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但是术后常因滤过道瘢痕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术后2年失败率高达15%~30%。近年来,国内外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采用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抑制滤过道瘢痕形成,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实验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了兔眼巩膜咬切术中应用0.2mg/ml的MMC后结膜、巩膜及房水中MMC药代动  相似文献   

2.
5-FU加眼球按摩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应用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眼科刘安,洪桂英,金威尔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普遍采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造成滤道阻塞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5-FU作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目前是治疗药物无法控制的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2年失败率达 15 %~ 30 % ,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增殖 ,胶原沉积 ,瘢痕形成而使滤过泡功能减退。国内外研究了较多的抗瘢痕形成药物 ,如抗代谢药物、胶原交联抑制剂、抗凝血药物、激素等 ,这些药物都已投入到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临床使用及研究中 ,对改善滤过泡功能 ,降低眼压 ,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还具有毒副作用和并发症。正确评价及应用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辅助药物 ,寻找吸收完全、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滤过术后抗瘢痕药物是提高青…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滤过术中使用丝裂霉素的观察分析马丽华柳州铁路局中心医院眼科545007近年来抗青光眼显微手术和药物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2年内的失败率仍达15%~30%,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区的瘢痕化[1]。为减少滤过道的瘢痕形成,国内外研究了...  相似文献   

5.
滤过性手术是青光眼手术治疗中最常用的方式。其成功与否是以建立有效的永久性房水流出通道来评价的,临床上以形成的功能性滤过泡为特征。手术后结膜下组织纤维化和滤过泡瘢痕形成,是滤过术失败的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有部分病例不能形成满意的滤过泡,眼压控制欠佳,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手术失败。早期行眼球按摩有利于保持滤过道通畅,减少疤痕形成,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以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滤过术后眼球按摩的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滤过性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双权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31-3031
目的: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单独一次使用丝裂霉素C(MMC),减少滤过泡瘢痕化的形成,提高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手术采用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做4mm×4mm三角形巩膜瓣,将浓度0.4mg/mlMMC棉片放置在结膜瓣及巩膜瓣下2min~5min取出,0.9%生理盐水冲洗术野,按常规完成滤过手术步骤。结果:术后眼压控制成功率为88%,低眼压发生率为11%,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发生率为5%。结论:青光眼滤过性手术联合MMC,可以减少滤过泡瘢痕化的形成,延长滤过泡功能,降低眼压,提高滤过性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抗瘢痕粘连,形成并保持功能性滤过泡的作用。方法 选择15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术后随访观察术眼滤过泡形态和功能,眼压、视力变化、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3个月至18个月,结果 20眼术后全部形成并保持功能性滤过泡,眼压除1眼需局部应用降眼压药水控制在21mmHg 下外,其余眼压均在10mmHg至21mmHg之间。未发现因羊膜植入所致的并发症。结论 羊膜移植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抗瘢痕、阻止因粘连而阻塞滤过道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叶东升 《河北医学》2005,11(1):35-36
目的 :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单独一次使用丝裂霉素C[1] (MMC) ,减少滤过泡瘢痕化的形成 ,提高滤过性手术成功率。方法 :手术采用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 ,做 4mm× 4mm三角形巩膜瓣 ,将浓度 0 .4mg/mlMMC棉片放置在结膜瓣及巩膜瓣下 2~ 5min取出 ,0 .9%生理盐水冲洗术野 ,按常规完成滤过手术步骤。结果 :术后眼压控制成功率为 88% ,低眼压发生率为 16 % ,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发生率为 8%。结论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联合MMC ,可以减少滤过泡瘢痕化的形成 ,延长滤过泡功能 ,降低眼压 ,提高滤过性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已成为最普遍采用的手术,但其术后常发生手术区球结膜下和巩膜之间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纤维化、瘢痕形成致滤过道阻塞,使滤过泡难以形成,影响手术成功率。为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的倾向,我院2002年6月-2004年4月使用丝裂霉素C(MMC)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抗瘢痕形成,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两组青光眼滤过术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病例通过术中使用丝裂霉素(MMC)、可控巩膜缝线使术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滤过通道形成,减少瘢痕化,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出现持续性低眼压及顽固性浅前房,视功能相对稳定。结论:该方法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