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和血栓调节蛋白(TM)用免疫酶标法及血浆-D-二聚体(D-Di)用半定量快速测定法进行测定。观察到脑梗塞急性期时三者均明显升高,恢复期组中仅FPA明显升高,脑动脉硬化组中FPA和D-Di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提示它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其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血小板体积和血浆vWF、t-PA的检测及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的血小板体积和血浆vWF、t-PA水平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血小板体积,ELISA法测vWF,发色底物法测t-PA。结果:脑梗塞组的血小板体积较脑出血组及对照组明显为大,且急性期与恢复期无差别。脑梗塞组vWF较对照组和脑出血组明显为高(P〈0.01),较出血组和对照组明显为低(P〈0.01),血小板体积和vWF呈正相关,与t-P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91,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UBI)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②方法应用UBI治疗光化学脑梗塞家兔动物模型,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③结果经UBI治疗后,实验组红细胞变形性较治疗前明显增强(t=3.67,P<0.05),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65,P<0.05);实验组血浆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2.52,P<0.05);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明显升高(t=2.15,P<0.05)。④结论该疗法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作用,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簇免法测定了10例基底节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15例急性脑梗塞塞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和强啡肽A的含量。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及CSF中β-EP,DunA含量明显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β-EP,CSFβ-EP,DunA含量明显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β-EP,CSFβ-EP和DynA含量增高,脑梗塞患者血浆和CSFβ-EP增高,而CSF中DyuA含量下降;出血部位与β-EP和Dy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34例急性脑梗塞病人7d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进行测定。发现脑梗塞者PRA、AT-Ⅱ明显高于对照组,ALD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病例组高血压者PRA、AT-Ⅱ明显高于对照组,ALD呈增高趋势,非高血压者3者变化不明显。高血压组脑梗塞者PRA、AT-Ⅱ明显高于对照组,ALD瓿增高趋势,非梗塞者3者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血浆P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发色底物法(CS)测定了两类原发性头痛: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快速抑制物(PAI-1)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两类原发性头痛患者血浆t-PA活性变化不明显,而PAI-1 活性均明显增高,说明两类原发性头痛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及血浆纤溶活性的异常。原发性头痛者中存在着缺血性CVD的高危个体,临床医师应对其引起重视,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防止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了解体外反搏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比色分析法分别测定了2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10例非脑血栓形成患者体外反搏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activatorinhibitor,PAI)活性及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结果:检测到脑血栓形成患者在体外反博(ECP)后,血浆t-PA活性增高伴有D-dimer含量增加;在非脑血栓形成患者有血浆t-pA活性增高无D-dimer含量变化。PAI的活性于两组中均无变化。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后,脑血栓患者血浆中t-PA水平升高,并可使纤维血块溶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动态观察脑梗塞患者疗程中t-PA、D-D、PC及APC变化,研究与其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5天、10天、15天,测定t-PA、D-D、PC及PAC。结果 脑梗塞患者t-PA在病程中呈较高水平,而无显著变化(P〉0.05)。D-D入院时呈低水平,随血栓溶解,D-D逐渐升高,在病程中有显著变化(P〈0.01)。PC在整个病程中呈低水平状态,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的溶栓作用。方法 用底物显色法和ELISA法测定肾病综合征(NS)患者应用LMWH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D-二聚体(D-D)的水平。结果 皮下注射LMWH组血浆t-PA与D-D水平明显增高,而静脉滴注LMWH组血浆t-PA与D-D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皮下注射LMWH有明显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生的变化。方法 应用底物显色法检测35例正常组及47例1、2糖尿病组血浆t-PA和PAI活性。结果 1、2型糖尿病组血浆t-PA活性均明显低于下沉组,而PAI则均高于正常组。1型糖尿病组血浆t-PA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组,而PAI活性则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纤溶活性降低,1型糖尿病较2型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