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从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角度及个性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以某师范大学的619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在各班进行团体施测.结果人际关系敏感组与对照组的失败归因评分有显著性差异(0.27±5.84,-0.86±5.84,P=0.019),成功归因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3.42±4.98,-4.20±5.18,P=0.062),能力、背景、运气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有关的相关因素是神经质、内外倾向、背景.结论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个性特征、归因风格等因素密切相关.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在交往失败归因时,倾向于外在归因,并存在"自我服务偏差"现象.在个性特征方面具有情绪不稳定、内向及孤独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际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 探讨师范大学生的人际归因风格及其与个性、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 ,以 1~ 4年级的师范大学生 6 19名为研究对象 ,用多维度 多归因量表 (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 ,在各班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的人际关系分量表评分中 ,内在归因分高于外在归因分 ,成功归因分高于失败归因分 ;男性的失败归因分高于女性。人际归因的“努力”这一项与EPQ的精神病维度成显著负相关 ,与症状自评量表的 11项统计指标无显著相关。“背景”、“运气”与EPQ的精神病维度、神经质维度有非常显著正相关。内在归因组与外在归因组的SCL— 90的 11项统计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师范大学本科生的人际归因总体上倾向于内在归因 ,成功归因要比失败归因更为内控。归因风格受性格、性别等因素影响 ,不同的归因风格对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生的人际归因风格及其与个性、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以1~4年级的师范大学生619名为研究对象,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在各班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大学生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的人际关系分量表评分中,内在归因分高于外在归因分,成功归因分高于失败归因分;男性的失败归因分高于女性.人际归因的"努力"这一项与EPQ的精神病维度成显著负相关,与症状自评量表的11项统计指标无显著相关."背景"、"运气"与EPQ的精神病维度、神经质维度有非常显著正相关.内在归因组与外在归因组的SCL-90的11项统计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师范大学本科生的人际归因总体上倾向于内在归因,成功归因要比失败归因更为内控.归因风格受性格、性别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归因风格对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归因方式、认知态度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风格、认知态度、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调查637名一年级师范大学生,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在各班进行团体施测,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确定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完成有效问卷631份,占99.06%。不同症状评分大学生的因子分比较,SCL-90总分分高症状组和低症状组除归因方式的努力因子外其余各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因子分相关性分析示SCL-90总分仅与神经质因子有关。采用逐步回归法显示,神经质、吸引与排斥、精神质、外控背景、内外向、完美性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子。结论人格、归因方式、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校高中生的网络成瘾倾向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在校高中生,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自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卡特尔16PF量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进行测查.结果 在校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6.60%,男女学生之间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6.60%,6.70%)差异无显著性.网络成瘾倾向者与正常使用网络者在总体幸福感量表[(70.21±12.12)分,(78.78±9.96)分]、情绪-社交孤独问卷、领悟支持评定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等量表评分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网络成瘾倾向者16PF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性、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及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等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使用网络组(P<0.05),在敏感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使用网络组(P<0.05).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总体幸福感、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社交孤独、恃强性、紧张性、学校及母亲温暖理解等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总体幸福感、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和网络成瘾倾向严重程度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网络成瘾的防治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应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遗尿症儿童的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功能性遗尿症儿童的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少年 )对 4 8例功能性遗尿症儿童 (遗尿组 )及 5 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遗尿组E量表分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处理差异显著性(P <0 .0 1) ,N、P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L量表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功能性遗尿症儿童具内倾、不稳定、精神质的个性特点。提示对遗尿症儿童应早期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302名医学生创造力及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创造力,探讨应用两种人格问卷研究人格特征的方法.方法 采用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10名医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 男女学生相比,内向-外向、懦弱-果断2个二级因素有显著差异性(P<0.01),创新能力男女无差异.卡特尔4个二级因素均与创新力相关(P<0.01).此外,男生没有高分点的计数和没有低分点的计数均多于女生.艾森克内外向分量表得分非典型组与典型组,其卡特尔非正常范围得分点的计数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医学生创造力不高,医学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女生较男生更具有外向的个性特征,她们在16种基本人格因素上的得分容易超出正常范围,因此女生应作为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两种人格问卷的结合应用提示卡特尔人格问卷中有5个及以上非正常分数点的学生可考虑具有典型的内外向人格,对其可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人格特征 ,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服务。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 16PF)对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一年级学生的SCL - 90总均分、阳性均分以及 4项因子分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 )都高于四年级学生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 16PF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Ⅱ、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男女大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四年级学生低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各具有不同的人格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的人格特征。方法对3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评估其焦虑程度、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结果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的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t=2.975~17.531,P0.01)。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的N分显著高于常模(t=28.285,P0.01),N分与HAMA总分、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各因子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3~0.977,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个性特征,神经质可能影响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且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以及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309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50.0%,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6.0%,排在前4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16PF的智慧性、忧虑性、紧张性因子分极显著低于男大学生,而兴奋性、敢为性、独立性因子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心理症状阴性的女大学生与心理症状阳性的女大学生在16PF的13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际容纳量表(IASCS)和UCLA孤独量表对510名大学生的人际容纳和孤独感状况进行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 大学生人际容纳的整体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2.78±0.25)分;(2.65±0.27)分]、年级差异[(2.73±0.28)分;(2.84±0.25)分;(2.78±0.31)分;(2.66±0.24)分,(P<0.01],女生得分低于男生,大二学生的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其孤独感基本上呈显著的负相关(r总=-0.131,P<0.05),即人际容纳程度越高的大学生,其孤独感就越低;大学生高人际容纳组的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低人际容纳组(P<0.01);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人际容纳对其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孤独感显著相关,人际容纳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羞怯心理状况,以探索羞怯心理、应对方式和人际信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运用羞怯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240名中医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中医院校大学生羞怯平均分为35.5,略低于理论中间值;②大学生羞怯在性别、生源地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有统计学差异;③人际信任与羞怯存在显著正相关;羞怯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对中医院校大学生羞怯心理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机抽取部分高校在校学生干部,使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查高校学生干部在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的表现,分析得出基于性别、专业、年级、家庭所在地等方面因素的不同,高校学生干部的人际关系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校学生情商、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阐明高校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可能具有的潜在作用。方法:以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364名为研究对象,应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情商量表(EQ)、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PQ)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广西高校学生人际信任、情商和精神质人格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得分均高于女性(P<0.05或P<0.01),掩饰性人格在民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侗族、回族和土家族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民族(P<0.01),精神质人格和掩饰性人格在学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科生的得分高于硕士生(P<0.05);情商与人格特征的内外向、掩饰性呈正相关关系(r=0.274,P<0.01;r=0.145,P<0.01),与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关系(r=-0.422,P<0.01;r=-0.202,P<0.01),人际信任与情商和人格特征的内外向呈负相关关系(r=-0.273,P<0.01;r=-0.169,P<0.01),特殊信任因子与情商和人格特征的内外向呈负相关关系(r=-0.252,P<0.01;r=-0.151,P<0.01),人际信任及普遍信任因子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关系(r=0.313,P<0.01;r=0.338,P<0.01),与掩饰性呈负相关关系(r=-0.201,P<0.01;r=-0.217,P<0.01)。结论:广西高校学生情商和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有密切关联,并且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提升高校学生情商及人际信任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其可能带来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人际归因能力培养,以期提高护生的人际归因能力。方法: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以及自我认知干预的方法对65名护理本科女生进行人际归因能力培训,并用Lefcourt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培训前、后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前、后护理本科女生人际归因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7,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2,P<0.05)。结论:通过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以及自我干预的方法改善人际归因的方式,加强了护生人际归因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生源地、学习成绩、与父母亲关系及家庭收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P〈0.05一P〈0.01)。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因子与内外倾向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主因素有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父亲关系、家庭收入。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自身、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运用萨提亚模式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业平  刘涛 《安徽医学》2011,32(11):1901-1903
目的 探索萨提亚模式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性.方法 使用萨提亚模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团体干预,并采用量表评估、过程评估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观察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8.
马长征  王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0):1119-112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人际信任与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父母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引入方程的教养方式因子为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拒绝否认(P〈0.05~P〈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有一定的影响,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提高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399名医学生进行测量。结果:不同性别、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医学生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与否、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程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医学生交往焦虑水平相对较高。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