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各家学说学科概况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名医名方研室410007)主题词中医各家学说,中医研究机构/组织和管理中医各家学说是以研究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目的是充实、提高、深化中医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还要进...  相似文献   

2.
中医各家学说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题思路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关键词中医各家学说,命题,解题思想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专业的后期理论提高课,研究生入学考试又是高层次人才选拔,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各家、各派的基本学术思想、观点、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这...  相似文献   

3.
《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中医主要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以及各种主要学说的源流、贡献及影响的一门课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开始成为高等中医专业教育的一门后期综合性提高课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古代儒家、道家、中医文献中对五行的阐述和解释,论述了五行在古人观念里的真正含义,总结了儒家五行学说、道家五行学说、中医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各家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和异同点,着重讨论了儒家五行学说和道家五行学说对中医五行学说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医各家学说》以学说涵盖学派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说是《中医各家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和掌握中医学说的源流、发展概况、完善过程、学术价值与影响,对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课堂讲授以中医学说为主线,涵盖学术流派,可减少对学术流派的纷争[1]。1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始见于1961年,到了1987年,在郭子光著的《中医各家学说》,以及1996年鲁兆麟撰的《中医各家学说》中,出现了“中医主要学说”专篇。文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医主要学说的源流、发展概况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使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开设《中医各家学说临床教程》的基本思路与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旨在探索符合历代相关医家诊疗学术思想,且与现代临床相结合的《中医各家学说》教学改革路径,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学以致用、激发其学术辩难和积极探求未知精神"的教学改革目标,回归中医各家学说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
鉴于《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和阐发历代医家为发展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但又与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相歧异的各种独特学术见解以及由此发展所形成的有关学派等,这就要求学习《中医各家学说》者应具备一定的条件、采取一定的步骤、掌握一定的要领。这里结合自己的教与学的体会,将其学习方法初步归纳如下。 一、精研经典著作,为辨析各家学说奠定理论基础:各家学说既然与原有基本理论体系相歧异,无疑应在精研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弄清基本理论体系各个组成环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8.
中医各家学说以中医学术流派为经 ,以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成就及临床经验 ,用药特色 ,治学特点与方法 ,医家之间学术思想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为核心 ,以中医主要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为学习要点。由于内容较多 ,涉及范围广 ,知识面较宽 ,学习难度较大 ;因此谈谈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方法 ,以冀对初学者有所裨益。1 掌握中医基本理论 ,博览百家学说中医基本理论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熟练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对于掌握中医各种学说如脾胃学说、归经学说、经络学说、肾命学说、痰饮学说、病机理论等具有重…  相似文献   

9.
历史科学可以分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史学”、以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学”、为具体史学研究提供可靠资料的“史料学”。中医文献学属于中医史料学;中医各家学说则属于“具体中医史学”中的中医学术史。应当重视中医文献学、中医各家学说与中国医学史在学科层面上的一致性,进而加强三方面学者的联系、团结与协作,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为现实和未来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本科院校后期的一门理论提高课。为加深课程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广西中医学院自2003年起在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读书实验课内容,至今在全国中医类院校中属首创。现笔者对我院近八年中医各家学说实验教学进行探讨与总结。1本课程目前国内教学现状中医各家学说的主要内容,一是学术流派的学术成就,二  相似文献   

11.
路志正教授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秉承传统中医的学术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80载,学验俱丰,临床善于运用脾胃理论指导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路老将调理脾胃法引入小儿保育、康养及治疗方面,经过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中仅介绍路老以调理脾胃法为主治疗幼儿唇风、郁证以及发热疾病的经验,突出路老以脾胃为中心灵活的辨证思路,强调脾胃的生理功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针对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总结路老在儿科疾病中的诊疗经验,突出路老在辨证、选方、用药方面的独特思路,发挥中医传统儿科特色优势,努力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宝贵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循证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循证医学结合是中医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但由于中医学独特的学术特点,如何将中医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现代循证研究结合,成为中医学术进步面临的难题。以经方循证研究为突破口,探索了中医学与循证医学结合在处理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明确中医疗效、新见病与罕见病的治疗、不良反应的警示、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方剂配伍的实证考量、传统制药法的检验与优化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并对经方循证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合方”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伤寒论》中“合方”的定义、法则、功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合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方剂加减变化的一种特殊方式。“合方”的功效,并非是所合方剂功效的叠加,而是以病证的病因病机为依据的重新组方。因此,病证的病因病机与所合方剂功效的相合与统一,是“合方”临床应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路志正教授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路志正教授接诊的有效患者154例,合计642诊次,涉及8大虚证和8大实证,共22种证型组合和642个处方中的1511味中药,建立数据库,采用Python 3.8对证型和中药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证型频次出现比例最高者为肺脾气虚、痰瘀互结证,利用关联规则分析,验证已知并发现未知中药配伍。通过复杂网络研究,构建路氏经验方治疗肺癌经验的智能诊疗辅助模型,初步实现了辨证明确的前提下,自动生成参考基本方、参考配伍。结论主要证型数据挖掘结果基本符合路氏经验制方原则,存在少许差异,非主要证型的基本方和配伍规律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尚未发现肿瘤细胞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恐与样本量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15.
周仲瑛教授应用中医理论治疗两例出血性疾病,疗效满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优势,故录此以供同道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周仲瑛教授应用中医理论治疗两例出血性疾病,疗效满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优势,故录此以供同道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理论探索方药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以所承担过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结果为依据,论述从传统中医理论探索方药作用机理的重要性。文中从养阴生津方药治疗热瘀证的作用、血分证中运用活血化瘀法的作用、辛开苦降法的作用及解表法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从中医的特有理论出发,可以在探索方药作用机理时提供思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中医传统证治理论也要不断发展、提高,在运用传统证治理论研究方药作用机理时,不能完全被其所束缚,随着对证治理论认识的发展,对方药作用机理的认识也必然会出现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8.
升阳除湿是李东垣治疗内伤脾胃的常用方法。路志正教授推崇此法,并融会贯通,在临床运用中不断总结完善,使此法更加成熟。升阳除湿法是运用于脾虚湿盛的有效方法。但根据湿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又要灵活结合他法,如湿在上焦结合芳香化湿法,湿在中焦结合苦温燥湿法,湿在下焦结合淡渗利湿法,此概括为"三部"法。又根据湿邪致病的性质和寒化、热化、在表、在里的不同,单纯用升阳除湿法不足祛病,往往结合他法联合应用,如升降结合,升补结合,升利结合,升泻结合,升散结合,风药结合等,此概括为"六结合"法。将临床"三部六结合"法与升阳除湿法灵活结合起来,用于脾虚湿盛的治疗,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也充分体现了路志正教授圆机活法的辨证论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鲁兆麟教授在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文章选取鲁兆麟教授辨治发热性疾病的验案三则,分别从补中益气治发热、清利湿热治发热以及益气养阴治发热的角度揭示其论治发热性疾病的思路。同时,对鲁兆麟教授辨治发热性疾病的经验心得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医经典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考试作为经典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基于这一认识,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本学科探索实施了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发展为宗旨的伤寒论经典教学考试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经典教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