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治痿独取阳明的临床体会徐改荣(河南省濮阳市市区孟轲医院,河南457000)《素问·痿论篇》指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利机关也”。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肾,肝肾精血赖于脾胃的生化。若某种原因导致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津液精血生化之...  相似文献   

2.
五运六气学说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木、火、土、金、水”五运以及“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均是通过影响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等生化之气而作用于人体,故可以从“生长化收藏”等生化之气的角度看待五运六气理论。根据《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中“重克轻生”“重五正位”“特殊之年运气加临”以及“普通之年运气加临”等相应原则,对每一年的初始生化之气以及加临原则分别进行详细赋值规定。根据此赋值原则以甲子、甲午年为例分别对一甲子中每一年的生化之气进行赋值计算,完成运气和生化之气的转化,得出一甲子生化之气赋值简表,进而可以根据该赋值表进行气候、疾病以及体质禀赋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生理、病理两大角度探讨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中医认识,而现代研究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认识将为中医脾本质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久病当理脾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久病当理脾。因脾乃后天之本,位居中焦,为一身气机之枢纽,各脏腑的正常功能必赖脾所运化的精微物质所供养,故曰“生化之源”。脾胃之受纳运化功能受伤,不仅不能供给正常的需要,且防碍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笔者对各种慢性疑难杂症、虚损之症,久病不愈而未达到“穷必归肾”的,常先从调理脾胃入手,“治  相似文献   

5.
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但由于其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常使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如何化“难”为“易”,一直是生化教改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结合个人长期从事生化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化“难”为“易”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为中医药研究生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迫切性,提出了以分子生物学课取代生化检测技术课,寓生化检测技术于分子生物学课程之中,将分子生物学做为中医药研究生必修课的设想,总结了“因需选学,因材施教”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为中医药研究生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迫切性,提出了以分子生物学课取代生化检测技术课.寓生化检测技术于分子生物学课程之中.将分子生物学做为中医药研究生必修课的设想.总结了“因需选学.因材施教”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成绩显著,文献很多。唯独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特别是胃肠手术后的功能调理,系统论述甚少.本文就对胃肠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中医辨证处理,浅谈体会.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正如《灵枢·五味篇》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李东垣特别重视脾胃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作用。认为“内伤脾胃,百  相似文献   

9.
大凡学过生化的医学生常有这样的体会:“生化是基础学科中较难的一门课程”。何以如此?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生物学科已进入分子水平的情况下,从这一水平上解释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就势在必行。这必然就增加了生化教学本身的难度。其次,“知识爆炸”又不断冲击着基础医学的教学,这就迫使生化教师不得不精心的选材。其三,由于生化是在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特别是众多的代谢途径、繁杂的中间产物及其结构,常使学生“望而生畏”。积于上述原因,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好的生理学和化学基础,另一方面则要求生化教师在精选  相似文献   

10.
陈慈煦教授在诊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79、1、11、)一文中指出:“苔腻者、虽虚亦不宜补。……苔腻是湿浊仃留之象。”陈老之经验,纠正了笔者治疗胃脘痛“脾虚则补”之误,因而颇有启迪。现将临证应用体会列举典型案例佐证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由于它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生化名词多、缩写符号多、分子结构式多和反应途径多而错综复杂.因此,在生化教学中历来是教师感到“难教”,学生体会“难学”。加上生物化学又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许多生命现象都可用生物化学的观点去解释,因此,教材之外的许多新知识,新进展也亟待介绍给学生,这就更增加了生化教学的难度。如何提高生化教学的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根据笔者生化教学的实践,要提高生化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做好5个转化。  相似文献   

12.
《内经》在论述痿证的治法时 ,提到一个著名的观点 :治痿独取阳明 ,这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价值。笔者通过反复温习经文 ,并结合实际体会 ,有些许心得 ,简述于次 ,以就正于同道。1 “阳明”不局限指足阳明胃 ,还包括中焦脾乃至大小肠  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 ,阳明健则化源充足 ,气血津液旺盛 ,全身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皮毛筋骨都能得到充养 ,如此则肢体强健 ,关节滑利 ,运动自如。脾与胃同居中焦 ,互为表里 ,生理病理都密不可分 ;小肠、大肠有受盛、腐熟、传化水谷之职 ,共同完成化生气血、营养周身…  相似文献   

13.
清沈金鳌氏在东垣《脾胃论》学说基础上创“脾统四脏”学说,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通过临床实践,略有体会。脾统四脏以滋化源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脾胃。《灵枢·五味篇》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沈金鳌关于“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金匮》中温脾法作了归纳,论述了甘温建中法、温补脾胃法、益气健脾法在《金匮》“虚劳”、“寒疝”、“呕吐”、“蛔厥”、“胸痹”、“痰饮”“下利”等病证中的运用。并指出《金匮》温脾法的渊源及顾护生化之源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肾气虚,五脏六腑生化功能亦相继衰退。脾胃受纳运化、吸收精微之力减弱,阴阳、血气虚衰。气血生化不足,则见患者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身疼脚弱,在西医诊断为“贫血”,中医则为“血劳症”。可取调理脾肾之法治之,兹举例如下: 病例1 男性 76岁病案号439311 因头晕、视物模糊、双下肢麻木、行走不稳,1989年12月在外院诊断为“脑萎缩”、“小脑共济失调”,未予特殊治疗。后因双下肢麻木加重,甚而不能站立行走,1990年8月来我院就治。诊患者面色萎黄少华,精神欠佳,头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病、肝胆病一般均有脘腹胀满之症 ,并且多较顽固 ,难于消除。现仅就其脘腹胀满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治谈谈个人的体会。1 病因病机笔者认为 ,腹胀病位在胃 ,其发病与脾、肝、胆等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 ,二者同居中焦。脾主运化 ,输布水谷精微 ,升清降浊 ;胃主受纳 ,腐熟水谷 ;谓之“气机升降之枢 ,气血生化之源”。肝胆主人身之疏泄 ,为气机之总司。肝气条达 ,则气机通畅、升降适度。肝木与脾土相依相连 ,共同发挥着疏理气机升降 ,协调气血运化的生理功能。正因为如此 ,脾胃与肝胆健则同健 ,损则俱损。脾胃升降失常 …  相似文献   

17.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一理论在养生防病和治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运用“健脾益气”等法治疗皮肤病,取得良好的效果。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黄帝内经》“肾为胃之关”进行理论溯源,分析各时期医家对此条文的解读,认为“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应包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与“肾为脾胃升清降浊、阴阳平衡之关键”。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应立足于“(脾)胃”与“肾”两个核心脏腑,将“治(脾)胃应以升降为本,气血为要”与“治肾当以阴阳为根本”作为核心治则,进一步发挥“肾为胃之关”理论的指导作用,以期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辨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近年来笔者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自拟劫敏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搞好生化检验质控的几点体会。方法:首先对生化检验质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影响生化检验质控的因素,最后对搞好生化检验质控的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生化检验质控能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应加强对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结论:临床中针对生化检验质控,应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检查分析流程,并对生化检验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加以关注和重视,加强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最终来提高生化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