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合成了水性阳离子聚氨酯(WCPU),与小麦麸质(WG)溶液共混、冷冻干燥成粉,经热压后成共混片材。对WG/WCPU模压片材进行红外测试,对小麦蛋白酰胺I区红外吸收峰经最小二乘法拟合分峰,结果表明小麦麸质蛋白的β折叠结构的氢键化程度随WCPU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WCPU可有效破坏小麦蛋白的氢键作用而增塑WG材料。对WG/WCPU热压片进行吸水性分析,结果显示WG/WCPU共混片的吸水溶胀初期为菲克溶胀过程,水分子扩散起决定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表明WG和WCPU共混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湿法工艺在小麦麸质中加入一定量的凹凸棒,经冷冻干燥和热模压方法制备了小麦麸质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凹凸棒在小麦麸质中能均匀分散,且当凹凸棒质量分数为7%时,复合材料拥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同时,不同复合材料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土中埋10 d后,质量降解为原来的50%,20 d后只剩下原来的20%左右。通过在小麦麸质中加入凹凸棒所得到的复合材料提高了小麦麸质的力学性能,是一种可降解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用四种不同交联度的交联聚丙烯酰胺凝胶,研究了它们在去离子水及牛血清白蛋白、牛血红蛋白、精氨酸酶、聚乙二醇等大分子溶液中的溶胀速率和平衡溶胀比的变化规律。发现其平衡溶胀比越大,溶胀速率也越快;凝胶在大分子溶液中的平衡溶胀比总是小于它在水中的值,且随大分子溶液浓度增大,平衡溶胀比的减小程度增大;温度升高,溶胀速率和平衡溶胀比均增大。凝胶交联度越大,对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效率越高,浓缩精氨酸酶时的最大值为53.4%。凝胶的再生可用加少量盐或丙酮或调节pH值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年轻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将52例年轻1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伴有As分为糖尿病As组和糖尿病无As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As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糖尿病无A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1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这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测定凝胶含量的方法 ,对SBS热塑性弹性体在紫外光辐照下的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SBS经光交联剂的引发能很好地发生交联 ,在所采用的光引发剂蒽醌、苯芴酮、三硝基芴酮、安息香乙醚中 ,安息香乙醚的交联效果最佳。另外 ,通过红外光谱对交联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SBS中乙烯双键含量的增加对交联反应影响不大 ,因为乙烯双键含量的增加 ,只会加速分子内反应 ,对分子间的交联反应没有贡献。辐照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及热失重分析表明 ,交联后的SBS膜热稳定性增大 ,且随交联程度的增加 ,热稳定性增大 ,并用扫描电镜对交联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利用测定凝胶含量的方法 ,对SBS热塑性弹性体在紫外光辐照下的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SBS经光交联剂的引发能很好地发生交联 ,在所采用的光引发剂蒽醌、苯芴酮、三硝基芴酮、安息香乙醚中 ,安息香乙醚的交联效果最佳。另外 ,通过红外光谱对交联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SBS中乙烯双键含量的增加对交联反应影响不大 ,因为乙烯双键含量的增加 ,只会加速分子内反应 ,对分子间的交联反应没有贡献。辐照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及热失重分析表明 ,交联后的SBS膜热稳定性增大 ,且随交联程度的增加 ,热稳定性增大 ,并用扫描电镜对交联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及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30例ACS患者、29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17例正常对照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和斑块积分,以及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3组间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显著性。ACS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硬斑块积分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ACS组高敏C反应蛋白[(4.336±1.334)mg/L]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2.205±0.458)mg/L]和正常对照组[(1.625±0.434)m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硬斑块积分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硬斑块积分和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硬斑块积分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平均粒径为40μm的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微球为出发物料,采用水解-轻度交联与重度交联两步骤的后交联方法,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交联前后微球化学结构的变化,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交联微球的形貌,重,点考察了各种交联条件对微球交联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交联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先将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微球部分水解并轻度交联,然后使CMPS微球在良溶剂中溶胀,使用Friedel-Crafts催化剂,再度进行交联反应,可顺利地制得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CMPS)交联微球;控制交联反应的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性质、催化剂种类与用量等,可获得交联度不同的微球,其球形度依然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9.
美拉德反应产物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拉德反应主要指还原糖与氨基酸、蛋白质之间的复杂反应,它与食品加工、疾病生理过程等有重要关系。除该反应对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外,近年来美拉德反应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蛋白质交联、类黑素、动力学以及丙烯酰胺等与人类健康关系更密切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不同清蛋白水平下透析后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液透析病人55例,按照透析前血清清蛋白(ALB)水平随机分为3组,并设健康对照组,观测3组病人在透析后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随着清蛋白水平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依次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阳性率都依次增加,两者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营养不良可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在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病情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加入不同厚度的饰面瓷在0.2mm氧化铝上双层烤瓷贴面颜色的变化。方法:10个氧化铝圆片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分别堆加0.4mm和0.6mm的比色B4饰面瓷,底质上覆盖没有饰面的圆片和2种不同厚度饰面瓷的圆片后,测量颜色参数L~*a~*b~*,并计算色差(ΔE)。结果:第1组和第2组在底质上覆盖氧化铝圆片上堆加饰面瓷前后,颜色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02和0.0075;2组之间已存在差异,P为0.0001。结论:当烤瓷贴面厚度增加时,其遮色能力增加,且颜色偏蓝。  相似文献   

12.
环丙沙星/壳聚糖植入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制备植入微球的工艺、确定调控微球缓释速率的途径.方法:以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CMC)作为缓释辅料,以环丙沙星(CPX)为模型药物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CPX/CMC微球;应用扫描电镜等方法考察其理化特性;建立持续流动释放系统,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微球的理化特性受工艺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载药量比例量等因素影响;CPX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与微球交联度、粒径呈负相关,与载药量呈正相关,与酶的降解无关.结论:CMC可作为缓释微球辅料;乳化交联的制备工艺简单且稳定;微球的释放速率可控.CMC微球是一种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3.
研制成用于复合树脂磨光的可弯曲耐湿磨光片及磨光条,其厚度和刚度均符合临床要求。对片基表面进行预处理较好地解决了片基与粘合剂及磨料的粘结问题。磨光片(条)的磨料颗粒分粗、中、细三种,便于临床操作,磨光效果良好。毒性试验表明对人体无毒;电镜观察复合树脂的磨光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三维立体通道模具的制作进行研究,以制备能生产高效低价均一载药微液滴的三维立体微流控芯片。方法试验过程中对芯片模具基底材料,曝光时间、刻蚀时间对三维立体微流控芯片模具制作的影响,及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配方和固化温度对微流控芯片成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获得最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最适合于产生载药微液滴的微流控芯片。结果有机玻璃板综合性能最优,可作为芯片模具基底材料;刻蚀时间、曝光时间随通道厚度的增加而增长。对于层数较少的掩膜(如1、2层)最佳曝光时间为10、15s。一般采用大于临界时间,使所需通道稍微过曝。以PDMS为材料注塑成型制备出理想的三维通道微流控芯片,并采用自动进样泵于各通道注入不同液相来高速制备尺寸可控的均一微液滴。结论该模具制备方法快速、价格低廉,克服了大多数三维微流控芯片模具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缺点,PDMS注塑成型技术操作简单,可满足快速生成粒径理想、尺寸均一化、重现性好的载药微液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侧向拉力螺钉在髁突矢状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颞下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在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 法:对16例患者19侧髁突矢状骨折的骨折片复位后,进行侧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 ,术中同时对移位的关节盘进行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张口训练,随访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骨折片复位固定良好,骨折片未见有移位和吸收征 象,关节盘位置恢复正常.11例患者13侧术后有额纹不同程度减弱,面神经功能评价95分, 术后6个月平均恢复到100分.患者术后牙合关系均恢复至 髁突骨折前状态,无面瘫、错牙合和张口受限发生,无患侧关节区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张口度最大43 mm,最小32 mm,平均37 mm;术后6个月平均 张口度38 mm.结论:髁突矢状骨折的侧向拉力螺钉应用及关节盘的复位固 定治疗,效果明显,方法可靠,可以达到稳定的复位固定目的,并早期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 .  相似文献   

16.
弹性蛋白在腰椎间盘不同部位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弹性蛋白在正常腰椎间盘不同部位的含量,研究其与腰椎间盘功能的关系,并探讨组织内弹性蛋白的定量方法。方法 分别取10个正常人腰椎间盘纤维环髓核浅深层组织,用X型蛋白酶消化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水解产物中具有特征性的五肽缬-甘-缬-脯甘的含量,从而计算出腰椎间盘各部位弹性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聚乙烯自由发泡中的成核过程。通过提出合理的假设,依据经典成核理论推导了发泡剂质量分数和温度对气泡成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成核密度不断增加,成核加速度也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成核密度先增加,直至达到最大成核密度并保持不变,但温度进一步升高,成核密度反而减小。推导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经典成核理论能较好地描述自由发泡成核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以不同种类气体为工作气体的大气压放电冷等离子体处理氧化锆对氧化锆表面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个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无处理),氦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90 s组(He组),氩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90 s组(Ar组),95%氩气+5%氧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90 s组(Ar+O2组),每组5个。分组处理后观察氧化锆表面形貌,测定表面粗糙度及润湿性,分析表面元素组成,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3 h测定细胞在氧化锆表面的初期黏附能力,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黏附初期细胞形态。结果: 等离子体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形貌及粗糙度无明显改变,接触角均显著降低(P<0.05), 其中Ar组及Ar+O2组接触角与He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后氧化锆表面C/O比分别下降至0.45(He组)、0.36(Ar组)和0.33(Ar+ O2组)。经Ar及Ar+O2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处理的氧化锆表面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初期数量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不同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氧化锆表面成纤维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更佳,细胞在黏附初期形态铺展更佳,伸出伪足更多。结论: 不同种类大气压放电冷等离子体处理氧化锆可在不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的情况下通过在材料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提高材料表面润湿性;以Ar+O2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的大气压放电冷等离子体可显著提高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氧化锆表面的早期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羟丙基纤维素为模板,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不含表面活性剂的聚甲基丙烯酸(PMAA)纳米水凝胶。再以该PMAA纳米水凝胶为模板,合成了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聚甲基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MAA-PNIPA)核壳结构纳米水凝胶。对纳米水凝胶的形态、结构、pH以及温度敏感性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水凝胶粒径为338.8~407.9 nm,并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体积相转变具有良好的pH及温度响应性,这种绿色合成的生物相容性新型核壳结构纳米水凝胶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