34.0%(165/486)的老年人知道社区能提供疾病诊治服务。41.3%(201/486)的老年人希望社区能扩大老年活动场所,增加为老服务项目;39.3%(191/486)的老年人认为其不需要社区提供任何日常生活照料服务;66.7%(324/486)的老年人希望社区能提供体检、康复、老年护理服务;60.0%(292/486)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健康咨询、保健指导;48.0%(233/486)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上门看病、送药服务。60.9%(296/486)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其次是社区居家养老,占20.0%(97/486),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最少,占19.1%(93/486)。受教育程度〔高中或中专:OR=3.379,95%CI(1.307,9.802);大专及以上:OR=3.955,95%CI(1.508,10.371)〕、退休前工作〔有:OR=5.097,95%CI(2.382,10.908)〕、子女数〔2个:OR=8.198,95%CI(2.982,22.537);3个及以上:OR=3.607,95%CI(1.521,8.552)〕、自理情况〔完全不能自理:OR=4.165,95%CI(1.570,11.050)〕、受照顾情况〔保姆照顾:OR=0.046,95%CI(0.010,0.209)〕是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家庭养老仍然是南宁市城区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模式,且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逐渐增多,社区居家养老或将成为大趋势。经济条件好(高学历、退休前有工作)、家庭支持条件好(有配偶和多个子女)、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缺少应对老龄化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相对滞后,失能、慢性病人口负担严重,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相较于中国老龄人口、失能人口、慢性病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居家医疗的发展相对迟缓和落后。目的 分析国外居家医疗近十年的研究现状,以期了解居家医疗相关文献研究热点、关注焦点,探讨其现状,展望发展方向。方法 于2019-08-14,以“home-based care”为主题词,检索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WoSCC)发表的居家医疗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2010-2019年(截止日期2019-08-14),采用Web of Science和CiteSpace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及关键词的共现分析。结果 共纳入3 216篇居家医疗相关文献。2010-2019年,居家医疗相关文献量逐年增加,其中美国的发文量最多,为1 311篇(40.8%);排在前3位的研究领域为:医疗保健服务(549篇)、公共环境职业健康(420篇)、老年病学(409篇);文献共被引分析得到5个聚类: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质性研究(qualitative study)、研究方案(study protocol)、乳腺癌患者(breast cancer patient)及居家姑息护理(home-based palliative care);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护理出现频次最高(395次),生活质量出现频次次之(325次),艾滋病作为关键词突显性最高;关键词中心性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随机对照试验(0.85)、疾病管理(0.73)、居家干预(0.71)。结论 居家医疗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涉及范围广泛,主要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艾滋病咨询、居家姑息护理、居家服务花费以及心力衰竭家庭康复。国外居家医疗研究全面,不断探索发展模式,整个发展过程相对健全稳定且持续高速。相对来说,我国的居家医疗发展尚处探索和学习阶段。分析文献可以看出居家医疗在改善居家患者生活质量、医疗成本、慢性病康复以及艾滋病的咨询与检测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迅速增加,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面向家庭的上门医疗服务成为世界新趋势。目前我国的上门医疗服务还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运作机制。目的 基于失能老年人的视角,探讨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构建合理化社区上门服务体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2018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8名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内容包括对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了解程度、利用情况及其满意度和具体意见建议等。2018年7-9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北京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70名失能老年人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照顾资源、对上门医疗服务项目内容的利用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质性研究发现上门医疗服务能部分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需求,但患者担心上门医疗费用较高且无法医保结算、上门医疗服务知晓率低、社区卫生机构的上门医疗服务能力有限,影响了上门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量性研究结果显示:370例失能老年人平均年龄(80.9±8.4)岁,202例(54.6%)中度、重度失能,256例(69.2%)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168例(45.4%)需要聘请保姆照顾;314例(84.9%)愿意接受上门医疗服务,但仅76例(20.5%)实际利用过社区上门医疗服务,利用程度较高的前5项服务项目依次是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49(13.2%)〕、康复型家庭病床〔26(7.0%)〕、治疗型家庭病床〔22(5.9%)〕、化验标本采集〔22(5.9%)〕、定期性家访〔21(5.7%)〕;56例(15.1%)不愿意接受上门医疗服务,不愿意接受上门服务的前5位原因依次是担心收费较高〔39(69.6%)〕、担心费用无法报销〔23(41.1%)〕、不了解服务项目内容〔21(37.5%)〕、认为服务内容少或能力有限〔14(25.0%)〕、担心泄漏个人隐私〔14(25.0%)〕。结论 北京市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负担沉重,对上门医疗服务需求迫切,社区上门医疗服务呈现“高意愿,低利用”的现状,建议推动医保支付和社会保险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机构的上门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和引导,促进上门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城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了解昆明市城区60岁以上人群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家庭卫生服务调查表及深入访谈的方式对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及社会医疗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5.9%,慢性病患病率为80.8%,两周就诊率为41.2%,年住院率为18.5%。老年患者主要选择省市级医院就诊,对杜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较低。结论慢性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医疗费用过高、经济因难影响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开展杜区卫生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姚能亮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1455-1458
目前,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已经不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老弱患者更需要居家医疗。中国的居家医疗项目极少,服务内容以护理、全科、康复服务为主,服务人员主要是护士。目前服务模式共有4种,包括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家庭病床服务、以转型期公立医院为代表的上门服务、以医院集团为代表的整合型服务以及以民营医疗为代表的单纯居家医疗服务。这些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初衷有所差异,收入模式也不相同,但均在满足老弱患者的需要。本文描述目前中国居家医疗的服务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互联网+"城市医养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莲池区63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力测试量表、一般人口学问卷和"互联网+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互联网+医养一体化"居家养老模式总需求标准化得分为74.89%,处于较高的水平.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最高,其中,排在前3位的是紧急救援(100%)、健康体检(98.4%)和医疗康复(98.4%).而家政服务需求最低.结论:老年人对医养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有较高的需求,在满足其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满足其在日常照顾、精神慰藉、维权、利于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桃源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其效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社区动员体系,成立社区自我健康管理协会,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比分析2009年6月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前后社区老人慢性病的管理及控制情况,以及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桃源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率和控制率均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社区老年人满意度增加了18.7%(P<0.01).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充分整合了社区可利用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民乐于接受,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机构养老已成为居家养老的有效补充。而养老机构了解老年人对服务的期望和满意度,对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项目的期望,并结合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基于人本主义需要理论,构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的期望-满意度评价模型,关注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服务、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健康查体、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等服务项目的期望,以及对日常护理、伙食供给、生病照料、居住环境及收费水平的满意度评估。基于该模型设计问卷,于2017年7-9月对南京市浦口区11家养老机构的20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在老年人期望得到的服务项目中,生活照料项目占据首位〔76.4%(155/203)〕,其次为医疗服务〔57.1%(116/203)〕,对健康教育的期望最低〔16.3%(33/203)〕。养老机构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对各项服务的期望存在差异(P<0.05)。对服务项目满意度方面,近1年参加过体检和功能受损的老年人日常护理满意度更低的比例分别较未体检者和功能完好者低66%和46%,慢性病老年人日常护理满意度更低的风险是非慢性病老年人的2.67倍;伙食供给方面,近1年参加体检的老年人满意度更低的比例较未体检者低63%,慢性病老年人满意度更低的风险是非慢性病老年人的2.35倍;功能受损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更低的比例较功能完好者降低39%;功能受损老年人费用满意度更低的风险是功能完好者的2.00倍,无医保老年人对费用满意度更低的风险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老年人的3.63倍。结论 老年人年龄、户籍所在地、日常生活能力、医疗保险类型、近1年体检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影响养老服务期望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建议养老机构不断完善照护服务,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