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在广西IgA肾病(IgA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脏病理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广西籍IgAN患者56例,分为四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四组中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Ⅳ型胶原(collagen Ⅳ,COL-Ⅳ)的表达,并分析CTGF表达水平与患者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进行比较.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组织中CTGF的主要来源,CTGF表达量与肾脏病理病变程度成正相关(P<0.01).此外,CTGF与TGF-β1、FN和COL-Ⅳ的表达量成正相关(P=0.000);与患者Scr升高水平、Ccr下降程度成正相关(P=0.000).而在肾小球和小血管中均未见CTGF表达.结论:①CTGF主要在肾小管中表达,并且随IgAN级别增加CTGF蛋白分子表达量显著增加,它可能在肾脏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CTGF与TGF-β1的细胞分布不完全相同,CTGF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而 TGF-β1的分布范围比CTGF更广泛,在肾小球内和小血管周围可见TGF-β1的表达;③FN、COL-Ⅳ在IgAN中亦随肾组织病变程度加重而表达量显著增加,与CTGF的表达量成正相关;④CTGF与患者Scr升高水平、Ccr下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CTGF表达与广西IgAN肾功能减退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47( 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5例2型DN患者分为DN组25例和轻微病变性肾病(MCD)组20例.使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的病变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实验组肾组织内HSP4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及Ⅳ型胶原(Col Ⅳ)的表达,并进行免疫双染共定位分析.结果:与MCD组比较,DN组肾小球内HSP47、α-SMA、Vimentin及Col Ⅳ表达明显增加(P<0.05);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区域内HSP47、α-SMA及Col Ⅳ表达亦明显增加(P<0.05),Vimentin则在肾小管间质内表达显著性增加(P<0.01).免疫双染结果显示,DN组在增生硬化的肾小球系膜区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处,HSP47表达阳性细胞内同时有α-SMA阳性表达,并且HSP47表达阳性细胞同时具有Vimentin阳性表达.结论:HSP47过度表达或许通过帮助前胶原分子细胞内处理及加工,参与2型DN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血清中几种胶原浓度对肾组织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浓度对肾组织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接受肾活检的25例肾脏病患者,分为3组:无纤维化组8例,肾小球硬化组6例,肾间质纤维化组11例。此外,末接受肾活捡的慢性肾衰组患者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Ⅲ型胶原、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用放免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浓度。结果:肾小球硬化组、肾间质纤维化组和慢性肾衰组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浓度明显高于无纤维化组(P<0.05),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浓度与肾组织中相应物质及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肾小球硬化比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排除肾外脏器纤维化的前提下,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可作为判断慢性肾脏病人肾组织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指标,尤其适用于有肾活检禁忌证的病人。  相似文献   

4.
张璟  周飞舟  邹贵勉 《重庆医学》2007,36(5):411-413,416
目的 探讨肾脏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肾脏疾病患者53例,按肾间质病理损伤程度对肾组织标本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5例、轻度损伤组18例、中度损伤组19例、重度损伤组11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肾间质的TSP-1、VEGF、CD34、TGF-β1、α-SMA和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TSP-1无阳性表达;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浆偶见表达;α-SMA仅在血管壁表达;肾间质Ⅳ型胶原在肾小管基底膜、动脉管壁呈线状表达.而VE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足突细胞浆均可见表达,CD34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随着病变程度加重, TSP-1、TGF-β1、α-SMA和Ⅳ型胶原其表达量及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肾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0.674,0.779,0.784).而VEGF及CD34表达量及面积则显著递减(P<0.01),与肾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5,-0.672).结论 随着肾间质病理损伤程度加重,TSP-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区表达增强,与肾间质损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VE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足细胞表达减弱,与肾间质损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提示TSP-1与VEGF对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作用失衡,使肾小管周围毛细胞血管减少,加重肾组织缺氧,导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西藏胡黄连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EPS)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变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SD大鼠行5/6肾切除制备慢性肾脏病模型,随机分成EPS处理组和手术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为阴性对照.9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取肾组织检测肾小球硬化、肾间质损害程度,以及血清和尿中氧化指标.结果 (1)与手术对照组比较,EPS处理组的尿蛋白排泄率、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2)EPS处理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较手术对照组明显减轻(P均<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5/6肾切除大鼠血清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显著降低,24小时尿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显著升高(P均<0.01).EPS处理能够明显提高5/6肾切除大鼠血清SeGSHPx活性,降低尿MDA排泄率,以及血清AOPPs和AGEs含量(P均<0.05).结论 EPS能明显延缓慢性肾脏病大鼠的肾脏病变和肾功能恶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慢性肾脏病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七及引经药介导的三七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改善慢性肾脏病(CKD)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OR,n=20)、模型组(CKD,n=20)、三七组(RN,n=20)、三七肉桂组(RNC,n=20)、三七桔梗组(RNP,n=20).除NOR组外均采用腺嘌呤灌胃方法建立CKD大鼠模型,建模后NOR组和CKD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RN、RNC、RNP组予以相应药物灌胃,连续4周.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血清检测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取肾脏组织做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表达,用Westet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 与NOR组相比,模型组肾功能能减退,Scr、BUN显著升高(P<o.01),肾间质出现严重纤维化表现,胶原的沉积增多(P<0.05),肾脏组织TGF-β、α-SMA、FN、LN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肾功改善,Scr、BUN明显降低(P<0.01),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降低,胶原的沉积减少(P<0.05),肾组织α-SMA、TGF-β、FN、LN表达有所回降.其中RNC组作用强于RN组和RNP组.结论 三七及引经药介导的三七均能不同程度延缓腺嘌呤所致CKD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其可能机制是降低TGF-β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血清层粘蛋白、血清Ⅲ型前胶原和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对。肾纤维化实验研究及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腺嘌呤制作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测量两组血清透明质酸、血清层粘蛋白、血清Ⅲ型前胶原、血清Ⅳ型胶原、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并对大鼠肾脏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与肾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血清层粘蛋白、血清Ⅲ型前胶原、血清Ⅳ型胶原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大致,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结论血清透明质酸等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程度,在肾纤维化的诊治及预后方面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早期预测肾纤维化的实验室无创性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蛋白酶 B(cathepsin B,CB)、胱抑素 C(cystatin C,CC)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肾组织 CB、CC和 型胶原的表达情况 ,并计算硬化肾小球比率及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结果  (1)无纤维化组 CB、CC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表达最高。 (2 )轻度纤维化组、中度纤维化组肾组织 CB表达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减少 ,肾组织 CB表达与硬化肾小球比率及病变肾小管间质比率呈显著负相关。(3)中度纤维化组患者肾组织 CC表达较无纤维化明显增高 ,肾组织 CC表达与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肾组织 CB、CC主要在近曲小管表达。CB表达减少 (或 ) CC表达增高 ,与慢性肾脏疾病时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有关 ,参与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发焕  张耀全 《重庆医学》2003,32(6):656-658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肾组织CB、IV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以体视学多能目镜测试系统对肾活检组织病理切 片进行形态计量,计算硬化肾小球比率及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结果 CB在近曲小管表达最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其他部位表达较少。轻度纤维化组和中度纤维化组CB的表达明显低于无纤维化组。CB表达与Ⅳ型胶原表达、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及硬化肾小球比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B主要在肾近曲小管表达,其表达成少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tx,ECM)降解减少的原因之一,参与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质代谢紊乱对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 isease,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31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血脂、血浆白蛋白、肾功能情况,肾功能按内生肌酐清除率分为5组,比较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损害的血脂、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不同肾功能水平相比,血脂、血浆白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正相关(r值和P值分别为0.119,<0.01;0.354,<0 .01;0.12 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负相关(r 值和P 值分别为-0.343,<0.01;-0.246,<0.01).CKD3期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与CKD5 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肾功能恶化的进展,脂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越严重.在肾功能恶化进展至CKD3期之前,应给予降脂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疗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8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采用肾窦内肾盂联合肾后下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平均耗时180min,不需阻断肾蒂,术中平均出血300ml,巨大鹿角形肾结石全部取尽。术后2~3月复查KUB或B超,3例患者发现残余结石,直径平均<0·6cm。结论该术式依据肾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为基础,肾损伤小,出血少,暴露良好,易取尽结石,对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肾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评价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 对42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共52条肾动脉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 分析患者健侧肾和患侧肾(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肾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ERPF)和分肾肾滤过分数的变化,术前与术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变化,观察患者血压(收缩压)和服用降压药种类的变化。结果: 52例肾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全部成功,术前患侧GFR明显低于健侧(t=-3.989,P=0.000),ERPF明显低于健侧(t=-4.926,P=0.000)。两侧总体FF值相当(t=1.273,P=0.207),术后患侧肾GFR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1,P=0.164),术后患侧肾ERPF明显增高(t=-4.954,P=0.000)、FF降低(更趋近于正常值,t=3.274,P=0.002)。术后健侧GFR明显降低(t=2.569,P=0.000),ERPF明显降低(t=3.889,P=0.001),FF无明显变化(t=-0.758,P=0.454)。术后患侧GFR低于健侧(t=-3.283,P=0.002),ERPF低于健侧(t=-3.351,P=0.001),但两侧FF值相当(t=-0.361,P=0.719)。术前FF相对正常的患肾,术后FF值变化较小(t=0.799,P=0.430);术前FF明显升高的患肾,术后FF值较术前降低(趋向正常值,t=5.299,P=0.000)。患者术后总体血肌酐较前明显下降(t=2.505,P=0.016),但对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其血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8,P=0.299);而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血肌酐较术前明显下降(t=2.518,P=0.030),患者术后血压(收缩压)较术前明显下降(t=8.945,P=0.000),服用降压药物种类较术前明显减少(t=5.280,P=0.000)。结论: 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分肾FF是了解肾缺血病理生理进程的有益指标,术前FF显著增高或FF相对正常,应视为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在肾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分析51例(包括肾癌2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肾血管损伤8例,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2例,外伤性肾出血8例)患者行血管栓塞术治疗肾出血的资料,总结血管栓塞术的疗效和操作中注意点。结果 51例患者经血管造影均明确了出血部位、程度、性质及其相应出血血管;其中1例经右肱动脉入路进行栓塞治疗;所有病例栓塞后4~48小时内出血逐渐停止。结论血管栓塞治疗肾出血创伤小、短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应用波依定治疗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波依定对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10 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每日口服波依定 2 5 -2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4周 ,观测治疗前后血压、2 4小时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 (P <0 0 1) ,2 4h尿蛋白定量、BUN、Scr、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而Ccr明显升高 (P <0 0 1) ,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波依定治疗肾性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 ,并可减少尿蛋白 ,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与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65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观察组),31例采用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观察血BUN、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β2-MG和尿β2-MG手术前后变化,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血BUN、Scr、CysC、β2-MG、尿β2-M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相比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安全、结石清除率高,目前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在外伤性肾损伤治疗中的优点。方法对18例多发伤中肾损伤出血患者,经肾动脉造影明确动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后,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用明胶海绵或金属弹簧圈及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 17例患者在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后,血压稳定,肾功能正常,血尿逐渐消失。仅1例患者术后存在血尿,给予第2次栓塞治疗,血尿消失。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及半年随访,未发现血尿,肾功能无异常,影像学检查显示术侧肾及周围未发现肾周脓肿及囊肿。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具有侵袭小、止血效果好、能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肾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18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步骤:首先在DSA观察下进行肾动脉造影寻找出血的血管,接着用明胶海绵颗粒或辅以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观察止血效果及近远期副作用。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平均12.9个月。结果肾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肾损伤所致出血的肾动脉分支包括:前支(3例),后支(7例),前支及后支(1例),肾段动脉(5例),段以下动脉(2例);合并包膜下或肾周血肿11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5例。18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临床症状缓解,1~2h内血压稳定,4~48h肉眼血尿消失,6~12d尿常规隐血试验转阴,无肾出血复发;术后1周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B超或CT检查患侧肾脏呈部分栓塞表现。随访发现肾功能不全2例,B超检查见患侧肾脏缩小,未见再出血,无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腰背酸胀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对症治疗3~14d缓解。无异位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保护患侧肾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术在肾癌术前及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和22例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的资料,总结血管介入栓塞术的疗效和操作中注意点。结果16例肾癌术前辅助治疗者中11例应用无水乙醇栓塞后手术中出血少,5例未使用无水乙醇栓塞者术中出血仍较多;22例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者临床症状改善,血尿停止,肿瘤体积不同程度缩小;术后出现高血压6例,其中2例需长期降压药治疗。结论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可用于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和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