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退变性颈椎不稳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了2002年~2006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失稳患者18例,分析了患者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结果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9例,3个者3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手术疗效评价(JOA)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就恢复颈椎生理弧度的效果对颈椎椎不稳的改善效果而言,融合笼(钛网)植骨植入术亦优于自体髂骨植入(P<0.05)。结论退变性颈椎不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而是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力学状态改变,常和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发生,并对后者的进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脊髓型颈椎病,又称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以颈部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手指麻木无力,严重者可致瘫痪、大小便失禁等。通过整骨推拿与颈椎手动机械牵引治疗,可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多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笔者自2004年以来对180例脊髓型颈椎病施以整骨推拿手法复位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收治患者180例,男性患者83例(46.11%),女性患者97例(53.89%);年龄在41~50岁43例(23.89%),51~60岁76例(42.22%),60岁以上的61例(33.89%);病程5年以内的29例(16.11%),5~10年81例(45%),10年以上的70例(39%)。诊断依据:病人时有头晕,颈…  相似文献   

3.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由日本山形大学整形外科大岛首先应用及报道。其主要为防止术后颈椎反屈畸形而设计。 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改良的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2 1例 ,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1例均为脊髓型颈椎病 ,其中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2 9~ 6 9岁 ,平均 4 9岁。全组中无明显诱因缓慢发病 16例 ,无诱因突然发病并加速 2例 ,外伤后发病 3例。 2 1例均于术后 14d拆线 ,其中高热及长期留置尿管各 1例。2 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1 心理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有精细动作…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或后路减压术是采取手术扩大椎管解除脊髓压迫的重要措施。作者通过对我院近3年来开展此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及前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59例的护理,体会到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病例资料1994年7月-1997年7月,共施行颈椎前或后路减压术59例,男34例、女29例,年龄45~65岁。59例中脊髓型颈椎病23例、发育性颈部椎管狭窄症28例、前后纵韧带骨化症8例。这类病例主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椎管矢、横径狭窄导致脊髓受压,其临床表现为颈部或肩颈部疼痛、上肢发麻,头晕头痛,甚至不能行走、四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72例,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度测量仪(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提供,国家专利号ZL2006 2 0002019)测量患者术前、术后24个月的颈椎活动度(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结果本组的72例中63例患者术后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24个月,9例失访。随访男35例,女28例,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61岁。术后患者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侧弯和右侧弯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术后24个月,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活动度较术前下降明显,而左侧弯和右侧弯颈椎活动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退变性颈椎不稳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了2002年~2006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失稳患者18例,分析了患者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结果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9例,3个者3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手术疗效评价(JOA)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就恢复颈椎生理弧度的效果对颈椎椎不稳的改善效果而言,融合笼(钛网)植骨植入术亦优于自体髂骨植入(P〈0.05)。结论退变性颈椎不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而是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力学状态改变,常和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发生,并对后者的进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临床对颈椎病认识的深入和颈椎手术发展,以前难以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降低了瘫痪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我们应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26例,此种方法安全且技术简捷.经一年的观察和随访,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我院采用硬膜外冲击合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和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2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男45例,女25例,年龄23岁~65岁,病程7天~10年。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除外)和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的诊断标准。随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颈后路单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于9月至5年进行随访调查,用JOA分法评价术前、术后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进行Hirabayashi改善率评分。结果按JOA评分及Hirabayashi改善率评分,39例患者术后优良率达82.5%,无严重不良情况发生,即无死亡以及无发生颈椎脱位等颈椎不稳情况。39例复查X光片及CT均门轴侧骨性融合,未见关门现象,无脊髓受压征象。结论单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肯定,植骨融合良好,防止颈椎脱位不稳,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椎病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间的联系。方法 对 35 6例有详细病历资料的颈椎病患者 ,按颈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食管型分为 4组。摄取正位、侧位和双斜位X线片。对 4组病人临床和X线进行对照统计。结果 颈椎间孔变形或 (和 )颈椎间隙变窄是神经根型患者具有的重要X线征象 ,二者对产生本组症状和体征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颈椎不稳或 (和 )颈椎钩突增生是椎动脉型患者所具有的X线征象 ,二者对产生本组症状和体征亦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2 0例脊髓颈椎病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椎间隙狭窄。 6例咽物不适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椎体前缘增生。结论 颈椎病X线与临床表现有良好的对照关系 ,能够为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