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细胞分泌的,携带大量活性物质,传递细胞间通信的纳米囊泡。肾细胞外泌体参与肾脏再生、修复及肾小管细胞间交流,调控骨细胞生长,在肾病的进展、控制及肾肿瘤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作为肾脏疾病靶向治疗剂的潜力。尿液外泌体含有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及肾肿瘤等潜在的标志物。肾脏作为机体重要器官,其外泌体(包括尿外泌体)的研究方兴未艾,现对其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由细胞向外界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其能抵抗外界的破坏而稳定存在于人体体液中,并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交流和信号转导。近年来,外泌体微RNA(miRNA)成为肾脏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可作为多种肾脏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狼疮肾病等)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外泌体miRNA在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也表现出潜在的研究价值。但外泌体miRNA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现时多已是晚期.外泌体(exosome)是机体正常细胞及癌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小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对体液中外泌体的检测可以对RCC的早期诊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外泌体在RCC诊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一种包含大量生物信息的膜性囊泡,研究发现其能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并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其生物学特点,近年肾脏疾病及肾损伤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日趋深入。主要针对:(1)寻求判断肾脏损害程度的无创生物标记物。(2)对各类型肾病损害机制研究。(3)研究其在特异性治疗上的可行性分析。该文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综述,可预见外泌体作为肾脏疾病的新兴诊疗手段,在未来对肾脏疾病各层面研究会成为新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其早期诊断率低,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致死率极高.外泌体在循环系统中含量丰富,稳定作用于靶细胞,是携带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重要媒介,参与了卵巢癌细胞及其微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卵巢癌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背景 外泌体广泛参与细胞间交流和信息通讯,不同来源外泌体的靶向性和功能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细胞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骨组织的靶向性目前研究较少.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某些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损伤的骨组织具有靶向性和修复作用.目的 探索不同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骨质疏松小鼠体内的骨靶向性.方法 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乳腺癌细胞(4T1)、肾上皮细胞(293T),提取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利用DiR荧光染料进行外泌体染色,静脉注射至骨质疏松小鼠体内并进行活体、离体外泌体分布的观察,比较不同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小鼠股骨的聚集情况.结果 活体荧光动态观察显示MSC、MC-3T3-E1来源外泌体在小鼠股骨显著聚集,且在第3天达到聚集高峰.4T1和293T来源外泌体则未观察到聚集.第3天处死小鼠,离体解剖下肢骨做活体成像和股骨病理切片染色,结果证明MSC来源外泌体在股骨聚集最多,MC-3T3-E1次之,而4T1和293T为阴性.结论 MSC、MC-3T3-E1来源外泌体具有骨靶向性,4T1、293T来源外泌体则无骨靶向性.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是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纳米囊泡,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外泌体,通过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相互作用,具有调节肿瘤病理进程、血管生成、转移和免疫逃逸等生物学功能。NSCLC外泌体中的特异性蛋白质和微RNA(miRNA)存在差异性表达,可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目前,NSCLC外泌体中对肺癌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成分仍待明确,外泌体的应用标准化等问题是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59-163
外泌体是一类由自体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参与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外泌体可以通过在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运输细胞内的核酸、蛋白和脂类等物质,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可以影响肿瘤的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近来,与乳腺癌相关的外泌体逐渐成为一项新的研究热点,并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刺激分泌某些特定类型的外泌体,并有望成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新型生物学标志。外泌体传递的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治疗耐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外泌体也可以将抗肿瘤药物转运出乳腺癌细胞导致耐药。但外泌体作为肿瘤药物载体时,表现出极低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毒性,将为今后的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可行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且治疗困难,亟需研发更有效的前列腺癌诊治手段.外泌体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nm的细胞外囊泡.在肿瘤患者的多种体液中均能检测到肿瘤相关外泌体,其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耐药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外泌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时表现出能穿过天然屏障、细胞靶向性、循环系统中可稳定存在等优势,表明外泌体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及其在前列腺癌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非编码RNA(ncRNA)为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组转录产物,在基因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发挥调控作用,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外泌体ncRNA在细胞间通讯中起着关键作用。某些外泌体ncRNA在肿瘤中存在差异性表达,提示其具备作为肿瘤液体活检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ncRNA中的微小RNA(microRNA, 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作为肝细胞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作为肝癌诊断与预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是源于细胞内部消化过程中的细胞膜的一种分泌小泡,在细胞间的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外泌体来源多样,不同来源的外泌体作用也不尽相同。随着近年来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发病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关节炎患者来源细胞中的外泌体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可促进炎症因子的产生,进而导致软骨退化,加重关节破坏。来自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还参与了修复关节和延缓关节疾病的进程,为骨关节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该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文献进行综述,对未来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直径30~100 nm的囊泡状小体,其内容物含有蛋白质、脂质及RNA等多种成分。外泌体参与介导细胞间的通讯,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分化、组织修复、免疫信号通路转导及应激反应等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进程。大量研究显示外泌体可以调节、维持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进展,其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64-168
外泌体是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小囊泡,是近年来医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其构成为脂质双分子层,含有脂质、蛋白质及RNA等物质,可结合某些靶细胞受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与细胞之间交流的方式,参与神经元-神经胶质网络的组成,其在脑梗死的诊治上具有极大的潜能。本文在其作为生物学标志物及其micro RNA功能等方面,对外泌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也被称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增龄性黄斑变性。多双眼发病,病发时一般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出现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视觉障碍,多发生在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中,且感染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成为导致当今中老年失明的重要原因。眼科领域普遍认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很可能参与AMD 的发生与发展。RPE 细胞通过分泌携带内容物的外泌体,将其转移到邻近或远处细胞,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并对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参与细胞生长与转移、血管生成,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等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对RPE 细胞外泌体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发现了外泌体对AMD 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潜力,为AMD 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组织修复是临床治疗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伴随着组织细胞的再生、增殖、分化和迁移,炎症水平调节,活性氧(ROS)含量的回归稳态,伤面消肿愈合等过程。目前有关组织修复方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人意。通过对外泌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在促进组织修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外泌体促进组织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1 MSC的旁分泌机制MSC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重要合并症,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寻找早期预测肾功能损害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使用的DKD诊断的指标主要是尿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但由于其特异度和灵敏度尚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寻找DKD的早期诊断指标。多个研究表明尿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在早期DKD中可预测肾功能的进展,本文就H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膜性囊泡,既可在细胞间传递活性物质,还可通过调控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参与细胞活动。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特性的过程,在众多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外泌体在EMT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外泌体可促进细胞发生EMT,赋予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促进血管新生和加快肿瘤 生长;另一方面,外泌体亦可抑制EMT,发挥减弱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抑制心、肝、肾纤维化,改善心肌梗死等作用。外泌体可能 是通过携带EMT相关蛋白或miRNA,调控EMT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的膜性囊泡,可以通过运送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到靶细胞而发挥信息和物质传递作用,从而影响靶细胞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朊病毒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外泌体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的生成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离鉴定羊水中的外切体,并测定羊水外切体中RNA的浓度,探讨从羊水外切体中提取RNA的可行性,从而进一步为胎儿肾脏疾病产前诊断和胎儿肾功能监测寻找生物指标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对8例妊娠22 ~ 30周并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分别采用常规羊膜腔穿刺术收集到羊水10 mL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多步离心法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羊水中的外切体,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及激光共聚焦对其进行鉴定,trizol法对分离到的外切体进行RNA提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RNA浓度?【结果】 透射电镜结果示微囊小体形态均一?大小相近,直径范围40~100 nm,呈外切体典型的杯状结构,由脂质双层膜包裹的扁平球体,其外周及内含物均可见负染效应;流式细胞仪上可见CD24阳性率为(92.23±3.8)%;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检测,于胶珠表面可见到荧光带;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的RNA浓度分别为28.67?30.02 ?37.57?21.08?49.41?24.57?24.24?26.77 ng/μL,平均浓度为30.29 ng/μL?【结论】 羊水中含有外切体,且其表面CD24分子阳性,说明其来源于胎儿肾脏?羊水中外切体含有RNA,由羊水中分离外切体并提取RNA可为进一步对胎儿肾脏疾病的产前诊断和胎儿肾功能的监测寻找生物指标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