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上虞市人民医院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实验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麻醉诱导前(T1)、插入喉镜时(T2)、插入喉镜后5 min(T3)及拔除喉镜后1 min(T4)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1时HR、SBP、DB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2、T3、T4时HR、SBP、DBP、SpO2与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时HR、SBP、DBP、SpO2与T1时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2、T3、T4时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Sp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丙泊酚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0.75%罗哌卡因1.5 ml腰硬联合麻醉,并辅以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全麻(观察组);Ⅱ组采用以丙泊酚为主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对照组).于麻醉前(T0)、CO2气腹后10 min(T1)、30 min(T2)、术毕10 min(T3),记录各时点MAP、HR、SPO2、PETCO2.结果 与T0时比较,Ⅰ组各时点MAP、HR、SpO2差异无显著意义,Ⅱ组T1、T2时MAP、HR显著高于T0(P<0.05);组间比较,Ⅱ组T1、T2时MAP、HR显著高于Ⅰ组同时点(P<0.05);两组T1、T2时PETCO2显著高于T0时(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中有效、安全,麻醉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取石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麻醉下行ERCP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38例(D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38例(P组)。观察输注右美托咪啶前(T0)、诱导入睡(T1)、插镜(T2)、套石(T3)、退镜(T4)、睁眼(T5)时的HR、MAP、RR、SpO2,所需丙泊酚浓度、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镇静评分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P组T1时点MAP、RR较T0时点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P组T1时点MAP、RR较D组T1时点下降(P<0.05);D组T1~T3时点HR较T0时点下降(P<0.05或P<0.01)。P组丙泊酚所需浓度明显高于D组(P<0.01),D组患者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P组(P<0.05),D组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5),D组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P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诊疗麻醉中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以提供良好的镇静,节俭丙泊酚的用量、无明显的呼吸抑制,不影响患者的清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预处理能否减轻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激水平。方法:40例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参麦组。参麦组术前2 d以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术前当天在麻醉前30 min滴完。麻醉诱导:咪达唑仑2μg/kg,芬太尼2~4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08~0.1 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纯氧通气并吸入七氟醚,术中丙泊酚2~4 mg/(kg.h)持续泵注,切皮前静脉滴注芬太尼0.05 mg,术中间断追加,并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滴注曲马多100 mg。麻醉期间监测时间分为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切皮(T2),拔管后5 min(T3)。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血糖浓度(BS)、皮质醇浓度(Cor)。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MAP在T1下降,T3时间点升高,对照组T1时点MAP下降较参麦组明显(P<0.05),T3时点较参麦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HR在T3时点与T0比较均升高,对照组较参麦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在T1、T2、T3均升高明显(P<0.05),参麦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在T1、T2、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麦组比较,对照组Cor在T1、T2、T3均升高;与T0比较,对照组Cor在T1、T3升高(P<0.05),T2下降,参麦组T2下降,T3升高。结论:参麦预处理较有效的抑制了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维库溴胺与丙泊酚复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9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仅给予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维库溴胺与丙泊酚复合进行麻醉维持,观察患者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清醒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拔管时间延长(P<0.05);T0、T3时点2组HR以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点观察组较对照组MAP、心率波动更为平稳(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观察组10.4%,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使用维库溴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患者麻醉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微量泵输注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级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40)和芬太尼组(n=40)。芬太尼组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剂量为1.0μg/kg,以0.05μg.kg-1.min-1维持,丙泊酚剂量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改为3mg.kg-1.h-1维持),而后开始手术。根据患者体动反应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芬太尼和(或)丙泊酚。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手术开始后10min、术后10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即刻两组患者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RR、SpO2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0min恢复到麻醉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应须重视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庞希友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9):1596-1598
目的 探讨预注帕瑞昔布钠对直肠癌根治术高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 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实施直肠癌根治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6 mg/k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后均静注0.3 mg长托宁、0.05mg/kg咪达唑仑、3μg/kg芬太尼、1.0~1.5 mg/kg丙泊酚、1 mg/kg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气管内导管置入成功后给予丙泊酚泵注及间断静注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于40~60之间,缝合皮肤时停止泵注药物。记录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并比较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室(PACU)停留时间、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期躁动情况、PAR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T2、T3时刻MAP及HR水平均高于T0时刻(P<0.05),但T0、T1、T4时刻2组MAP及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ARD评分、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预注帕瑞昔布钠可降低直肠癌根治术高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8.
付小武  孙研炜 《吉林医学》2013,34(10):1867-186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ASA I~Ⅲ级全身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观察组)和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伦注射液0.05~0.075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胺1 mg/kg+丙泊酚1~2 mg/kg。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照组采用间断注射芬太尼+持续泵注丙泊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T1、麻醉诱导即刻T2、插管时T3、插管后T4、开颅探查时T5、拔管时T6、出室时T7的收缩压(SBP)、DBP(舒张压)、HR(心率)、脉搏氧饱合度(SpO2)、拔管时间、意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相同时点的SpO2差异无統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维持期间各观察时点(T4~T7)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拔管即刻及拔管30 min,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P<0.05)。结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镇痛、镇静充分,停药后苏醒迅速、无躁动,符合颅脑手术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全麻后气管拔管期对病人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手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L组(氯诺昔康组),T组(曲马多组)和C组(对照组),监测麻醉不同时段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呼吸稳定评分(BS)、清醒程度评分(CS)、肢体运动评分(ES);记录拔管时间,病人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病人躁动情况。结果:L组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组则较长;两组拔管期躁动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各时间点MAP与麻醉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T组拔管时HR高于麻醉前(P<0.05),拔管后5 m in时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L组在各时间点均较为平稳(P>0.05);两组MAP、HR在拔管时和拔管后5 m in均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 in和10 m in各时间点CS、ES均T组较对照组低(P<0.05),L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拔管期间使用氯诺昔康,可减少拔管期病人的不良反应,且不延长拔管时间,对呼吸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芬太尼在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术前考虑为乳房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成2组,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D组),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P组),观察记录不同时点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pO2),镇静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操作,诱导入睡后D组MAP、HR下降(P<0.05),两组RR、SpO2、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5)、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适用于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麻醉中可节约异丙酚的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闫诺  杨程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2):1011-10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合并Ⅰ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和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2Ⅱ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和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20.7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肌肉松弛药选用罗库溴铵,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分别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切皮时(T4)、拔出气管导管前(T5)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6)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乌拉地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观察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的HR、MAP与T2比较明显升高(P<0.05),T6时的MAP、HR与T5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T1与T0、T2与T1、T4与T3、T5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MAP、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10.7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肌肉松弛药选用罗库溴铵,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分别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切皮时(T4)、拔出气管导管前(T5)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6)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乌拉地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观察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的HR、MAP与T2比较明显升高(P<0.05),T6时的MAP、HR与T5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T1与T0、T2与T1、T4与T3、T5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MAP、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1T6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4、T5、T6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MAP、HR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及乌拉地尔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停止给药后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气管导管时呛咳、拔管后躁动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时,围麻醉期可维持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能明显减少麻醉用药量,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复合麻醉下地尔硫卓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2组麻醉诱导相同。手术开始前观察组以5.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地尔硫卓,每2 min调高2.5μg.kg-1.min-1,直到平均动脉压(MAP)降至8.0 kPa,并维持MAP 7.3~8.7 kPa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不施行控制性降压。记录控制性降压开始即刻(T1)、开始后30 min(T2)、60 min(T3)和停止降压后15 min(T4)心率(HR)、MAP,并于以上各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和胃黏膜的pH(pHi)测定,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P<0.05);地尔硫卓使血压下降至目标血压所需时间为(6.5±2.5)min,地尔硫卓泵注速度为(10.2±3.3)μg.kg-1.min-1,停药后(13.5±4.1)min MAP恢复至降压前水平。与T0相比,观察组T2、T3时HR、MAP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T3时HR、MAP降低(P<0.05)。2组各时点动脉血pH、PgCO2及p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I异丙酚复合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持续泵注地尔硫卓控制性降压可控性好,降压及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否减轻喉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及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并同时降低知晓发生率。方法择期喉肿瘤手术患者30例,年龄35~55岁,ASA为Ⅰ~Ⅱ级,喉阻塞为Ⅰ~Ⅱ度,随机分为氟芬合剂组(Ⅰ组)、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R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之前,Ⅰ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50μg·kg^-1,继之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输注。气管切开完成即将插管时,Ⅰ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1。(大于1min),记录局部浸润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成功即刻(T2)、麻醉诱导后2min(T3)的HR、MAP、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得普利麻的用量;记录气管切开过程中患者有无躁动、呛咳等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气管切开及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患者SpO2〈90%定义为呼吸抑制。结果与Tn比较,Ⅰ组T1时的MAP及HR无明显变化,T2时MAP及HR明显升高(P〈0.05),T3时MAP及HR明显降低(P〈0.05);R组T1及T2时MAP及HR无明显变化,T3时MAP与Tn比较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R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T2时R组MAP及HR明显降低(P〈0.05),而T1时MAP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完成后麻醉诱导所需得普利麻量有显著差异(P〈0.01);与Ⅰ组比较,R组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气管切开及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知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提高气管拔管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麻醉恢复室苏醒期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不同时间点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RSS镇静评分、躁动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二组手术一般情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即刻(T3)和拔管后(T4、T5)HR、SBP及DBP水平较拔管前(T1、T2)显著增高(P〈0.05),拔管后20min(T6)恢复至拔管前(P〉0.05)。二组T1、T2、T6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及T5时间点对照组HR、SBP及DB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各时间点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T5及T6各时间点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T5时间点RSS镇静评分明显高于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与对照组的40.0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给予适量右美托咪定,能维持拔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躁动发生率,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84例行腹股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单纯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儿人手术室时(T0)、手术切皮时(T1)及苏醒时(T2)三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HR、SpO2和MAP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R、MAP在T1和T2时点明显高于T0(P<0.05);观察组HR、MAP在T1和T2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术中体动、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不仅能更好地保证患儿心率、呼吸、循环的稳定,且患儿苏醒快、静脉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王平超 《医学综述》2013,(19):3645-3646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汉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实施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 ~60、对照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70 ~100 mm Hg实施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T0、T1、T2、T3、T4、T5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值及麻醉药用量,拔管和苏醒室留观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缩短了苏醒室留观和拔管的时间(P<0.05).结论 依据脑电双频指数实施全身麻醉能减少老年患者麻醉药用量,准确评估麻醉深度,加快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人工流产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拟行无痛人流术的成年女性120例.分别测定地佐辛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注射丙泊酚后5 min(T2)、手术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变异性功率谱(HRV).结果 静脉注射地佐辛5 min(T1)MAP、HR较T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丙泊酚5 min(T2)后MAP、HR、HRV低频带、高频带/低频带较T1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3有所回升,但较T1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较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可安全用于人工流产术,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联合地佐辛0.1 mg/kg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抑制或兴奋,且镇静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陈永伦 《四川医学》2009,30(12):1915-1916
目的比较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58例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9例,观察两组的MAP、HR以及术毕停药后患儿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恶心呕吐、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2、T3、T4和T5时MAP、HR均较T1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瑞芬太尼组T2、T3、T4和T5时MAP、HR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芬太尼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芬太尼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全身麻醉,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80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0μg/kg;B组:采用喉罩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与A组相同方法应用右美托咪啶;D组:气管插管全麻,与B组用同样方法应用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不同时点:诱导前(T0)、喉罩(气管导管)置入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4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 0比较,A组在T 1、T 2、T 3的MAP、HR无明显变化(P〉0.05);B、C、D组在T 1、T 2、T 3的MAP、HR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C、D组在T1、T2、T3的MAP、HR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全身麻醉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陈俊太  王冰舒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03-105,10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在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小儿鼾症手术患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受全麻鼾症手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0.8μg/kg组(D2组),每组各30例。D1、D2组分别予以静脉泵入0.4μg/kg和0.8μg/kg右美托咪定,C组静脉泵注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入室时(T0)、泵负荷量用药后即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手术开始(T3)、切除扁桃体时(T4)、术毕(T5)及拔管后2 min(T6)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T3~5时七氟醚呼气末浓度、麻醉苏醒时间、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观察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①C组T2~5时点HR[(104.1±4.9)、(98.8±5.3)、(101.2±6.9)、(100.4±3.9)次/min]低于T0时点[(115.6±5.9)次/min],D1、D2组T1~6时点HR低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T1、T2、T5、T6时点HR低于C组,D2组低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5时点MAP[(55.0±4.6)、(54.1±4.2)、(53.5±4.4)、(56.2±3.2)mm Hg]低于T0时点[(62.1±6.3)mm Hg],D1、D2组T1~5时点MAP低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组T6时点MAP与T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T6时点MAP低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T1、T5时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T1、T5时点MAP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1组、D1组与D2组T6时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T6时点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1、D2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7.3±2.7)、(7.7±2.1)min]均短于C组[(9.4±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躁动发生率[63.3%(19/30)]高于D1、D2组[16.7%(5/30)、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3~5时点D1、D2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均低于C组,且D2组低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减少麻醉苏醒时间和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