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唯一可以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进行有效治疗及控制的认知障碍类型,有必要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加以干预,以阻止病情进展,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准确评估和管理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任务。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包括控制导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主要针对目标是控制可干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能防止认知障碍发生及延缓进展;胆碱酯酶抑制剂及美金刚可改善血管性痴呆阶段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疏肝解郁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探讨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由各类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综合征,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第2常见的痴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皮质下白质缺血、小血管疾病和腔隙性脑梗死)也能引起痴呆或认知损害[1~4];另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也可引起认知损害并进而发生痴呆,且待患者达VaD的诊断标准时,常已错过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故在认知功能明显损害之前就发现并进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而VaD这一概念已逐渐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概念的阐述、分类的界定、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流行特征以及血管性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展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提供理论支持,以期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阻止其向血管性痴呆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以及脑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它包括了从轻微认知损害(MCI)到血管性痴呆(VaD)。现从VCI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资料、危险因素、评估手段、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对VCI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加强对VCI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延缓MCI向VaD进展。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有利于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本文从概念、分类、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所有的血管因素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现从概念及意义、分类、流行病学研究与转归、相关因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综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为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预防和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概念的提出,强调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有利于早期进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VCI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莲 《柳州医学》2006,19(4):209-212
Alzheimer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构成老年期痴呆的两大病因。我国新近在北京地区的痴呆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出:60岁老年人痴呆平均发病率为1.6%,其中老年性痴呆为1.0%,血管性痴呆为0.43%,混合性痴呆0.07%。随着社会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高发率及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VD的患病率将逐年上升,成为中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痴呆的前期防治成为国家主要健康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这种情势下人们引进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158-163
目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患者逐年增多,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居于痴呆发病原因第二位。而血管性痴呆是唯一可通过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甚至达到临床痊愈的痴呆。VaD是由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发展而来。由此可见,了解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出早期防治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较为系统的阐述了VCI的发病机制,从影像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关键部位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主要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可分为多梗塞性,皮层下小血管病变,特殊功能部位梗塞如角回、丘脑、额叶梗塞等.卒中后痴呆与基线智力、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血管危险因素有关.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括VaD、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伴血管病变.VCI概念有助于VaD二级预防治疗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滕丹阳  郑健 《重庆医学》2006,35(14):1289-1291
目的利用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对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特点进行研究。方法为横断面比较研究。对40例有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和30例无脑血管病病史的老年人(对照组)首先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排除严重抑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然后利用简明精神智能量表(MMSE)、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检查病例组在总分、注意计算、书写能力、言语复述、结构能力等方面差于对照组(P〈0.01),MMSE其余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文推理联合型测验(CRT)总答对题目数及IQ评分病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种认知功能损害,在早期可能记忆功能损伤表现并不明显,但注意计算、结构能力、认知推理能力障碍在VCI的早期表现已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各脑区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同时探讨局部脑缺血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不同程度VCI患者的各脑叶及基底节区的局部脑血流量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血管性认知障碍而无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a,VCIND)组即中度组18例,重度VCI(vascular dementia,VD)组24例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实验组相匹配的22例正常对照组.结果 SPECT显示:VCIND组,重度VCI(VD)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认知相关部位的脑血流灌注减低.重度VCI组与VCIND组相比额叶、颞叶、基底节和顶叶局部脑血流灌注均减少(P<0.05),并且均以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少最为显著(P<0.01),重度VCI(VD)组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低与MMSE评分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额<0.01及P颞<0.05).结论 SPECT对VCI患者有早期辅助诊断价值,即使对VCIND组SPECT也同样敏感.其对于VCI的预测、早期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新的研究证据表明都可喜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无效,故重新评价以都可喜为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试验组治疗方法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截止到2012年8月),收集所有以都可喜作为阳性对照药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并应用EpiCalc2000、SPSS 18.0进行各研究中试验组与都可喜对照组比较的效应值Cohen’d系数计算,以0.2为等效与优效临床试验的界值,0.2~0.3为临界区间。[结果] 共纳入19个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研究(包括两个三臂试验共21个试验措施),其中6个试验措施与都可喜比较的效应值Cohen’d≥0.3,7个试验效应值位于0.2~0.3临界区间,5个小于0.2,3个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结论] 19个研究21个试验措施中,6个干预措施优效于都可喜,8个试验措施的临床疗效值得商榷,其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有待高质量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予以证实;另有7个组间比较的效应值位于0.2~0.3临界区间,其治疗措施的临床有效性亦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法在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子脑顶核(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FNS)组?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采用FNS,奥拉西坦组口服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or ultrasonic monitor,TCD)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FNS组治疗后MoCA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TCD显示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奥拉西坦组治疗后MoCA较前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但TCD显示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尼莫地平组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而MoCA?P300潜伏期和波幅均无变化(P > 0.05)?3组间治疗后MoCA评分FNS组及奥拉西坦组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1),FNS组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1);治疗后P300潜伏期FNS组较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更短(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波幅奥拉西坦组较FNS组及尼莫地平组更高(P < 0.05),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FNS组MCA高于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FNS组及尼莫地平组ACA?PCA?VA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5),其中FNS组ACA?VA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5),而PCA2组间无差异(P > 0.05)?结论: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均能够对VCIND患者产生治疗效果: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尼莫地平可改善其颅内血流供应;FNS对认知功能及颅内血流供应均有改善,效果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MRS)技术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颅内代谢物的变化特征。方法:对26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20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应用MRS测定3组间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背侧丘脑、左侧额叶白质区及左侧海马区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值及NAA/Cr、Cho/Cr,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额叶白质区和左侧海马NAA/Cr均减低(P<0.05~P<0.01);VaD组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背侧丘脑和左侧海马NAA含量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P<0.01),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额叶白质区和左侧海马NAA/Cr比值较对照组减低(P<0.01);3 组不同部位Cho及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CIND组比较,VaD组左侧扣带回后部NAA/Cr,左侧海马NAA、NAA/Cr减低(P<0.05~P<0.01)。结论:VCIND与VaD患者颅内多个脑区代谢物存在差异,以NAA及NAA/Cr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7.
填精益髓解毒法论治血管性认知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军教授认为,血管性认知障碍以虚证居多,本虚标实。年老肾虚精亏,天癸数穷,旧病久病耗伤气津血,脉道失滑利,瘀血内阻,痰瘀互阻,毒自内生,下损脉络,上害脑髓而成痴呆。因人制宜,灵活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确定了“填精益髓解毒”的治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进行系统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脑梗死性痴呆患者、30例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fief Screening Scalefor Dementia,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血管性痴呆组MMSE、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分显著低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MMSE、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CLOXl评分的差异尤其明显.血管性痴呆组物体命名和言语复述评分与脑梗死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物体命名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MMSE各项粗分均低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言语复述、注意、计算和短时记忆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余MMSE各项粗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管性痴呆组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峰潜伏时显著延长(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血管性痴呆是认知障碍发展到严重阶段的表现,执行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和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Shi J  Wei MQ  Ma FY  Miao YC  Tian JZ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10):1075-1082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 mpairment,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VCI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3月从北京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和社区居民中招募774名患者,筛选出认知正常组251例,VCI组107例。采用海金斯基缺血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ale,HI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中文版、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scale,CDR)、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living,ADL)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的严重程度等,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VCI患者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VCI组中医证候与量表成绩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MSE总分、CDT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525,r=-0.321;P=0.000,P=0.001),ADL与痰浊蒙窍证呈正相关(r=0.424,P=0.000),与肾精亏虚证呈正相关(r=0.216,P=0.028)。VCI组的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偏相关分析显示,MMSE中总定向力以及时间和空间定向力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451,r=-0.448,r=-0.392;P=0.001,P=0.000,P=0.004),单词即刻记忆和单词延迟回忆得分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355,r=-0.225;P=0.000,P=0.021),计算力/注意力、语言功能及执行功能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379,r=-0.448,r=-0.321;P=0.000,P=0.000,P=0.013)。痰浊蒙窍证患者的MMSE中总定向力、时间定向力、空间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均显著低于无痰浊蒙窍证患者(P〈0.01),痰浊蒙窍证患者语言功能及单词延迟回忆得分均显著低于无痰浊蒙窍证患者(P〈0.05)。结论:VCI的主要中医证候为肾精亏虚、痰浊蒙窍和瘀阻脑络,其中痰浊与患者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关系密切,故化痰开窍法可用于防治血管性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睡眠结构,了解与正常人群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加拿大Harmonie生产的32导Stellate Harmonie视频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20例VCI-ND患者的睡眠进行全夜监测,并与20名正常相同年龄范围人群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患者组睡眠总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增加,第1阶段睡眠增加,第2阶段睡眠减少和第3阶段睡眠减少,快速动眼期(REM)缩短,睡眠效率下降。结论 PSG中的浅睡眠增多,慢波睡眠S3~4期及快速动眼期(REM)期减少可能是VCI-ND病人所具有的电生理学指标之一,但是否可作为VCI-ND患者的特异性诊断指标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