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氩氦刀治疗恶性肿瘤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05例恶性肿瘤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氩氦刀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外周血CD3 、CD4、CD4/CD8均降低,在氩氦刀治疗后CD3、 CD4、CD4/CD8均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后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氩氦刀治疗对肝癌患者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TACE联合氩氦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血管新生相关指标、侵袭相关指标、肿瘤预后相关指标等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层黏连蛋白(Lam)水平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a-L-岩藻糖苷酶(AFU)、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肝癌患者接受氩氦刀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助于治疗效果的实现以治疗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免疫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03年7月-2009年12月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48例。病例选择标准: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实验期间均未接受氩氦刀以外的其他治疗。氩氦刀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周收集标本,测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核周银染面积的比值。结果术后3-12个月复查CT示肿瘤明显缩小,部分患者肿瘤消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氩氦刀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核周银染面积的比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后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4.
徐苏琴 《西部医学》2017,29(3):441-444
【摘要】 冷冻消融对于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患者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式。氩氮刀是一种微创消融技术,在CT、B超或MRI引导下进行能够完全有效地摧毁肿瘤细胞组织。目前氩氦刀已单独或联合其他方法广泛用于肝癌的治疗。本文就氩氦刀的临床使用、治疗进展及并发症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氩氦刀技术及对肝癌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氩氦刀技术的原理及其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氩氦刀技术及对肝癌的治疗。结果氩氦刀技术安全有效,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肿瘤,对肝癌的治疗是有效的。结论氩氦刀对肝癌患者特别是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氩氦刀治疗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 6例不同脏器的肿瘤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氩氦刀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1 6处病灶 1 0处完全液化 ,消失率为 62 .5 % ;6处肿瘤病灶明显缩小 ,有效率为 37.5 %。结论 氩氦刀治疗肿瘤疗效确切 ,手术创伤小。应用超声引导术前可准确定位 ,选定冷冻范围、深度和进针路线 ,确定氩氦刀的直径和数目 ,并可实时监测冷冻过程 ,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氩氦刀治疗肺部肿瘤的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03年6月开始选择97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III、IV期肺癌或肺转移癌进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手术途径为CT引导经皮穿刺定位。结果:所有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咳嗽、胸痛、咯血、发热、气胸、血胸等,经对症处理,均完全恢复,无手术相关性死亡。术后CT扫描CT值明显降低,部分病人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氩氦刀治疗肺部肿瘤疗效确切,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微,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氩氦刀冻融术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70%~80%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2/3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传统的放、化疗疗效欠佳,且毒副反应较大,而作为局部治疗的冷冻疗法已被证实能局部破坏肿瘤.我科自2000年4月至2001年1月对28例Ⅲ~Ⅳ期外周型肺癌患者进行了氩氦刀冻融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小波  曹建民  许健  陈波  卢光明 《当代医学》2010,16(11):176-179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癌的方法、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肺癌患者分三组(〈3cm,3~5cm,〈5cm),行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止血、抗炎等处理。治疗后4周开始行CT或DSA随访,并根据肿瘤区CT值变化、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RECIST)及生存率评价氩氦刀冷冻消融的临床疗效。统计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主要采用配对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O.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生存期分析采用Log-rank法进行,计算其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期曲线图.结果68例肺癌患者接受治疗,82.35%的病例(56/68)冰球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术前冷冻区CT值为42.09±8.03Hu,术后-7.13±8.25Hu,术后一月为25.70±1.9Hu,各组CT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实体瘤评价总有效率为82.35%(56/68),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68例,随访期间死亡42例,中位生存期13个月,1年生存率50%(34/68)。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创伤小,临床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冰球覆盖率、CT值改变、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及生存期是评价氩氦刀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舒适护理理论在氩氦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伟  林长虹  高淑荣 《吉林医学》2007,28(2):220-221
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HIFU)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肿瘤冷冻治疗新技术,其原理是超低温冷热逆转彻底摧毁癌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目的,无创伤,不流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充地区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74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恶性黑色素瘤115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15例中,男62例,女5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岁,平均51.25岁。高发年龄为40-70岁,共90例,占78.26%。发生在皮肤50例,粘膜50例,其他部位15例。发生在皮肤者以足部为多(22/50),发生在粘膜者以鼻腔为多(22/50)。肿瘤直径2-4cm共76例,占66.09%。镜下易见色素(89例,占77.39)。临床误诊和待诊率达85.22%。结论南充地区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40-70岁。皮肤和粘膜的发生率无差异,皮肤以足部为多,粘膜以鼻腔常见。肿瘤直径2-4cm为多,镜下以色素性为主,临床易误诊。  相似文献   

12.
恶性黑色素瘤8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86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6例中49例原发灶在四肢(其中足底、足跟部26例);49例有黑痣史,36例有外伤史;术前诊断溃疡癌变30例,诊断为其他病变51例,只有5例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中上皮样细胞型43例,占50%;病理诊断时发现淋巴结转移者61例,占70.9%.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四肢,尤以足底、足跟部多见.临床易误诊,术前易转移.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的针吸细胞病理学特点,探讨细针吸取在诊断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价值。方法:细针吸取物涂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4例涂片同时作HMB-45免疫组化标记。结果:19例细胞涂片具有典型异质性,18例瘤细胞胞质内见黑色素颗粒,4例免疫组化标记HMB-45(+)。结论:原发部位或转移灶细针吸取辅免疫组化标记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低频交变磁场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频交变磁场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强度的50Hz交变磁场作用于小鼠,2h/d,10d后检测腹腔内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和刀豆蛋白A(conA)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结果:50Hz的交变磁场能够非常显著地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P<0.01),15mT的磁场能够增强conA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P<0.05)。结论:低频交变磁场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PMM)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8例PMM病例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表型、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结果 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中位年龄65岁.皮肤发病率(57.14%)最高,其次为鼻腔(17.85%)和直肠(10.71%).色素性和非色素性PMM分别为16和12例,镜下组织形态较复杂,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等5种类型,肿瘤细胞HMB-45、Mart-1、S-100阳性率均超过90%,Ki-67阳性率在10%~90%之间.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年龄和转移这两项因素下的PMM病例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B-45、Mart-1、S-100的联合使用对该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PMM恶性程度高,患者存活率低于50%,加强高发年龄段人群预防意识和早期病理确诊对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恶性黑素瘤发病率存在明显的人种、性别、地域和种族差异,发病因素多样、复杂且不确定,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主要分为浅表扩散型、结节型、恶性雀斑痣样和肢端雀斑痣样四型;确诊主要是靠病理诊断;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其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现从流行趋势、病因、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诊断和治疗五方面对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蒋伟  刘晶  张继平 《中国病案》2011,12(8):59-60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基本情况对发病部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69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下肢患者所占比例最大,躯干部所占比例最小.直肠部位的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40岁~60岁组的人数最多,占49.7%.不同部位患者分布排名前两位的职业有:专业技术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可见上皮样、梭形、多边形的瘤细胞,呈片状、弥漫状浸润,并可见多量棕褐色色素颗粒.邻近的食管鳞状上皮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增生.免疫组化S-100阳性;HMB45阳性;Vimetin阳性;CK阴性;P53阳性;PCNA阳性;黑色素染色强阳性.结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应与食管的低分化癌及肉瘤鉴别,也要排除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19.
小柴胡汤对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S180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柴胡汤不同剂量组与模型组间红细胞C3b花环结合率(ERC-C3b)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ERC-IC)来分析小柴胡汤在红细胞免疫方面的作用.结果小柴胡汤中、小剂量组抑瘤率高于模型组(P <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中,小剂量组ERC-C3b降低(P<0.01),而各剂量组ERC-IC都有升高趋势,但以中剂量组升高最明显(P<0.05).结论小柴胡汤有一定抑瘤作用,并对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也有抑制作用,说明小柴胡汤的抑瘤作用与红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种免疫标记物在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及良性痣(benignnevus,B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7例MM、23例BN组织标本中HMB-45、S-100、黑色素A(Melan-A)、B细胞淋巴细胞瘤2(B-celllymphoma-2,Bcb2)的表达情况。结果HM昏45在MM中表达较BN明显升高(P〈0.01),而S-100、Melan-A、Bcl-2在MM及BN中均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无统计学差异。4种标记物在MM中表达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性MM中,HMB-45呈阴性表达;在梭形细胞型MM中,Melan-A呈阴性表达。结论HMB-45在良、恶性黑色素肿瘤中有鉴别意义,S-100、Melan-A、Bcl-2可作为黑色素肿瘤的诊断标记物,但需多种标记物联合应用,才能提高黑色素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