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甲醇合成 C30 2催化剂与甲醇脱水 CM- 3- 1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 ,在高压机械搅拌反应釜中进行了 CO2 加 H2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研究 ,使用 CO2 ∶ H2 =1∶ 3(V∶ V)的原料气考察了温度、压力对反应转化率与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 C30 2型铜基催化剂上由 CO、CO2 与 H2 合成 CH3OH的本征反应动力学。为使本征动力学模型能应用于三相床甲醇合成过程 ,实验所用原料气中 CO浓度较高 ,范围为 y CO=0 .0 8~ 0 .2 6 ,压力和温度均在合成甲醇工业操作的范围内。选用双速率的 Langmuir- Hinshelwood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本征反应速率 ,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CO、CO_2和H_3合成甲醇反应的模式尚未能得出一致的观点。分歧主要在于合成过程中CO_2的作用。至七十年代中期,看法较为一致的模式为近年来,苏联学者采用动力学实验法和同位索示踪原子法对苏产CHM-1铜基催化剂进行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模式因而,为阐明甲醇合成反应模式,就必须阐明究竟甲醇是由CO、还是由CO_2 直接生成的。这不仅对于甲醇合成过程的优化,而且也对含CO_2工业废气的综合利用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在对国产C_(301)(Cu,ZnO和Al_2O_3组成)铜基催化剂进行动力学考察的基础上,研究CO_2在合成甲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压力5MP3,温度218—260℃,接触时间0.16—3.5秒,分别对仅含CO_2或CO和含CO、CO_2三种起始反应混合物气体进行了合成甲醇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反应是一复杂的过程。对于含CO_2、H_2、Ar的混合物,由CO_2可以直接合成甲醇, 对含CO、H_2和Ar的混合物,甲醇由CO直接合成;而对既含CO_2又含CO 的混合物,甲醇同时由CO和CO_2合成。  相似文献   

4.
选用CO和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平行反应作为关键反应,CO和CO2作为关键组分,建立了不同于单一反应多组分扩散模型的平行反应多组分扩散模型,用于计算有效扩散系数。采用正交配置法对西南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型甲醇合成催化剂XNC-98的甲醇合成平行反应的有效因子进行了计算,求得有效因子ζCO、ζCO2的数值解。结果证明,新的模型可以和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5.
对管壳型固定床二甲醚合成反应器进行了数学模拟。选取CO、CO2加氢合成甲醇、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反应为独立反应,CO、CO2和二甲醚为关键组分,建立了管壳型固定床二甲醚合成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得到了管内各组分气体浓度和温度分布;讨论了不同操作条件对二甲醚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CO、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双速率动力学方程,以甲醇和CO2为关键组分,建立了气冷-水冷串联式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数学模型.气冷和水冷反应器均采用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对1.2×106t/a甲醇合成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水冷和气冷反应器催化床层中的温度及各组分浓度分布.并讨论了水冷式反应器入口温度、沸腾水温度以及操作压力对反应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常压下研究了二氧化碳在甲醇合成系统中的作用和H_2-CO-CO_2-H_2O-CH_3OH混合物的动力学特性。认为二氧化碳的存在能保持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状态,促进甲醇分解与合成的速率。在有二氧化碳存在的甲醇分解与合成反应系统中,变换反应接近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机械搅拌反应釜中,压力2.6~5.6 MPa,温度210~260 °C,气体质量空速500~2 500 L/(kg*h)的实验条件下,以液体石蜡为惰性液相热载体,对西南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型低温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C302-2的三相床甲醇合成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质量空速和原料气组成对甲醇合成反应的CO转化率和甲醇空时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机械搅拌反应釜中,压力2.6~5.6 MPa,温度210~260 °C,气体质量空速500~2 500 L/(kg*h)的实验条件下,以液体石蜡为惰性液相热载体,对西南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型低温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C302-2的三相床甲醇合成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质量空速和原料气组成对甲醇合成反应的CO转化率和甲醇空时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空气-水-甲醇合成催化剂,空气-液体石蜡油-甲醇合成催化剂两种系统中,研究了高固含率下,三相淤浆床反应器的气含率,床层压降,临界气速等流体力学性质;考察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得到了气含率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1.
以某甲醇合成塔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甲醇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建立了甲醇转化率软测量机理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参数的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狼群算法,引入了历史次优的概念与禁忌搜索机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明显优于基本算法。以某甲醇合成过程的实际运行数据为样本,运用改进的狼群算法对甲醇转化率机理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与基本狼群算法相比,获得的参数精度更高,能更准确地预测合成塔出口处的甲醇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83-186+192
氢气作为治疗性医学气体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具有选择性清除自由基、防止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本文就饱和氢盐水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脑卒中、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等多种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使氢气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wo cases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involving 3 victims occurred in Cameron Highlands in the months of August and September 1995. Two of the victims were found dead in the bathrooms where they were taking a bath while the other one survived. Blood toxicology from the post mortems revealed high levels of carbon monoxide. The only significant source of carbon monoxide in both cases were the gas water heaters which were installed in the bathrooms. A multigas detector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level of carbon monoxide in one of the bathrooms and carbon monoxide was found to be produced to 1200 ppm in 16 minutes during operation of the heate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from gas water heaters installed in bathroom is a significant hazar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纳络酮注射液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和纳络酮注射液治疗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表达较迟发性脑病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纳络酮注射液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脑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云南玉溪煤和新疆准东煤的加氢热解煤焦二氧化碳气化反应性,考察了成焦压力、停留时间及气氛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并利用均相模型计算了各煤焦的非等温气化动力学参数。采用实验室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上述两种煤加氢热解煤焦的水蒸气气化特性,考察了成焦气氛对煤焦气化速率和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热重气化实验表明,准东煤焦的气化反应性明显好于玉溪煤焦,前者的反应活化能远小于后者的反应活化能;无论哪种煤,加氢热解煤焦的气化反应性随加氢过程碳转化率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在相近的碳转化率下,加氢热解煤焦的气化反应性明显好于氮气气氛热解所得煤焦。在水蒸气气化的情况下,准东煤焦的气化反应性同样好于玉溪煤焦。总体上准东加氢热解煤焦的产氢率相比氮气气氛热解所得煤焦有所增加,不过对于这两种煤焦,随着气化温度提高,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均逐渐接近于热力学平衡所得的计算值。  相似文献   

16.
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学模型是气化装置设计和操作优化的基础,气固停留时间分布是影响气流床气化炉出口组成和碳转化率的关键因素。以气固停留时间分布为依据,结合反应动力学建立气流床气化炉的通用网络模型,模拟值与工业值吻合。对于神府煤,考察了氧煤比改变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氧煤比(氧气体积与煤(干基)质量之比)期望值约为0.655 Nm3/kg,生产中为保证液态排渣,氧煤比应控制在0.663 Nm3/kg左右。该通用网络模型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建立气化炉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7.
张海瑞  李毅 《医学综述》2012,(24):4107-4110
硫化氢(H2S)是一种带有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以其毒性而闻名。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家证明人体内源性硫化氢可作为一种神经活性物质而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H2S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后发现的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有关H2S与相关疾病的文献分析发现,H2S广泛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且在许多器官和系统中起着保护作用。近来研究发现,硫化氢对烧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