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应用改良"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2月~2007年12月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同时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锁骨下顺行灌注保护脑组织,行改良支架"象鼻"手术9例.结果 9例患者均在术后13d康复出院.术后彩超示心功能良好,人造血管通畅,2例术后有短暂的神经精神症状.5例出院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和CT示支架远端真腔扩张良好,假腔内血栓充填.未见活动性血流,假腔较前期明显缩小,各瓣膜功能正常.结论 改良支架"象鼻"手术简单,可以达到支架"象鼻"手术的同样效果,远期降主动脉假腔封闭率有待于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的麻醉、体外循环及脏器保护方法.方法 2003年4月至2004年1月,本院连续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实施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40例.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28~78(53)岁.急诊手术23例,择期手术17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6±38)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107±2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0±15)min.死亡率住院死亡2例(5%,2/40),其中1例术后2周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2个月死于多发脑梗塞.并发症术后突发截瘫1例(2.5%,1/40);血管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3例;乳糜胸3例,经治疗后治愈.全组38例出院病人随访4~36周,无晚期死亡或需要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及多种脑保护、血液保护措施可成功保障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杂交手术"(人工血管置换同期行远端顺行置人血管内支架)治疗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体会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6例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置换(或Bentall 术)并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置人术(1例为二次手术).术后定期复查胸部多排CT及CT血管造影,了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及降主动脉血管内支架情况.6例均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结果 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208-291min(平均242min),升主动脉阻断112-194 min(平均145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63-102min(平均76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为4-32月(平均15.5月),CT示人工血管通畅,支架段假腔完全血栓化,血管内支架无内瘘及移位,远端假腔明显缩小.结论 对于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全弓)同期行顺行远端降主动脉支架置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月~2007年12月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同时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锁骨下顺行灌注保护脑组织,行改良支架“象鼻”手术9例。结果9例患者均在术后13d康复出院。术后彩超示心功能良好,人造血管通畅,2例术后有短暂的神经精神症状。5例出院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和CT示支架远端真腔扩张良好,假腔内血栓充填,未见活动性血流,假腔较前期明显缩小,各瓣膜功能正常。结论改良支架“象鼻”手术简单,可以达到支架“象鼻”手术的同样效果,远期降主动脉假腔封闭率有待于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发病48 h内行急诊外科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5月发病48 h内急诊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35例,年龄(43±10)岁.病变均累及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处理采用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行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升主动脉近端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均采用深低温、选择性低流量脑灌注技术,常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改良超滤.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95±51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3±42)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2±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95±42)h.围术期死亡1例.随访1~20个月,34例存活患者效果满意.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48h内急诊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6.
降主动脉支架血管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经验,并评价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112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利用无名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实施降主动脉真腔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89.3±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5.9±4.7 )min,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时间(14.7±2.1)min.1例76岁患者于术后1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3例,至出院时全部恢复正常;未发生截瘫病例;随访74例,6~52月,全部患者支架血管无移位和滑脱;47例患者降主动脉远端夹层假腔明显缩小、血栓形成.另外27例患者假腔没有明显变化,或仅有部分血栓形成.结论 降主动脉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能够有效准确的封闭血管内膜破口,实现血管壁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应用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技术治疗复杂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及中期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共33例复杂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男27例,女6例,平均年龄(44±11)岁(22~68岁).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1例.术后随访CT观察假腔的闭合情况,并记录不良事件(死亡、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74±29)min,选择脑灌注时间(24±9)min.术后死亡2例,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无截瘫发生;二次开胸止血1例;随访29例,随诊率93.5%(29例/31例),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随访期死亡1例,2例马凡综合征患者接受二次替换胸腹主动脉手术并存活.结论 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技术治疗复杂B型夹层早中期能够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期随访证实能够促使假腔内血栓的形成、封闭假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改良支架象鼻的支撑型内衬远端吻合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7月~2007年12月,应用全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94例,男80例,女14例,13~67岁,平均(44.45±9.41)岁。同期升主动脉行单纯置换55例,主动脉根部置换16例,主动脉瓣+升主动脉置换手术2例,窦部成形8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187.09±44.08)min,主动脉阻断(99.70±27.51)min,选择性脑灌注(22.47±11.35)min,术后2次开胸止血7例,肾功能衰竭2例,脑卒中1例,术后院内死亡2例;平均随访(34.86±18.08)个月,随访中死亡1例,有1例行胸腹主动脉Ⅱ期置换术,生存率为96.63%,患者出院1年后支架血管段假腔闭合效果好的占50.00%。结论应用全主动脉弓+结合支撑型内衬吻合技术的改良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主动脉CT能较好地跟踪评估残余假腔的闭合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1例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2例,慢性9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 11例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02±2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159±3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6±12)min。均顺利手术,无住院死亡患者。手术后昏迷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自动出院;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2例;意识障碍2例,1周后恢复。结论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急性与慢性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比传统外科手术与腔内支架治疗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探讨腔内支架治疗方法的适应症、方法和远期效 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1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73岩,其中3例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腋动脉顺行灌注进行脑保护,施行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例应用改良支架"象鼻"手术,3例行Bentall手术,2例行升主动脉加右半弓替换,1例行经皮带膜COOK支架置入.结果 术后住院死亡6例(55%),均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存活患者随访3个月~2年.无死亡,术后3个月行256层螺旋CT检查,均无内漏、血栓形成及支架移位.结论 经皮带膜支架置入术较传统外科手术简单,无需体外循环支持,手术创伤小、耗时少,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是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作为一项年轻的治疗技术,在今后的医学发展过程中,将会在心血管领域博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临床应用前景.但由于该术式病例数甚少,但与外科手术比较,腔内支架置入疗法是一种早期低风险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中长期疗效尚有争议,其手术适应症范畴、远期假腔封闭率及并发症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DeBakey Ⅰ、Ⅱ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谦  孙立忠等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9):1187-1189
目的 总结DeBakeyⅠ、Ⅱ 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手术指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方法 对131例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25例行升主动脉+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8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s手术),10例行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4例行细胞感升主动脉替换+主动脉瓣替换术(Wheats),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全弓替换术,4例行“象鼻手术”((Elephant Trunk),2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象鼻技术。结果 本组死亡4例,死亡率3.05%。急诊手术44例,死亡3例,死亡率6.81%。择期手术87例,死亡1例,死亡率1.1%。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是降低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选择性脑灌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脑保护方法,有利于降低该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CT评价外科改良的支架象鼻技术对与马方综合征(MFS)和高血压病(HT)相关的慢性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3至2008年施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的慢性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54例,MFS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45±12)岁;HT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40±9)岁.术后随访应用CT测量计算特定水平支架与主动脉、真腔与主动脉的直径比值.结果 术后1年的CT结果显示,在支架中段平面两组间支架与主动脉的直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4±0.16比0.80±0.23,P=0.472);全组术前与术后(0.29±0.16比0.72±0.21)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直径比(0.72±0.21比0.81±0.20,0.81±0.20比0.77±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1年降主动脉支架段假腔完全血栓化的MFS组为59%,HT组为78%.结论 外科改良的支架象鼻手术对与MFS和HT相关的慢性Ⅰ型主动脉夹层,均可有效关闭降主动脉近段的假腔并取得良好的重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2例原发疾病主要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降主动脉瘤累及弓部患者实施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升主动脉+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1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升主动脉+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2例行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2例行主动脉瓣替换术+升主动脉替换+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8例行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象鼻技术(支架象鼻6例),1例行主动脉左半弓+降主动脉置换.4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13.6%.死亡原因:1例手术前夹层已经破裂,心脏压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脏停跳,复苏同时手术,手术后严重右心衰,手术后16 h死亡;1例手术后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后3 d死亡;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未醒并发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后39 d死亡.手术后并发症:出血2次开胸3例;延迟苏醒3例;肾功能衰竭2例.结论 主动脉弓部病变需根据手术前不同的原发病和病变累及的范围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包括半弓、全弓和全弓+象鼻手术;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选择性脑灌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脑保护方法 ,有利于降低主动脉弓部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术中支架系统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6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下,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斜行切开部分主动脉前壁,直视下植入术中支架系统,封闭主动脉内膜原发撕裂口,扩大真腔、闭塞假腔,恢复远端血供。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14-190 min,平均(153±3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2-42 min,平均(31±3)min,停循环时间12-25 min,平均(19±4)min。术后并发症:一过性脑功能紊乱8例;脑出血3例,出院时处于恢复期;血管吻合口出血开胸止血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声音嘶哑1例。术后复查CT:术中支架系统位置准确无移位,血流通畅,无内漏,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未闭降主动脉假腔血栓形成。结论:术中支架系统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是安全、有效的。它能准确封闭血管内膜破口,实现血管壁的重建,简化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降主动脉内膜破口的A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新方法.方法:3例急性A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经上腔静脉逆灌下行升主动脉和半弓置换,同时直视下探查降主动脉近端的内膜破口.用卵圆形毛毡片分别置于裂口处内膜的外侧和内侧,用4-0丙烯线作连续缝合修补破口.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2~3个月行螺旋CT结果显示:3例患者胸部降主动脉夹层均已形成血栓;其中2例假腔消失,另1例假腔明显缩小,但仍有少量血流与真腔相通,可能为降主动脉内膜破口修补处渗漏.结论:对同时合并有降主动脉内膜破口的A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降主动脉内膜破裂口修补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避免了二期降主动脉手术.  相似文献   

16.
Liu N  Sun LZ  Chang Q  Yang JG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5):1030-1033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手术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的变化与脑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评价两种脑保护方法的效果。方法30例主动脉瘤手术患者中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24例,Stanford B型4例,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瘤1例,假性胸腹主动脉瘤1例。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合并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SCP)下行主动脉弓部替换22例(ASCP组);在单纯DHCA下行胸降主动脉替换8例(DHCA组)。于术中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进行持续脑氧饱和度(TOI)监测。结果出现脑部并发症患者8例。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术中转机前TOI分别为70%±5%和69%±8%,分别降至58%±8%和55%±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循环期间DHCA组TOI从77%±6%降至52%±7%,ASCP组TOI从75%±6%降至71%±7%;两组间TOI的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的TOI降低与脑部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DHCA合并ASCP与单纯的DHCA相比,具有更好的脑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indications, operative methods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the "elephant trunk technique", and to report two cases of DeBakey type I aortic dissection treated with the "elephant trunk technique".
METHODS Two cases of DeBakey type I aortic dissection were operated with selective cerebral perfusion via the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At the first stage, a tubular dangling aortic graft prosthesis ("elephant trunk") was inserted into the distal aorta while replacing the ascending aorta and aortic arch. The distal elephant trunk prosthesis was then used at the second stage involving the replacement of the sections of the distal aorta via a left-sided thoracotomy.
RESULTS The two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 Ultrafast computed tomograph (UFCT) showed that the two patients were cured after the first stage operation, and the second stage procedure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CONCLUSIONS The "elephant trunk technique" is a multiple stage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 aneurysmal diseases of the aorta. The procedure is indicated for patients who have combined diseases of both ascending aorta plus aortic arch segments and descending aortic aneurysm.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patients with DeBakey type I aortic dissection. Some patients can be cured after the first stage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