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肿瘤为终点的体内长期诱癌实验,所需时间长,人力、物力花费大。近来,国外许多研究者根据癌症形成两阶段理论,探索和建立多种致肝癌作用体内短期实验模型,这类实验模型,以肝细胞增生性病变和r-谷氨酰转肽酶染色阳性肝细胞灶(r-GT灶)为观察指标,仅需数周至数月;肝细胞增生性病变和r-GT灶被认为是肝细胞癌的癌前病变,和肝细胞癌有明显的相应关系,短期实验结果和长期实验结果相一致。应用这种实验模型,不仅可以从形态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对肝癌形成的发动和促进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不同步骤  相似文献   

2.
失调的Notch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促进肝细胞转化与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失调的Notch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作用对正常肝细胞转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Notch1、Ras的重组载体NICD-pEGFP-C1、H-Ras-pEGFP-C1,利用重组载体共转染正常肝细胞系L02,用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行体内致瘤实验了解细胞转化状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外源性Notch1-ICD能促进L02细胞的增殖,与癌基因ras共转染能显著增加L02细胞的增殖;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共转染的L02细胞,结果显示,随DAPT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呈依赖性降低;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共转染外源性的Notch1胞内结构域NICD和Ras能促进L02细胞克隆形成;体内致瘤实验显示,Ras与Notch1-ICD共同作用能促进L02细胞转化。结论:失调的Notch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作用促使正常肝细胞转化和增殖,从而导致肝细胞恶性转变,同时抑制Notch信号、Ras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肝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B_1诱发大鼠肝癌的实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黄曲霉毒素B_1(AFB_1)诱癌,苯巴比妥钠(PB)和四氯化碳(CCl_4)促癌,建立了一种新的诱发大鼠肝癌的实验模型,并用病理组织学、形态定量测算及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癌变过程中变异肝细胞灶/给节的发生和发展及其与肝癌的关系。结果表明,PB和CCl_4能使变异细胞灶的数目和体积增加,而且可促进肝癌的发生。作者还发现,嗜酸细胞结节与高分化型肝细胞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改进性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诱发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探讨肝癌形成过程的病理变化特点.方法 用1‰DEN溶液间断喂养Wistar大鼠诱发肝癌,对大鼠肝脏不同诱癌阶段的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16周以后诱癌组大鼠成癌率为96%(24/25),大鼠肝癌癌变过程大致经过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等3个时期,不同时期肝细胞的核、核仁、细胞质内糖原以及细胞质内细胞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有一定规律,观察到肝细胞吞噬细胞现象.结论 该模型是动态研究肝癌发生的理想动物模型.诱癌间歇期不会改变DEN诱癌的进程.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存在自噬(autophagy)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中HMGB1及受体RAGE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方法检测肝癌旁及肝癌组织中HMGB1和RAGE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MGB1、RAGE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存在协同高表达(r S=0.470,P=0.000),二者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组HMGB1、RAGE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癌无淋巴结转移组,肝癌肿瘤组织包膜不完整者HMGB1、RAGE的表达高于包膜完整者,HMGB1表达随Edmondson分级的增加而增高,而RAGE与表达Edmondson分级无相关关系。结论:HMGB1和RAGE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HMGB1与其受体RAGE的结合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HMGB1及其受体RAGE可能是促进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转移的重要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MT1-MMP的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在体外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对VM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Trans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靶向抑制MT1-MMP的表达下调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影响肝癌细胞在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VM管状结构的形成。结论 MT1-MMP表达影响肝细胞癌VM的形成,可能成为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VR1受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辣椒素受体-1(VR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上,但也参与肿瘤形成过程.为了阐明其在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该实验检测VR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样本中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6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例的病理标本和临床资料.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来检验VR1受体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原位杂交实验结果:VR1 mRNA在肝癌的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高表达的百分率为40.0%(6/15)、60.0%(9/15).(2)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62例肝癌的非癌组织中,VR1表达显著多在肝硬化组织中[31/38(81.6%)];在肝癌组织中VR1受体的高表达30例30/62(48.4%).(3)临床病理评估结果:VR1受体的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1)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辣椒素受体-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非癌组织和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VR1受体的高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本组结果表明:VR1可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并分析Galectin-7和JNK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为肝癌的预后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收集的肝细胞性肝癌手术患者35例,取癌细胞组织作为观察组;取35例正常体检者细胞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对照检测Galectin-7和JNK1的表达,比较其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alectin-7和JNK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为48.3%(16/35)和55.3%(18/35),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3.3%(1/35)和6.6%(2/35),P〈0.05。结论 Galectin-7和JNK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可能为肝细胞性肝癌的促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与新生血管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军  于丽 《齐鲁医学杂志》2003,18(2):111-113
肝细胞癌 (简称肝癌 )复发是涉及肿瘤侵袭转移和多中心发生每一阶段的复杂过程 ,而新生血管的形成被推测为其中的关键步骤。以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及其他多种血管生成因子为主的血管生成定量分析 ,可预示肝癌是否复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 ,就原发性肝细胞癌复发与新生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1 术后复发的基本情况肝癌的研究在近半个世纪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但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 ,其确切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