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葛小军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41-1842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药物流产不全186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0岁的早孕妇女药物流产不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29岁的早孕妇女(χ2=10.29,P〈0.01);停经≥50d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停经≤49d者(χ2=17.7,P〈0.01);初次妊娠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高于2次以上妊娠者(χ2=7.58,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和孕妇年龄、停经时间以及妊娠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对抗早孕药物流产子宫出血与孕龄,孕次关系。方法:将240列宫内妊娠孕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孕龄,孕次与子宫出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流中孕龄≤42d,初次妊娠者并发子宫出血多的发生率分别低于孕龄≥43d,孕次2者≥2者(P<0.01)。结论:利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子宫出血发病率低,随孕龄超过6周,孕次的增加,子宫出血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产(药物流产)成功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孕80天以内药物流产病例,计算流产成功率与Х^2检验。结果:不同年龄组药物流产成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经≤49天药物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初孕与复孕组间药物流产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多次妊娠史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孕囊直径〈23mm组药物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流产成功率与年龄无关,与妊娠天数及孕囊直径大小有关,初孕与复孕药物流产成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多次妊娠药物流产成功率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绒毛和蜕膜内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情况。方法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且孕龄〈49d的妇女,分为药物完全流产组(n=15)、药物不全流产组(n=15)和对照组(手术流产组,n=15)。两药物流产组取服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第3天排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对照组取负压吸引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绒毛和蜕膜F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两药物流产组(P〈0.017);其中,不完全流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完全流产组(P〈0.017)。结论米非司酮可通过降低早孕妇女绒毛和蜕膜中FN的表达,改变胚胎宫内发育的内环境,在细胞外基质水平发挥抗早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超监测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彩超检测仪对186例宫内早孕药物流产孕妇进行流产效果监测,监测药物流产前后子宫内部的回声、孕囊大小及血流信号等,观察药物流产效果,评价彩超在监测药物流产中的作用。结果:不同流产结局有不同的彩超显像。停经≤40天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停经41-49天者,孕囊直径≤20mm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孕囊直径>20mm者,初次妊娠的药物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再次妊娠者(P<0.05)。结论:采用彩超监测早孕妇女药物流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分析药流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拟诊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妊娠妇女20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药流方案采用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600μg。记录孕周、子宫位置、孕囊最大径线、孕产次,观察孕囊排出时间,孕囊是否完整,阴道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总完全流产率为86.5%,孕周小于7周、子宫前位、孕囊最大径线≤20mm、孕产次≤3次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孕周≤7周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周〉7周的,前者为89.2%,后者为78.8%(P〈0.05)。子宫位置为前位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后位的,前者为90.7%,后者为81.7%(P〈0.05)。孕囊最大径线〈20mm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囊最大径线≥20mm的,前者为90.1%,后者为71.8%(P〈0.01)。孕产次≤3次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产次〉3次的,前者为94.1%,后者62.5%(P〈0.01)。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生率57.5%。腹泻为12.5%,四肢麻木8%,发热5%,头晕乏力2%,无1例因不良反应严重而要求终止用药。结论米非司酮配伍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较好终止早孕的用药方法。但在服药前进行妇检和B超检查发现子宫后屈和孕囊〉20mm以上时,应充分考虑使用药物流产后残留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李琳  王淑珍  经小平  翟妍 《北京医学》2009,31(6):344-346
目的对比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及舌下含服对早早期妊娠的药物流产效果。方法将70例停经妇女(停经≤37d)随机分为两组,第1天均顿服米非司酮150mg,第3天(服米非司酮36~48h后)使用米索前列醇,分为阴道给药400μg(组Ⅰ)和舌下含服400μg(组Ⅱ)两种方式以终止妊娠。结果总完全流产率为92.86%,其中组Ⅰ为97.06%,组Ⅱ为88.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不全流产发生;总失败率为7.14%,其中组Ⅰ为2.94%,组Ⅱ为1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0例患者血hCG值与药物流产后的出血时间成显著正相关(P=0.000)。结论对于停经37d以内的早早孕终止妊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能达到更好的药物流产效果,不完全流产率极低,但要警惕异位妊娠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王秀梅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1):148-148
目的探讨有痛经史早孕妇女是否适宜药物流产,如何在接诊中避免医源性伤痛。方法将1062例妊娠不超过56天、孕囊直径≤25mm、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按年分为观察组532例,改进组530例。均按常规药物流产用药。结果观察组中82例出现下腹剧痛,改进组中34例出现下腹剧痛。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物流产中出现下腹剧痛与痛经有确切相关性,故对于痛经妇女要慎用,甚至禁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两年来我院门诊收治的540例非病理性原因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的孕龄、停经天数、孕次、胚囊大小等因素与药物流产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35岁患者的流产成功率明显低于年龄〈35岁者;停经天数≥50d者的流产成功率明显低于停经天数〈50d者;孕次≥4次者的流产成功率明显低于初孕及孕次〈4次者;胚囊直径≤25mm者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胚囊直径〉25mm者。结论:药物流产成功率与孕龄、停经天数、孕次、胚囊直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 选取645例停经70天内早孕妇女自愿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并对其停经天数、年龄、孕次进行分析.结果 口服药物流产效果与早孕妇女的年龄、孕次无关(P>0.005).与停经天数有关.(P<0.005).停经≤49天,不全流产率为5.16%.失败率为1.12%.停经≤60天,不全流产率为10%,失败率为2.94%.停经≤70天,不全流产率为36.67%.失败率为10%.提示口服药物流产适用干停经≤60天的早孕妇女,且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初产妇药物流产后和人工流产术后对再妊娠的影响,为选择合适、安全的流产方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35例有人工流产术史、126例有药物流产史及130例无流产史的初产妇进行比较,观察其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人流组先兆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药流组和无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3,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期人流组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和胎盘残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药流组和无产组,χ2分别为22.146、12.211、9.387,P值均<0.05,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药物流产后对再次妊娠影响小于人工流产术后,可考虑作为临床终止早孕的首先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uNK)的关系。方法选取自愿终止妊娠的停经8周之内的早孕妇女,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二种方法,分为负压吸引人工流产组、药流不完全组(出血组)、药流完全组。收集三组蜕膜组织进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uNK细胞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图象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米非司酮药流不完全出血区uNK细胞的数量多于药流不完全非出血区、药流完全组及人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完全组uNK细胞的数量多于人流组,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的作用可以使uNK细胞数量异常增多,使子宫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异常血管生成,孕囊与蜕膜剥离不全,从而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在药物流产后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及其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 方法: 选取自愿终止妊娠的停经8周之内的早孕妇女,自愿选择药物流产(药流)或人工流产2种方法,分为人工流产组、药流不全组和药流完全组,每组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L-10和IL-12在各组蜕膜组织原位的表达情况。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IL-10和IL-12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子宫蜕膜上皮和基质细胞之间。药流组蜕膜组织IL-10表达水平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且药流完全组IL-10表达水平低于药流不全组(P<0.01);药流组蜕膜组织IL-12表达水平高于人工流产组(P<0.01),且药流完全组IL-12表达水平高于药流不全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吻合。 结论: 局部蜕膜组织对米非司酮作用不敏感,导致IL-10和IL-12表达水平失衡,二者对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妊娠期女性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早期妊娠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及自然流产。方法 收集60例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早期自然流产的女性作为早期自然流产组,收集同期就诊的50例早期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女性作为细菌性阴道病组,收集同期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建册的80例健康早孕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液标本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含量,对各组维生素D缺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组与细菌性阴道病组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自然流产组维生素D缺乏率(43.3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05,P=0.009);细菌性阴道病组维生素D缺乏率(42.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18)。结论 血清中维生素D缺乏的孕妇可能更容易发生早期自然流产,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增加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测定,分析其阳性对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比较TPOAb阳性和阴性组孕妇在妊娠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孕妇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产后新生儿临床特征及TSH指标。结果在226例孕早期妇女中,TPOAb阳性和阴性组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身高、体重及Apagar评分等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POAb阳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高于阴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孕妇TPOAb滴度和TSH水平分别与新生儿TSH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展的趋势;孕早期妇女TPOAb阳性预示对其妊娠结局会有不利影响,孕妇TPOAb阳性可能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高龄孕妇与非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差异,并探讨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达州市达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035例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高龄孕妇组501例,非高龄孕妇组534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并采用χ2检验分析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期糖尿病,流产率、新生儿畸形、胎膜早破等方面,高龄组孕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非高龄组,而难产率和死胎率却明显高于非高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妇的多次流产、心理忧郁或焦虑、不良生育史、疤痕子宫、生殖功能评价差、肥胖等6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较差,多次流产、心理忧郁或焦虑、不良生育史、疤痕子宫、生殖功能评价差、肥胖是影响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reasy高危因素评分对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57例先兆早产孕妇进行Creasy高危因素评分,并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分析不同孕龄、Creasy高危因素评分与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结果盐酸利托君治疗成功率为85.6%(220/257),不同孕龄组之间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功组患者Creasy高危因素评分(10.4±3.6)显著低于治疗失败组(1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6,P<0.001);Creasy高危因素评分<12组治疗成功率(91.8%)显著高于Creasy高危因素评分≥12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4,P<0.001)。结论 Creasy高危因素评分的高低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成年人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情况。方法2002年共1966人进行体检并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3、T4)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2004年随访到1646人,随访率83.72%。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甲亢)的年发病率分别为1.72%和0.25%。女性〉40岁组亚甲减年发病率高于≤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69,P〈0.01),而男性两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组亚甲减年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x^2=24.122,P〈0.01),而≤40岁组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甲亢两年龄组男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甲减既往史阳性组年发病率高于阴性组(x^2=6.898,P〈0.01);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甲亢既往史、家族史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POAb阳性组亚甲减年发病率高于阴性组(x^2=14.084,P〈0.01);而亚甲亢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城区部分体检人群亚甲减发病率偏高,高龄、女性和TPOAb阳性者发病倾向更高。  相似文献   

19.
黄业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274-3275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然流产并做支原体培养孕妇6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人工流产并做支原体培养孕妇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支原体培养情况。结果研究组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孕前治疗支原体感染可以降低流产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5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HDC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5例孕产妇中确诊HDCP124例,发生率为9.8%。年龄≥35岁,居住农村和产前未作系统产前检查的产妇HDCP发生率分别为14.6%(37/254)、11.3%(94/829)、11.2%(101/903),分别高于年龄〈35岁,居住城市和产前行系统产前检查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和有流产病史的产妇患HDCP的几率比经产妇和无流产病史者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居住地和产前检查与HDC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高龄产妇、居住农村及未行系统产前检查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控制HDCP发生,特别是在农村,应尽量普及系统的产前检查。对于高龄产妇、农村产妇及产前未作系统检查的产妇,在临床实践中应提高预防HDCP的意识,加以重点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