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受体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甲减)患者的TSH受体(thyrotropin receptor,TSH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用TKM法提取18例先天性甲减、35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DNA,用PCR-SSCP技术分析TSHR基因第1、4、6、10外显子,突变经正反向测序证实。结果:发现1例先天性甲减患儿在TSHR基因第10外显子具有2个位点纯合子突变:450位密码子由CGC置换为CAC,Arg450→His(R450H);727位密码子由GAC置换为GAG,Asp727→Glu(D727E)。结论:D727E为TSHR基因多态性,失活性突变纯合子R450H导致该患儿先天性甲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提取FH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结果:对1家2例临床诊断为FH的患儿及其父母从基因水平明确了诊断。LDL受体基因突变是位于第6外显子的移框突变,结论:PCR-SSCCP可以从基因水平对FH患者明确诊断,并可对先证者家族系成员早期诊断,以便提供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患者的发病机理。方法:在临床研究和家系调查的基础上, 培养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 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受体分析技术研究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果: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对低密度脂蛋白的高亲和性结合为正常人的78.2%,高亲和性内移和降解则分别为正常人的3.6%和1.7%。结论:本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患者的发病机制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内移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患者的发病机理。方法:在临床研究和家系调查的基础上,培养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放射性配体结构受体分析技术研究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果: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对低密度脂蛋白的高亲和性结合为正常人的78.2%,高亲和性内移和降解则分别为正常人的3.6%和1.7%。结论:本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患者的发病机制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内移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沈凌花  刘丽  李秀珍  盛慧英 《广东医学》2012,33(10):1395-1399
目的分析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PHHI)的临床表现、遗传学特点和基因突变特点。从基因水平了解PHHI的致病因素,以达到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的目的。方法对9例PHHI患儿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取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先扩增外周血ABCC8和KCNJ11基因外显子所在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正向序列测定,以检测突变。结果 2例患儿KCNJ11基因突变,1例患儿KCNJ11外显子第101位点G→A纯合突变(R34H),1例患儿KCNJ11外显子第91位点C→T杂合突变(R31W);2例患儿ABCC8基因突变,1例患儿ABCC8外显子31第3832位点出现G→A杂合突变(G1255S),1例患儿AB-CC8外显子12第1861位点出现C→T杂合突变(R598X)。结论发现4例患儿的基因突变,并发现一个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的ABCC8新突变(G1255S),为临床治疗、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姐妹二人同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家系并进行系谱分析。方法 根据患者及其家系的血缘关系绘制家系图谱,分析临床症状和血脂检查资料。结果 先证者女性,17岁,血清胆固醇浓度为18.89 mmol/L,3岁时即有臀部黄色瘤, 17岁时首次发生前壁心肌梗死,其姐血清胆固醇浓度为15.23 mmol/L,全身多处黄脂瘤。初步诊断先证者为纯合子型,其姐为杂合型。检查患儿4代29人,根据血脂和临床表现确诊2例杂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系谱分析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结论 初步证实一个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系谱。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2例及家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的临床及遗传特征。方法对2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患者进行家系分析,检查了患儿及其直系亲属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情况,并通过重组DNA技术检测患者基因异常情况。结果2例先证者自幼出现皮肤黄色瘤,例1患者有角膜环。2例患儿及父或母TC、LDL-C或TG升高。其家系中有高血压或高血脂或猝死者。基因检测发现患者第19号染色体的外显子有基因突变。据临床特点、血脂情况、基因检测可确诊为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其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结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是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黄色瘤及血清TC、LDL-C升高是其临床特征,该病为基因突变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DNA测序法对Alstrom综合征患儿进行ALMS1基因突变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的ALMS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LMS1基因的外显子及剪切位点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寻找突变位点?结果:患者临床表现较典型,以婴幼儿期出现视锥-杆细胞性视网膜色素营养不良(最终导致失明)?感音神经性耳聋?躯干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2型糖尿病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的ALMS1基因第9外显子上发现c.7664T >A(p.L2555X),理论上这种杂合无义突变会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第16外显子上发现c.10613~10619AGACdel,为杂合缺失移码突变,理论上这种框移突变导致蛋白质序列明显改变,第8外显子发现c.1570~1574CTCins,纯合插入非移码突变,蛋白危害性未知,可能致病?这3种突变类型均未见文献报道?结论:在患者的ALMS1基因上发现了c.7664T>A?c.10613~10619AGACdel杂合突变及c.1570~1574CTCins纯合突变;迄今为止发现的106种突变类型,大部分位于16?8和10外显子,极少数报道有位于12和18外显子?本例位于第9外显子的基因突变,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史炼钢  马驰  王东 《疑难病杂志》2014,(2):169-171,17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酪氨酸激酶受体(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的特点,以及伊马替尼的继发耐药机制。方法对98例GIST患者肿瘤组织进行DNA抽提、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检测KIT基因外显子9、11、13、17和PDGFRA基因12、18外显子突变;并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65例患者进行2次检测。结果 98例患者中,KIT突变79例(80.6%),其中外显子11突变61例(62.2%),外显子9突变18例(18.4%);PDGFRA突变3例(3.1%)。不同性别、年龄以及晚期GIST患者和潜在恶性的GIST患者间突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部位GIST的KIT外显子11突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继发耐药病例中,4例患者发生二次突变,表现为KIT基因第17外显子密码子第2467位点的T为G所替换(T2467G),导致823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由酪氨酸转变为天冬氨酸。结论 KIT基因突变在GIST患者中常见,不同部位间KIT外显子11突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马替尼继发耐药可能与KIT基因第17外显子密码子第2467位点T为G所替换(T2467G)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临床特征为血总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沉积于组织,形成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早发冠心病。FH的发病机制为LDL受体(LDL receptor,LDLR)或apoB基因突变引起LDL受体途径功能缺陷,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患,具有基因剂量效应;部分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机制为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 receptor adaptor protein 1,LDLRAP1)失功能型突变,导致LDL内化活性降低。罕见的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发生功能型突变也可引起严重的FH表型。PCSK9通过降解LDLR蛋白间接下调LDL受体途径,其失功能突变可致血浆LDL水平下降。因此PCSK9是目前降脂药物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