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9月至 1998年 10月我们经鼻内窥镜施行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19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例 (19眼 )中男 2例 ,女 17例 ,2 4~ 6 5岁 ,病史 2月~ 16年 ,其中 1例为经皮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失败者。临床表现为溢泪、溢脓性分泌物 ,内眦部红肿 ,反复发作 ,术前泪道冲洗不通。按王寅威等 [1 ]泪囊造影形态分类属普通型、囊样扩张型 ,粘连型 (手术失败者 )。 2例中鼻道拥挤、钩突肥大、鼻中隔偏曲。1.2 手术方法 器械采用 0 0直径 4mm国产硬质鼻内窥镜 ,国产 YAG— 10 0型激光器。泪道探针、泪小…  相似文献   

2.
3.
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往治疗慢性泪囊炎多采用经内眦部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自 1997年 1月以来 ,我们在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 ,疗效较好 ,且面部无切口瘢痕 ,无损伤内眦韧带之虞。1 资料与方法1 1 解剖 泪囊位于前后泪嵴间的泪囊窝中 ,长约 12mm ,宽约 4~ 7mm ,下接鼻泪管 ,开口于下鼻道前端 ,鼻泪管长 15~ 18mm。泪囊在鼻腔投影标界 :上界 :鼻丘筛房及中甲附着处 ;下界 :下甲上缘 ;后界 :钩突基部 ;前界 :由钩突基部向前 6~8mm。泪囊后标界十分重要 ,如果手术从钩突向后操作 ,可伤及纸样板进到眶内 ,手术时切记。1 2 手术方法 依据患者…  相似文献   

4.
李幼珍  成璞 《浙江医学》2000,22(11):692-693
随着鼻内窥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泪囊鼻腔造孔术的径路从鼻外移到了鼻内。与传统的手术相比,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更多的优点。现将我院开展的8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8例均为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27~49岁,平均38岁。病程1~10年。全部病例均有溢泪、反复溢脓史,泪道冲洗不通畅,泪囊造影提示不同程度的鼻泪管阻塞。其中2例有鼻部外伤史,1例因反复急性发作而多次切开排脓,入院时仍有皮肤瘘口溢脓。3例因鼻中隔明显偏曲先行鼻中隔矫正术。2.手术方法:术前每天冲洗泪道…  相似文献   

5.
6.
鼻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兵  唐忻 《北京医学》1995,17(6):338-340
报告一组接受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的经皮手术后复发性泪囊炎10例的治疗结果,随访3-18个月,治愈率为100%,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果表明运用鼻内窥镜手术技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损伤小,简捷,疗效满意,探讨了复发性泪囊炎的特点及经鼻在鼻内窥镜下再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 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施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30例,通过术前、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30例(35眼),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1岁,平均33岁,其中慢性泪囊炎18例(22眼),由于鼻内病变及复合性鼻骨骨折导致的鼻泪管阻塞8例(8眼),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 :2 3例、2 5眼采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 0°鼻内窥镜和美国生产的Phototome激光机 ,直视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 ,上下泪小点植入硬膜外麻醉用硅胶导管 ,留置于中鼻道 2~ 2 5个月。结果 :随访 2 2例、2 3眼 6个月~ 2年 ,泪道通畅 ,炎症消退。结论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 ,面部不遗留瘢痕 ,操作简便等特点。术后随访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简易的鼻内窥镜下的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宁化县医院自1999年5月以来开展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8例(5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愈49眼(89.1%),好转5侧(9.1%),无效1侧(1.8%),总有效率98.2%。1例无效者经扩大骨窗清除肉芽后症状消失,泪道通畅。所有病例均经6个月以上随访,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  相似文献   

10.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病 ,其治疗原则是重新建立鼻内引流通道 ,解除阻塞、消除感染 ,既往多采用经鼻外内眦部行泪囊吻合术。近年来 ,由于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及鼻内窥镜手术的应用 ,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有文献报道〔1~ 3〕,其优点是进入直接、副损伤小、不损伤面容、不损伤泪囊生理功能、操作方便 ,术后疗效显著等。1 临床资料2 6例为近 4年我科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 ,其中 :慢性炎症 2 1例 (2 1眼 ) ,鼻腔鼻窦手术术后致鼻泪管损伤 5例 (单眼 )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18~ 6 2岁、病程 6个月~ 2 2年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7例(19眼)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19眼)中,女11例(12眼),男6例(7眼),治愈18眼,好转1眼,有效率100%;鼻内吻合口在3个月内上皮化。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鼻泪管阻塞的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改良与传统经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及并发症 ,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验证方法 ,将 6 8例 ( 88眼 )慢性泪囊炎分为治疗组 38例 ( 4 8眼 )和对照组 30例 ( 4 0眼 ) ,两组临床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按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方法手术 ,随访 5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探讨治疗组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愈率 83.33% ,好转率 10 .42 % ,无效 6 .2 5 % ,总有效率 93.75 % ,与传统手术无差异 ,但治愈率高 ,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认为本术式操作简便 ,损伤小 ,并发症少 ,面部无瘢痕 ,治愈率高 ,较好保留眼轮匝肌及睑部诸肌对泪液导流作用。鼻腔状况及术后处理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影像导航技术在内镜鼻窦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建华 《医学争鸣》2002,23(19):1731-1733
影像导航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与内镜或显微镜相驳接,可对术中的解剖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引导术者安全、有效地实施手术,因此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经鼻泪囊手术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和经鼻泪囊手术对泪囊和鼻泪管的影响。方法:利用游标卡尺、圆规、量角器等,对23具(46侧)成人尸头的泪囊窝和鼻泪管各壁的构成、厚度、倾斜角度进行测量。结果:泪囊窝中部的骨性构成中上颌骨额突所占比例略大于泪骨,泪囊窝后壁与冠状面呈大约20°角;鼻泪管上部横截面多为圆形,部分近似扇形,可分为前壁、内侧壁和后外侧壁。测得骨性鼻泪管各壁的走行与鼻底成角不同,鼻泪管前壁骨质较厚,内侧壁和后外侧壁骨质较薄。结论:鼻内窥镜泪囊手术时应尽量扩大骨窗,特别是纵轴方向;鼻泪管后骨壁较薄,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口扩大时不宜过于向前以免损伤鼻泪管。  相似文献   

15.
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切取背阔肌皮瓣最大程度保留肌肉功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①选用16具32侧成人躯干标本,对胸背神经、血管进行显微解剖观测。②在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和头面部大块软组织缺损共4例。结果①从胸背神经一级分支分叉处向近心端至见到内侧支和外侧支之间有神经纤维交织处长度为(25.12±3.19)mm。胸背动脉起始部外径为(2.32±0.15)mm,总干长为(56.75±4.99)mm。胸背神经起始部干径为(2.14±0.29)mm,总干长为(61.22±8.51)mm。胸背神经与胸背动脉之间的最宽距离是(2.98±0.08)mm。②3例移位皮瓣、1例吻合移植,术后皮瓣完全成活。保留背阔肌的外形良好,肩关节内收、内旋、后伸功能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保留胸背神经的部分背阔肌皮瓣移植,可根据缺损情况随机切取肌肉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背阔肌的功能,是躯体大块组织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鼻内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Xie M  Xu G  Li Y  Zhang G  Li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65-1167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和同期治疗的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 5例血管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纤维瘤和1例良性瘤样纤维组织增生均完全切除。4例骨化纤维瘤,2例1次手术完全切除,术后3年无复发;1例2次手术后全部切除,随访10个月无复发;1例大部分切除,随访3年未见肿瘤生长。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2例恶变,8例1次手术完全切除,2例术后发现残灶,YAG激光处理,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18个月发现残留和复发均再手术治愈。所有病例除1例失访外,平均随访36个月,均未再复发。结论 内镜手术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无瘢痕。该术式对于部分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与标准外进路相近。  相似文献   

17.
鼻窦窥镜上颌窦鼻内开窗上颌窦囊肿切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窦窥镜外科切除单纯上颌窦囊肿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单纯上颌窦囊肿27例用鼻窥镜上颌窦鼻内开窗术切除。结果:2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康复,随访无复发。结论:单纯上颌窦囊肿,经上颌窦鼻内开窗鼻窦窥镜外科手术切除上颌窦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翼腭窝骨性结构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对翼腭窝及其通道骨性结构的测量为临床鼻颅底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 30例 (6 0侧 )成人干性颅骨标本的翼腭窝及其通道的形态、大小 ,以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 ,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翼管前口的宽度为 (3 5 3± 0 6 4 )mm ,后口的宽度为 (1 72± 0 5 0 )mm ,翼管的长度为 (14 74± 1 6 4 )mm。圆孔、蝶腭孔与前鼻棘的距离分别为 (6 2 90± 3 81)mm、(5 2 99± 4 95 )mm。2 2侧 (36 6 7% )位于蝶窦侧壁的外下方 ,11侧 (18 33% )位于蝶窦侧壁的外侧 ,9侧 (15 0 0 % )位于蝶窦底的下方 ,18侧(30 0 0 % )凸入窦内 ,翼管的顶壁与窦底壁的骨质融为一体 ,3侧 (5 0 0 % )翼管上壁缺如 ,与蝶窦相通。结论 本研究的测量数据可作为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和蝶窦手术入路的重要解剖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使用20侧人体眶腔材料,先解剖各神经分支,以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各分支做向中性分离,同时观察并记录其位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前鼻孔放置棉球的方法减少鼻腔通气,观察鼻内镜术后创面愈合的情况。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们为19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其中A组30例患者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于前鼻孔放置棉球以减少鼻腔通气;在余下的162例中以鼻窦炎类型为配对标准1∶1抽取未放置棉球的患者30例为B组。分析AB两组在术后12、、41、2周的鼻内镜检查结果。结果:术后4周,A组鼻腔痂皮明显少于B组。术后12周,A组鼻黏膜水肿和囊泡少于B组。A组有11侧(单侧9例,双侧1例)鼻腔轻度粘连,B组22侧(单侧10例,双侧6例)轻度粘连,2侧(均为单侧)重度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4周内鼻腔痂皮多者,术后12周易发生鼻腔粘连、鼻黏膜水肿及囊泡形成。结论:鼻内镜手术患者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于前鼻孔放置棉球是减少鼻腔痂皮形成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术腔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