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晴 《西部医学》2012,24(2):338-339,342
目的摸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及79例对照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并利用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TG、HDL、LDL等,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模型评价效果较好,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概率,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护士评价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澜  孟庆茂  边丽 《农垦医学》2001,23(5):345-347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 ,护理服务被赋予了更深更广的含义。包括 :使病人的躯体恢复健康 ;从心理方面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 ;协助患者找出环境中影响其健康的因素并加以适应。评价是对人或事物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其中既有定量的研究 ,即测量 ,也有定性的因素 ,即质的描述。评价的过程体现质和量的统一 ,是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对优秀护士进行评价 ,就是给优秀护士以价值判断的过程。1 意义本文旨在探索护士评价的现状、存在问题 ,以更科学地对护士进行评价 ,促进和改善其工作 ,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具有重要的意义。2 护士评价…  相似文献   

3.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关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描述,对影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般从大的方面如:生物、心理、社会这三大因素进行宏观的定性解释.虽然普遍认为社会影响是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对其具体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既各有特点但也有不足[1].本研究从家庭、学校、文化、人际关系、个体处境、教育干预等社会性因素出发,在实证、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探讨,以便从中找出影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社会方面的主要因素,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脑卒中发病做出预测是脑血管疾病预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脑卒中虽为偶发性事件,但归根结底是脑血管病变,是各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于脑血管导致血管结构改变的必然后果。以“点线体面”系统预测观为指导,收集目标人群的相关信息,综合运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建立以不同口径大小的脑供血动脉为评价目标的脑动脉硬化量化评分系统,并构建脑卒发病的预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筛选脑卒中发病高危人群,并为评价高危人群的风险级别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疼痛的定性与定量测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疼痛的定性与定量测量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050011)段红光,倪家骧进行疼痛治疗和研究时,医生首先要判断疼痛的性质与程度,以便作出定性和定量诊断。这是确定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从事疼痛研究的基础。1疼痛的定性测定由于疼痛是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黄芪防治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分子机制。方法从TCMSP、Drug Bank数据库获取黄芪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从OMIM、Di GSe E、Gene Cards数据库收集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利用Cyto NCA插件进行拓扑学分析。将筛选的疾病-药物蛋白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Cyto MCODE插件进行模块分析,获得关键靶点。最后对共有靶点进行Reactome分析以及在Enrichr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24个黄芪有效化学成分,涉及46个作用靶点。黄芪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黄芪甲苷,作用关键靶点10个,生物功能定位在细胞核染色质、线粒体被膜,主要通路涉及炎症反应、免疫系统、细胞凋亡、内皮血管生成等方面。黄芪通过干预细胞代谢、氧化应激、血管收缩等多个过程,促进神经元修复来发挥治疗作用。结论预测了黄芪防治CIS的分子机制,阐明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且与炎症反应、免疫系统、细胞凋亡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h内血压变化与其早期病死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内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与早期病死率(1个月)及病死原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3年来第一次确诊急性脑卒中患者46,监测发病24 h内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随访1个月。结果: 急性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与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成"U"关系。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有一个最佳血压:缺血性为121~140/81~90 mmHg,出血性为141~160/91~100 mmHg,大于或小于该血压病死率均增高(P<0.05~P<0.01)。发病24 h内收缩压低于等于"U"形线低点的患者最常见的病死原因是心血管疾病,高于"U"形线低点的则是严重脑损伤。结论: 急性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内血压过低或过高均与早期病死率增加有关,血压低者高病死率与心脏疾病有关;血压高者高病死率与脑水肿致严重脑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儿童哮喘发病风险定量评估模型,用于筛选具有哮喘发病高风险的患儿。方法:武汉地区0-14岁的儿童及婴幼儿,确诊哮喘患儿173名,按照1∶1配对,选取非哮喘儿童173名,共346名儿童,每组随机抽取5名儿童,共10名儿童组成测试数据库,剩余336名儿童组成建模数据库,依据6个危险因素构建定量评估模型,模型构建完毕后进行数据回代拟合,并利用测试数据库测试模型对未知数据的预测正确性。结果:构建了儿童哮喘发病的风险定量评估模型,并对未知数据进行了预测判别,正确率达到80%。结论:构建儿童哮喘发病的风险定量评估,可以实现简便快速的筛查哮喘高危儿童。  相似文献   

9.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且可定量的判断预测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文章阐述了德尔菲法在中医方药研究的应用现状,作者认为德尔菲法在中药药性、药味以及处方思路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扩展德尔菲法在中药学和方剂学学科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且可定量的判断预测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文章阐述了德尔菲法在中医方药研究的应用现状,作者认为德尔菲法在中药药性、药味以及处方思路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扩展德尔菲法在中药学和方剂学学科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轻中度狭窄的颈动脉血管重构模式,探讨血管重构模式与颈动脉斑块在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 纳入经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且斑块≥2 mm发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32例,进行高分辨磁共振斑块成像.根据斑块的信号、表面纤维帽的完整性判定斑块的稳定情况;同时测量斑块最厚层面、远端及近端参考点的总管腔、管壁面积,计算出管壁标准化指数、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斑块负荷及斑块大小.RI≥1.05为正性重构(positive remodeling,PR),RI<1.05为非正性重构(non-positive remodeling,non-PR).比较PR组与Non-PR组测量指标的差异,并对重构模式与斑块易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55个颈动脉斑块,PR组与Non-PR组在总管腔、管壁面积、管壁标准化指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负荷及斑块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重构模式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2,P>0.05).结论 轻中度血管狭窄早期以PR为主,重构模式与斑块的易损性无正性相关,斑块自身成分的变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至关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戴健  肖瑾 《安徽医学》2013,34(4):401-404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TIA后32例(26.0%)患者于2周内发生脑梗死;在年龄≥60岁、单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糖尿病、ABCD2评分>3分、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P<0.01)、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P<0.05)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而在语言障碍不伴肢体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高血压病、饮酒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BCD2评分>3分、糖尿病、既往脑卒中史是TIA后2周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后进展为脑梗死与年龄≥60岁、单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糖尿病、ABCD2评分>3分、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P<0.01)、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密切相关;ABCD2评分>3分、糖尿病和既往脑卒中病史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ABCD2评分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可帮助临床医生评判高危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防止发生脑梗死;ABCD2评分法进一步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H Hu  R Cook-Deegan  A Shukri 《JAMA》1989,262(5):640-643
The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in conflict represents a breach of international law as well as a grave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 Investigating allegations of their use often is difficult. A basic tool is the survey interview.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a rigorous epidemiologic approach should be taken. A primary emphasis should be designing the study so that consistency of responses can be analyzed to judge the validity of the testimony. Only when the testimony can withstand this scrutiny is it possible to surmise the possible identity of agents employed. Securing samples of the putative agent is of obvious importance. Two recent investigations are discussed herein, one conducted by US Army medical researchers on allegations of chemical weapons use against the Hmong in Laos and another mounted by us on allegations of poison-gas attack against the Iraqi Kur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低依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低依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的系数构建锻炼低依从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300例患者中低依从173例,低依从率5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工作状态、婚姻、共同居住和恐动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低依从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度良好(P=0.890),曲线下面积为0.824(95%CI:0.776~0.871),敏感度72.3%,特异性78.0%。结论 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可作为预测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一种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痈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481例脑卒中病例中36例继发癫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为7.48%,早期发作性癫痫为66.7%,迟发性癫痫为33.3%,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层或皮层下)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脑水肿、电解质紊乱、高血糖是早期癫痫的发作最重要的致病因素,迟发性癫痫是因胶质疤痕等因素形成的癫痈病状所致,对早期发作性癫瘸应积极控制并发症,对迟发性癫痈进行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6.
结合护理学定义界定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属性,认为护理学应该使用定性和定量适当结合的研究方法,走出适合本学科的道路,方能有利于促进护理学的真正独立。  相似文献   

17.
某院门诊诊次的季节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仁霞 《中国病案》2010,11(12):57-57
目的预测门诊量,为医院门诊工作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5年门诊诊次资料,计算各月季节比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进行趋势预测,以95%的置信度进行区间预测。结果通过季节趋势预测,得到该院2010年各月门诊诊次的点估计值和区间预测值。结论趋势季节预测方法对有针对性的加强门诊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常怀文  姚音 《西部医学》2022,34(8):1182-1186
目的 借助机器学习构建江西地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借助问卷的方式获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某三甲医院的5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71例健康人群调查数据,收集其基本信息及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特征,使用机器学习分析上述特征关系,并构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基于t检验及Mann Whitney检验发现,缺血性脑卒中与健康人群年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否有症状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借助AUC评估方法,对上述指标基于朴素贝叶斯模型、支持向量机构建江西地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认为支持向量机表现最优(AUC分别为0.996、1.000)。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江西地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且缺血性脑卒中与多种病理特征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后续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干预及精准医疗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社区人群各亚型脑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深圳市社区人群各亚型脑卒中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为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2005年对深圳市全市所有自然社区人群的脑卒中新发病例进行登记监测,采用分组、分类比较方法对其进行亚型分析,探讨发生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2003-2005年间深圳市社区人群脑卒中新发病例共15474例,其中脑梗死为10396例(占67.2%),脑出血为4297例(占27.8%),蛛网膜下腔出血为632例(占4%)。结论中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下人群应重视出血性卒中的危害,50岁以上的人群的预防重点应放在缺血性卒中,严密关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魏瑾然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18-119
目的探讨用ABCD2评分法在预测患者TIA后7d内卒中风险上的作用。方法应用Johnston SC和Rothwell等建立的7分制ABCD2评分法对38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IA后7d内发生卒中的患者中,高危组(6~7分)占100%(2/2),中危组(4~5分)占15%(3,20);80%评分35分,所有得6分的患者中100%进展为卒中,所有得5分的患者有66.7%于7d内发生卒中,得分≤4分的患者只有3.0%于7d内发生卒中。结论ABCD2评分法简便易行,可以作为急诊,11A患者分层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