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何谓经络?经络系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经络是体内运行气血、联络周身的特殊通路,它包括经和络两部分。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如《医学入门》说:“脉之直行者为经”;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如《灵枢·脉度篇》说:“支而横出者为络”。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络脉有孙络、浮络、十五别络。此外,还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经别,皆属于经络系统的内容。 61.何谓正经、奇经?各包括哪些经脉? 答:正经和奇经,是根据各条经脉的特点,相比较而归纳的,“正”与“奇”相对。正经有十二,  相似文献   

2.
依据祖国医学的传统概念,“经络”是由主干的“经”与旁支的“络”构成的,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交错纵横,遍布全身,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并可表现为各种病理现象的一整套解剖生理学系统,或称之为“经络系统”。历来对于“经络”本质的研究,着重于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络脉理论与老年冠心病病机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络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素问》八十一篇中,论及经络者六十余篇,经络学说不仅对针灸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对中医临床各科皆实用。络脉理论是演帝内经》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络脉与经脉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本文就《黄帝内经》经络学说中的络脉理论与老年冠心病的病机进行相关性探讨概述如下。1络脉生理与心脏络脉是对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部分的通称。《灵枢·脉度》日:“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是相对经而言,有“网”的意思,它从经脉别出后,愈分愈多,越分越细,网络全身,无处不到。…  相似文献   

4.
<正> 一、经络特征经络与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有关。古人认为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古医书所描述的经脉大部分是指血液循环的脉管系统。如“十二经皆有动脉”,“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经水》),指的就是血管。又如《医学真传·气血》记载:“毛窍之内则有孙络,孙络之内则有横络,横络之内  相似文献   

5.
历代医家对手厥阴经所属脏腑众说纷纭,笔者将就此问题发表一点浅见,以有利于经络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一、手厥阴经与有关脏腑的关系 1.手厥阴经与心包络的关系:《灵枢·经脉》篇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可见手厥阴经与心包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伤寒部分 (一)说述柯韵伯对《伤寒论》六经涵义的见解,井加以评论。柯韵伯认为《伤寒论》六经的涵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仲景六经是经界之经,非经络之经;是将人体划分为六区地面。如《伤寒来苏集》中说:“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又曰“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二是仲景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如《伤寒来苏集》中云:“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仲  相似文献   

7.
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的发展而逐步建立的,纵观二千余年络病学说发展史,共有三次大发展,一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首次明确提出“络”的概念,并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二是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作为外感热性病及内伤杂病的辨治总纲,  相似文献   

8.
1重视经络辨证 郭长青教授在选取穴位时。重视经络辨证、循经取穴。认为治疗本病应重视从阳明经论治。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沿着鼻外侧下行,人上齿。环绕口唇,交会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清代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记载:“凡面部所有之处。其脉俱有以维络之,故面病专属于胃。”因面肌痉挛多发生于胃经循行所过。  相似文献   

9.
在急症抢救过程中,针灸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运用耳针可治疗部分急症,因为耳与全身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耳脉”记述。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很多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  相似文献   

10.
“内圣外王”对手厥阴经形成的影响符仲华(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510515)关键词经络起源,内圣外王,手厥阴心包经关于经络起源,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由穴连经说、导弓旧气说、感传论、血管论。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早期经络学文献(下文简称《帛书经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