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超慧  陈东风 《重庆医学》2007,36(15):1546-154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脂肪肝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肝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储积大于肝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肝(fatty liver,FL).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a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肝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1].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特殊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特殊人群2006年查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NAFLD组收缩压、舒张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显著高于无NAFLD组(P均〈0.05)。(2)NAFLD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或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无NAFLD组(P均〈0.05)。结论NAFLD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针对NAFLD患者应及时筛查和干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在居民中的分布特点、患病情况及其相关性,为防治NAFLD及MS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朱娜  叶桦 《浙江医学》2017,39(17):1421-142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统计2806例健康体检人群NAFLD、HUA的检出率。根据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将入选对象分为NAFLD组和非脂肪肝组,观察两组的血尿酸水平及CAS情况,NAFLD组中不同尿酸水平患者颈动脉内膜情况。结果NAFLD检出率为30.54%(857/2806),HUA检出率为28.62%(803/2806),两者男、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岁后各年龄段高尿酸水平人群的NAFLD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人群(均P<0.05)。NAFLD组HUA检出率(42.82%)、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20.19%)、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18.32%)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22.37%、11.39%、13.03%)(均P<0.05),而NAFLD组中HUA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24.25%)、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22.07%)均高于正常尿酸者(17.14%、15.51%)(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尿酸与BMI、SBP、DBP、TG、TC、LDL-C、ALT、AST及GGT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尿酸为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HUA与NAFLD密切相关,两者与CAS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迅速升高,且有着密切联系,严重危害国民健康。两者均以胰岛素抵抗为关键病机,以中心性肥胖为重要始发因素,且受饮食、心理、生活方式、肠道菌群以及年龄、性别、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两者在中医病因病机及体质类型和证候特点上也具有高度一致性。未来,应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NAFLD和MS的相关性,以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情况,探讨NAFLD与PCOS患者代谢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组145例及对照组122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超声诊断脂肪肝。结果 PCOS组NAFL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组的ALT、餐后2h INS、HOMA-I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患者伴与不伴NAFLD组比较,NAFLD组的ALT、餐后2h INS、BMI、FINS、HO-MA-IR、TG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的发生率与ALT、餐后2 h INS、BMI、FINS、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易患NAFLD,对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应常规进行转氨酶及肝脏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鹰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3):190-190,20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在本院体检的人群中随机抽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200例为观察组,体检健康人群200例为对照组,常规检测人体测量学与代谢相关指标,B超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结果观察组中BMI、腰围、血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比对照约均有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下降。尿酸平均值、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P〈0.01)。结论NAFLD与高尿酸血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组分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为MS不同组分患者防治NAFLD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治疗的符合MS组分之一及以上的患者344例,将患者按照是否符合MS诊断标准,分为MS组和非MS组|同时,又按照MS组分数目进行分组,满足其中1项组分为组1,满足2项组分为组2,满足3项组分为组3,全部满足为组4。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和24 h微量清蛋白尿(MAU)。患者均行上腹部肝脏超声检查,判定是否患有NAFLD。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FPG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TG、SUA、MAU、NAFLD患病率均高于非MS组,HDL-C低于非MS组(P<0.05)。随着代谢异常组分的增多,BMI、SBP、DBP、TG、SUA、NAFLD患病率逐渐增高,HDL-C水平逐渐下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和TG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BMI、TG和MS组分数目与NAFLD关系密切,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NAFLD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 氧化应激参数的变化。方法检测182例新诊断的NAFLD患者和50例健康个体的血清TNF-ouILA、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及相关生化指标,肝/脾CT比值,用稳态 模型评估暖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 较,NAFLD 患者血清 TNF-α、IL-6、MDA、餐后 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BG)、空腹肢岛素(fasting insulin,只奶)、餐后2 11胰岛素(2111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尿酸 (UA)、游离脂肪酸(F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 酰转肽酶(GGT)以及体质量指数(BMI)、HOMA-IR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血清SOD和肝/脾CT比值明显 降低(均P<0.01)。NAFLD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与HOMA-IR、FFA、TG、BMI、2hINS呈正相关(P<0.05),而血清MDA水平与ALT、AST呈正相关(P<0.01),血清SOD水平则与ALT呈负相关(P<0.01)。结论NAFLD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参数明显升高,合并更多的代谢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其与代谢障碍密切相关,专家小组提出将其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NAFLD/MAFLD不仅可能导致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相关。本文对NAFLD/MAFLD的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并总结了NAFLD/MAFLD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结果表明,NAFLD/MAFLD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是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且MAFL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高于NAFLD患者。本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对NAFLD/MAFLD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依据,提示临床医生在处理NAFLD/MAFLD患者时,除了关注肝脏疾病的治疗外,还应重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病理学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不同质谱的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00年至2012年肝移植供肝或肝穿刺、手术切除标本等来源的病理切片报告,根据患者病理诊断及临床资料分为正常组、单纯性脂肪肝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组、NASH-肝纤维化组、NASH-肝癌(hepatocelular carcinoma,HCC)组,共5组,回顾性分析数据完整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正常组20例,单纯脂肪肝组20例,NASH组14例,NASH-肝纤维化组8例,NASH-HCC组8例。结果表明,随着NAFLD疾病谱的进展,各组发生了相应代谢异常和肝脏转氨酶指标的改变。其中,NASH-肝纤维化组(69.2±4.2)岁与NASH-HCC组(71.4±6.4)岁的年龄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5);NASH组年龄与单纯性脂肪肝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表现出更高的转氨酶水平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标志,例如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明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以及r-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明显增加,其中以ALT增加最为显著,NASH组的ALT水平甚至超过了NASH-肝纤维化组和NASH-HCC组;NASH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比例达到了62%。结论:NASH是NAFLD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病变和进展,此时代谢紊乱加重伴有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损伤,胰岛素抵抗可能是NASH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冠心病(CAD)的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CAD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疑似或者确诊CA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腹部B超检查以及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共分为CAD组(n=365)与非CAD组(n=137),观察脂肪肝在两组中的患病率有无差异,分析CAD的患病独立危险因素。对CAD组的患者根据有无脂肪肝将其分为脂肪肝组(n=167)与非脂肪肝组(n=198),研究两组Gensini评分有无差异。结果:CAD组的NAFLD患病率与非CAD组的NAFLD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AFLD是CA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2>1,95%CI:1.46~4.01)。在CAD患者中,NAFLD组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11)。结论:NAFLD为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HCY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ALT、AST水平,研究Hcy与后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30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30例患者各组间HCY、ALT、AS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SH血清Hcy水平较NAFL、CG均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NAFL组血清Hcy水平较CG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HCY作为筛查,NAFLD在常规临床诊断中的阳性率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肪堆积异常、炎症和肝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肝脏疾病的总称,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近年来,NAFLD相关肝细胞癌(NAFLD-HCC)数量日益增多,对NAFLD-HCC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NAFLD-HCC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成为其有效治疗的主要障碍,主要与代谢综合征、肠道微生物、基因、促炎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自噬等相关,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可为NAFLD-H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1日~2017年7月1日在浙江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期间进行肠镜检查发现的9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病例组及135例无息肉组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一般临床特征、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2.90±1.36mmol/L vs 2.03±11.00mmol/L,t=-4.417;总胆固醇3.33±0.45mmol/L vs 4.40±0.64mmol/L,t=-12.417;低密度脂蛋白3.33±0.45mmol/L vs 2.54±0.46mmol/L,t=-12.926,P均<0.01)。病例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率为46.81%,对照组NAFLD发生率为15.56%。两组间性别、年龄、空腹血糖、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结直肠息肉的风险因素(OR=2.342,95% CI:1.324~2.621)。结论 结直肠息肉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相关,结直肠息肉患者需要加强腹部B超随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肝脏疾病,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也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增加有关。NAFLD是指在很少饮酒或不饮酒且没有肝脏脂肪变性继发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营养不良或已知会诱发这种疾病的药物暴露)的个体中,继发于肝脏脂肪过度积累的一系列疾病[1],常作为肥胖的并发症,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密切相关,是常见的肝脏脂质代谢异常诱发的代谢类疾病。NAFLD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大致可以分为2个亚型:伴或不伴轻度炎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NAFL)以及伴有坏死性炎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其特征是明显的肝脂肪变性、肝小叶炎症以及肝细胞肿胀。随着肝细胞损伤和肝脏炎症的进一步加重,NAFL发展为NASH,继续加重的肝损伤和纤维化的积累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危及生命。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十年内,中国NAFLD患病率的增长速度是西方国家的两倍[2]。NAFLD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手段乏善可陈,早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得到恢复,但是疾病进展到纤维化后就很难逆转,一旦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只能依靠肝脏移植。因此,揭示NAFLD发病机制,寻找潜在的干预靶标,将更好地指导有效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差异并探讨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共1 107人,分为单纯代谢综合征组(MS组),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NAFLD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N组)及无MS及NAFLD组(对照组).所有个体均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脏B超.脂肪肝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建议标准,代谢综合征使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2005)建议标准.结果 MS、NAFLD及MN组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的患病率及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MS组血压、腰围、腰臀比及TG均显著高于NAFLD组(P<0.05或P<0.01).MN组BMI、TC及TG显著高于MS组(P<0.05或P<0.01),血压、BMI、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均显著高于NAFLD组(P<0.05或P<0.01).腰围、ALT及TG为3组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OR波动于 1.03~1.81,P<0.01),而BMI为 NAFLD及MN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25及1.34,P<0.01),收缩压、空腹血糖及LDL-C为MS及MN两组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OR波动于 1.02~1.74,P<0.01).结论 NAFLD与MS代谢异常组成成分(如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及程度类似,而两者合并存在时代谢异常程度更明显,严重的腹型肥胖及TG升高为人群同时患MS及NAFLD的最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7例单纯NAFLD患者(对照组)及71例NAFLD合并HUM患者(研究组),比较两组相关人体成分测定指标、血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AFLD患者发生HUM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VFA与BMI、体脂含量、WC、WHR、血压、血糖(FBG)、TG、尿酸(UA)、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VFA和高TG血症是NAFLD发生HUM的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合并HUM患者较单纯NAFLD患者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IR)程度加重,患MS风险升高,高VFA和高TG血症是NAFLD发生HU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微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蛋白质编码的小分子RNA,它通过对目标mRNA的剪切和翻译抑制,发挥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作用。miRNA具有多靶点的特性,至少参与约1/3人类蛋白质的表达调控,并且参与调控细胞分化、凋亡,肿瘤形成、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行为。近些年研究表明,miRNA对于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因表达、调节脂质形成和储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12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2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62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BMI、腰臀比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比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两组水平相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分析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IMT及斑块呈显著相关(OR 8.3,95% CI 1.2~7.7,P=0.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机制可能与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状态下增加的氧化应激特性及血脂紊乱、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