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组(n=21)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分别为(102.47±8.02)ng/L、(83.72±5.97)ng/L,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缺氧对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兔离体动脉(肾动脉,股动脉和基底动脉)浸浴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可抑制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舒血管作用,并且缺氧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舒血管作用的影响较大。三种动脉比较,缺氧对基底动脉反应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霞  黄星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5):592-594,597,F0002
目的:探讨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P和CGRP的表达。结果:感染组小鼠心肌组织中SP、CGRP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14 d达高峰,阳性信号指数分别为(39.90±2.76)和(22.08±1.06),且与心肌病变呈正相关;感染组小鼠SP的表达与CGRP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7,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SP和CGRP水平的增高,提示SP和CGRP可能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大鼠骨组织P物质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神经肽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长骨组织中的存在与分布并探讨其在骨代谢中的意义。方法 对6只8wk龄SD大鼠股骨髁部切片行SP,CGRP免疫组化染色,确定不同部位免疫阳性物质的分布以及其在不同细胞内的基因表达。结果 SP,CGRP免疫阳性物质广泛分布于骨膜。生物板骨骺侧神经纤维呈CGRP强阳性染色,SP以及CGRP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均呈阴性表达,CGRP基因在软骨细胞内呈阴性表达。骺板的肥大样软骨细胞强烈表达SP,对比之下静止期以及增殖期软骨细胞SP呈阴性表达。结论 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骺侧生长板附近的分布以及生长板成熟软骨细胞S宾表达提示神经肽在长骨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管活性肽(VIP),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OPD急性发作者和缓解者各19例,健康者(对照)20例血浆VIP,CGRP,SP浓度。分析其浓度变化与COPD之间的关系。结果:COPD患者血浆VIP浓度急性发作期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48。COPD患者的血浆CGRP和SP浓度缓解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急性发作组较缓解期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VIP,CGRP和SP诱导的神经源性气道炎症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所致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变化。方法:48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慢性神经痛(CCI)组,每组12只。CCI组采用坐骨神经套管压迫法制备慢性神经痛大鼠模型。术后第4、7、14、28天取L5节段脊髓,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P、CGRP的表达。结果:术后第4、7、14、28天,CCI组术侧脊髓背角浅层内SP和CGRP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对侧及假手术组(P〈0.05)。结论:慢性神经痛时脊髓背角SP、CGRP表达上调,可能在脊髓痛觉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颈上神经节的尾端和头端切断后,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节内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尾端切断后,节内SP和CGRP免疫反应纤维数量比正常组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然而,头端切断后,该二种肽能神经数量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S受体-1(NPSR1)、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6例FD患者,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组77例,上腹痛综合征(EPS)组59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NPSR1、IL-6、CGRP...  相似文献   

9.
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肽。神经肽通 过一定的方式作用于骨骼及其相关组织,从而对骨代谢、骨折愈合及疼痛进行调节。P物质和CGRP的生物学特征、 分布特点与骨代谢、骨折愈合和疼痛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大鼠颈上神经节的尾端和头端切断后,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节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尾端切断后,节内SP和CGRP免疫反应纤维数量比正常组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然而,头端切断后,该二种肽能神经数量则无明显变化。以此推测该节内SP、CGR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是节外起源。尾端切断后少数小强荧光细胞呈SP或CGRP免疫反应。SP阳性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紧密接触,但未见突触连结。SP阳性轴突与SP阴性反应树突构成对称性轴树突触。CGRP阳性轴突与阴性反应的小强荧光细胞构成轴体突触。讨论了大鼠颈上神经节内SP、CGR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胃康宁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黏膜CGRP和S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胃康宁胶囊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肠感觉过敏的作用机制。方法:以F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胃康宁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胃窦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ubstance P,SP)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窦CGRP和SP阳性神经元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胃康宁组CGRP和SP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康宁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治疗作用与调节胃肠感觉过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其临床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FD患者97例,对照组85例、健康医务人员组95例及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112例,检测其HP感染情况,对97例各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作分析.结果 DU组HP阳性率大于FD组,后者HP阳性率远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医务人员组,均有显著意义,健康医务人员组HP阳性率大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FD组,溃疡型(UD)、运动障碍型(DD)HP阳性率(分别为65%、70%)与返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是易受HP感染的高危人群.HP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病人扩张刺激前及扩张产生最初感知感觉后,近端胃粘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值(OD值)的变化,以及与近端胃感知阈值的关系。方法 利用电子恒压器恒压梯度扩张测定胃感知阈值;根据感知阈值,将23例病人分为两组(感知正常组13例和感知过敏组10例);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近端胃粘膜中CGRP及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以及球囊扩张前及产生最初感知感觉后,其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值(OD值)的变化。10例正常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NUD病人近端胃感知阈值明显较正常人下降(P<0.01);43.5%(10/23例)病人胃感知感觉过敏;无论是刺激前还是刺激后,三组之间胃粘膜中CGRP及SP阳性纤维的分布及数目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感知过敏组刺激前胃粘膜CGRP和SP阳性纤维平均OD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值均<0.05),刺激后其CGRP和SP平均OD值较刺激前均明显下降(P值均<0.01),刺激引起CGRP和SP阳性纤维OD值变化的程度(释放量)也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感知正常组(P值均<0.05);刺激前CGRP和SP的平均OD值与胃感知阈值均有显著负相关(r_(cgrp)=-0.648,P<0.01和r_(sp)=-0.699,P<0.01);刺  相似文献   

14.
合并文拉法辛治疗无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淼  邹益友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481-483
目的评价合并抗抑郁药文拉法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传统治疗+文拉法辛组。疗程均为8周。传统治疗组据个体化原则应用传统药物;文拉法辛75mg/d。入组者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覆FD症状评分。入组前履第8周末均行胃镜检查。结果二组患者的FD症状评分、SAS自评量袁分和S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加用文拉法辛组消化性溃疡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85%,SDS量表评分达常模有效率为85%,高于传统治疗组的40%和12.5%,差异有显著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12.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中文拉法辛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抗抑郁药文拉法辛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风险,使用文拉法辛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与胃排空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电图异常与胃排空的相关性.方法:使用PolygrafID四导胃电分析系统和不透X线标志物法测定5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电活动和餐后5 h的胃排空情况.结果:FD患者排空异常占31.4%,胃电异常占72.6%.胃电正常的患者与胃电异常的胃排空率差异无显著性.患者胃排空和胃电图异常时,胃电图节律紊乱,主频正常,部分患者合并餐后主功率不增加.轻度、中度及重度者胃排空率无明显差异;胃电异常率重度者较轻度、中度者明显增高(P<0.05),轻度与中度症状之间、Hp阳性与Hp阴性的胃排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Hp阳性的胃电异常率高于Hp阴性(P<0.05).有或无活动性胃炎的胃电异常率及胃排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胃电异常在FD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胃排空延缓与胃电异常无明显联系;重度症状患者和Hp阳性患者胃电异常率明显增高;胃炎有无活动性与胃电图及胃排空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爱君 《中国医刊》2004,39(5):30-31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应的HP-IgG抗体,再对411例阳性患儿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 结果 2662例儿童,HP-IgG阳性者789例,检出率29.64%;411例HP-IgG阳性患儿13C-UBT阳性者312例,检出率75.91%.男女性别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儿童HP感染状况不容忽视;②血清学方法可作为初步筛选试验,根据其结果再进行13C-UBT试验判断HP感染状态.两种实验方法结合具有无创、准确、快速、相对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病人感知阈值与胃粘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 (SP)关系。方法 根据感知阈值 ,将 2 3例病人分为感知正常组和感知过敏组 ;用SABC免疫组化法 ,检测近端胃粘膜中CGRP和SP免疫阳性纤维的平均光密度值 (OD值 )。结果 FD病人胃感知阈值明显较正常人下降 (P <0 .0 1 ) ;感知过敏组刺激前胃粘膜CGRP和SP阳性纤维平均OD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值均<0 .0 5 ) ,刺激后其CGRP和SP的平均OD值较刺激前均明显下降 (P值均 <0 .0 1 ) ,刺激引起CGRP和SP的释放量也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感知正常组 (P值均 <0 .0 5 ) ;刺激前CGRP和SP的平均OD值与胃感知阈值均有显著负相关 (rcgrp=- 0 6 4 8,P <0 0 1和rsp=- 0 .6 99,P <0 .0 1 ) ;刺激引起CGRP和SP释放的百分数与感知阈值也均有显著负相关 (rcgrp=- 0 .4 2 9,P <0 .0 5和rsp=- 0 .5 74 ,P <0 .0 5 )。结论 FD病人感知过敏组胃粘膜CGRP及SP阳性纤维中合成和释放CGRP、SP是增加的 ,可能与胃机械感觉过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穴对环磷酰胺(cyclophsphamide,CYP)致慢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模型大鼠尿动力学及脊髓背角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OAB模型组10只,OAB+电针(电针组)10只。其中模型组和电针组动物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诱导OAB,应用膀胱测压技术动态观察电针次髎穴后排尿间期、基础膀胱压、膀胱最大充盈压及最大排尿压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量观察电针后脊髓背角SP和CGRP表达变化。[结果]电针组和模型组的排尿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基础膀胱压明显升高(P<0.01)。电针后电针组的基础膀胱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排尿间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后角SP及CGRP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脊髓后角SP及CGRP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次髎穴能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过度活动,降低脊髓后角SP和CGRP的表达,电针次髎穴治疗OAB可能与抑制膀胱传入神经的兴奋性及传入递质的释放与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