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 mRNA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的方法以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 m RNA。方法 巢式RT-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AFP mRNA。结果 49例肝癌中17例检出AFPmRNA,阳性率35%,其中9例证实有转移的6例阳性。19例肝硬化,6例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5例肝良性肿瘤,6例肝内胆管癌,11例肝转移癌,13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AFPmRNA在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检测40例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远外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血液AFPmRNA。  相似文献   

3.
应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循环肝癌细胞,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抽取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49例对照组患者周围静脉血5ml,应用巢式RT-PCR检测其中的AFPmRNA。  相似文献   

4.
肝癌外周血AFP mRNA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用于检测外周血中的AFP mRNA。方法 将患者分成四组:原发性肝细胞癌组38例,慢性肝炎组9例,肝炎后肝硬化组12例,正常对照组10例。通过采肝素抗凝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抽提RNA、逆转录合成cDNA、设计AFP基因引物来进行巢式PCR扩增。 结果 所有正常人外周血中AFPmRNA全部阴性,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的外周血中AFP mRN  相似文献   

5.
原发肝癌AFP基因的表达与血清HBsAg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ATPmRNA的表达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对3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AFPmRNA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31例肝癌组织有26例检出AFPmRNA,阳性者中有7例同时伴有癌旁肝组织AFPmRNA的表达,此7例患者均伴有明显的肝硬化。肝癌组织AFPmRNA检出率在血清HBsAg阳性组,伴有肝硬化组和血清AFP〉30ng/ml分别显著高于血清HBsAg阴性组,无伴有肝硬化组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参考Troost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30例肝细胞癌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唾液酸(SA)测定。结果 肝癌患者上述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血清中AFP、AFU和SA的阳性率分别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干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ou J  Tang Z  Fan J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1):831-834
目的 了解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肝癌中的表达,探讨与其相关的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治疗对肝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肝细胞癌(HCC)患者地组织中PD-ECGF蛋白水平。应用Northern Blot法对其中28例HCC组织中PD-ECGF mRNA水平作相对定量分析。用24只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于肿瘤种植后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参考Troost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30例肝细胞癌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唾液酸(SA)测定。结果肝癌患者上述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血清中AFP、AFU和SA的阳性率分别为70.0%,76.2%和70.0%。将上述3项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以任2项阳性为诊断标准,则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8.3%,准确性为94.4%,阳性预示值为93.7%,阴性预示值为96.3%。结论血清AFP、AFU和SA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培宁 《右江医学》1997,25(4):194-195
使用酶联免疫法对原发性肝癌(肝癌组)和非消化道癌与非消化道疾病(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清糖抗原19-9(CA19-9)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果为:CA19-9肝癌组检测29例,阳性26例,阳性率为89.65%;对照组检测40例,阳性12例,阳性率为30.00%,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8.28,P<0.01)。AFP肝癌组检测51例,阳性32例,阳性率为62.75%;对照组检测40例,阳性7例,阳性率为17.50%,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8.74,P<0.01)。肝癌组CA19-9和AFP两项检测的阳性率(89.65%和62.75%)也有非常显著差异(χ2=6.71,P<0.01);两项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由单测AFP62.07%提高到93.10%。可以认为,血清CA19-9是检测原发性肝癌的一项重要指标,与AFP联合测定可提高其阳性率。本文对CA19-9和AFP诊断原发性肝癌阳性率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124例肝内外良恶性疾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AFU(α-L-岩藻糖苷酶)及甲胎蛋白(AFP)含量,探讨AFU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结果:PHC患者血清AFU含量明显高于非肝癌组。AFU及AFP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4%和71%,两者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AFP阴性PHC患者中,AFU阳性率为84%,两者联检的总阳性率为95%。认为AFU可作为一种新的肝癌标志物用于临床,与AFP互补能提高PH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 mRNA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敏感的方法以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mRNA。【方法】巢式RT 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AFPmRNA。【结果】 49例肝癌中 17例检出AFPmRNA ,阳性率 35 % ,其中 9例证实有转移的 6例阳性 (6 7% )。 19例肝硬化、6例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5例肝良性肿瘤、6例肝内胆管癌、11例肝转移癌、13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AFPmRNA的存在与肝内肿癌灶的数目、是否有门静脉癌栓形成、远处器官转移与肿瘤的TMN分期密切相关 ,与血清AFP浓度无关。【结论】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 ,可帮助早期发现肝癌细胞的血行播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AFP mRNA在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检测40例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血液AFP mRNA。结果:21例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血液AFP mRNA均表达阳性(100%),19例复发性肝癌患者中有7例血液AFP mRNA表达阳性(3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液AFP mRNA有希望成为判断肝癌复发或预测肝癌远处器官转移的客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 (AFP)mRNA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timeRT -PCR技术 ,定量检测 5 6例肝细胞癌、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 1例肝硬化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 6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 34 6 44 .6± 9490 5 .4copies/μgRNA ,其中 2 9例为阳性 ;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 1例肝硬化患者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均未检测到AFPmRNA的表达。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密切相关 ,与肿瘤直径、数目及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 ,可作为预测肝癌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外周静脉因和肝静脉血AFPmRNA表达检测的比较,旨在寻找一种比较好的监测肝癌细胞转移的方法,并了解肝癌细胞在体内的转移机制。方法:抽取肝癌患者外周及肝静脉血,采用RT-PCR方法检测AFPmRNA,比较二者的阳性率。结果:在肿瘤直径>5cm的肝癌患者,其外周血,肝静脉血AFP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618),而在直径<5cm的肝癌患者,其二处血AFP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28)。结论:肝癌直径<5cm的患者,直接检测肝静脉血能更准确地反映肝癌细胞肝内播散的情况。肝癌直径>5cm的患者中,外周血,肝静脉血AFP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这部分患者的外周血AFPmRNA可代表其肝静脉血中AFPmRNA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联合免疫磁珠分类与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收集肝细胞癌(45例)、肝硬化(16例)、肝炎(20例)患者及健康人(18例)的外周血,以CD15和Ber-EP4免疫磁珠富集血液中的癌细胞,用巢式RT-PCR检测其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水平。结果 AFPmRNA在肝细胞癌、肝硬化和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2.1%.43.8%和25.0%,肝细胞癌组与肝硬化组和肝炎组比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联合免疫磁珠分类与巢式RT-PCR法可提高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mRNA在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25例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的表达。结果: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表达率显著高于肝炎和肝硬化患者(P〈0.01)。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表达与患者的肝外转移可能相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数目、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AFP-mRNA可作为血液循环中肝癌细胞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肝癌患者血浆RASSF1A异常甲基化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41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浆中游离Ras相关结构域家族蛋白1A(RASSF1A)异常高甲基化情况,探讨血浆RASSF1A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患者血浆,提取游离DNA,亚硫酸氢钠修饰并纯化,以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及非甲基化引物进行PCR. 结果: 41例患者血浆中有17例RASSF1A呈现异常高甲基化(41.5%),对照血浆均为阴性. 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病理资料等与血浆中RASSF1A异常高甲基化检测结果无关(P>0.05);在10例AFP阴性的HCC患者中,有7例结果为阳性. 结论:血浆RASSF1A甲基化检测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筛选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