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数字减影(2D-DSA)的基础上,再行3D-DSA技术,并进行三维重建,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确定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最佳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动脉瘤是否填密.结果 24例中,行3D-DSA技术共检出16例20个动脉瘤,与2D-DSA相比,3D-DSA技术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形状、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更准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能提供血管内治疗的最佳工作角度,能正确决策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及准确判断动脉瘤栓塞程度.结论 3D-DSA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许多2D-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①目的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②方法对23例动脉瘤术前术后的3DDSA与2DDSA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的显示、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并行术后价值评估。③结果与2DDSA相比,3DDSA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及瘤颈,更准确地判断动脉瘤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准确判断动脉瘤的栓塞及夹闭程度。④结论3D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和术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提供许多2D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比2D—DSA、R—DSA与3D—DSA在显示脑动脉瘤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窄及与毗邻血管的关系,说明3D—DSA优于2D—DSA及R—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DSA、R—DSA及3D—DSA检查,常规2D—DSA检查后即行R—DSA检查,把R—DSA图像传送到3D工作站,由3D工作站生成容积再现图像(VR)。通过图像在对脑动脉瘤瘤体的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等方面显示评价分析。对50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动脉瘤的显示:2D—DSA未能发现3个动脉瘤,这些动脉瘤在R—DSA上为不确定。VR可以发现所有的动脉瘤。②图像的整体质量:2D—DSA可以清楚显示细小动脉,图像整体质量优于R—DSA和3D—DSA。(④动脉瘤形状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DSA和R—DSA。动脉瘤瘤颈和动脉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DSA和R—DSA。结论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方面优于2D—DSA和R—DSA。尤其是对动脉瘤颈宽窄的显示,对介入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探讨其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 ,同时对旋转 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1 8例 2 0个颅内动脉瘤均采用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 ,在术前分别行 DSA及旋转 DSA检查 ,同时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对照 ,并将旋转 DSA的最佳工作图像应用于手术中。结果 :本组无 1例死亡。 2 0个动脉瘤中 1 8个 (90 % )完全栓塞 ,2个 (1 0 % )不全栓塞。 2 0个动脉瘤常规 DSA检查 :3个 (3 /2 0 )动脉瘤的形状、大小显示不清 ,7个 (7/2 0 )动脉瘤的瘤颈以及与载瘤动脉、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不清。而通过旋转 DSA检查 :2 0个动脉瘤形状、大小均清楚显示。1 9个 (1 9/2 0 )动脉瘤的瘤颈及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清楚显示 ,1个 (1 /2 0 )动脉瘤 (<3 mm)的瘤颈不能清楚显示。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旋转DSA在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动脉瘤颈的清晰度方面均优于常规 DSA检查。结论 :旋转 DSA技术可更好、更准确地分析动脉瘤的构筑 ,特别是瘤颈 ,有助于术者选择最佳角度的工作图像、合适直径的弹簧圈及恰当的治疗方案。使用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25例经头部DSA证实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其中13例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运用两根微导管在动脉瘤腔内填入两枚以上的弹簧圈,利用弹簧圈之间的相互缠绕形成稳定的篮,从而完成栓塞。对疗效进行评价,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者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均获得成功,即刻造影显示致密栓塞动脉瘤10例,〉90%栓塞动脉瘤3例。所有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无一例死亡。6个月后MRA随访5例,DSA随访3例,显示动脉瘤无复发,血管分支存在、通畅。结论双微导管技术对于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特别是从瘤体基底部发出重要分支的动脉瘤以及不规则形动脉瘤有着较好的疗效,一次手术完全栓塞率高,手术操作简单,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治效果。方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怀疑颅内动脉瘤的52例患者行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先行正侧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再加做3D-DSA,比较两者在动脉瘤检出率、瘤体大小测量、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以及栓塞治疗的评价效果。结果 52例患者41例确诊为动脉瘤患者,共发现44枚动脉瘤。44枚动脉瘤经2D-DSA检出36例(38枚动脉瘤),3D-DSA检出41例(44枚动脉瘤);3D-DSA较2D-DSA更清楚显示瘤颈,3D-DSA对脑动脉瘤子瘤显示较2D-DSA显示佳。在治疗中,3D-DSA较2D-DSA更准确判断动脉瘤填塞程度及残留腔隙。结论 3D-DSA能任意角度观察,有效排除血管成角、重叠等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在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以及瘤体形态显示更清楚,对栓塞治疗效果的评估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通过股动脉途径,采用将血管内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其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后填塞GDC的技术治疗6例椎动脉颅内段宽颈动脉瘤。结果:1例支架置入术失败,其余5例支架均准确到位。4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1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1例采用弹簧圈同时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无手术并发症,患均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联合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仍需要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疑为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诊行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及VR,MIP、MPR后处理图像,部分病例同DSA、3D TOF MRA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发现64例动脉瘤患者共69个颅内动脉瘤(5例患者为2处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28例,大脑前动脉3例。前交通动脉14例,大脑中动脉6例,大脑后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椎基底动脉6例:并发瘤内血栓3例:钙化2例;件脑实质血肿15例,脑室积血11例,脑血管痉挛5例。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3D TOF MRA基本一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充分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颈大小、与载瘤血管及临近血管、骨结构的关系、有无瘤内血栓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获得丰富的影像信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作为术后复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旋转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旋转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了45例分别施行过常规 DSA和旋转DSA的脑动脉瘤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8-67岁,平均42.6岁。常规DSA 为正位及侧位影像,旋转DSA 360°旋转采集图像。结果旋转DSA对45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且均能在适当的角度,清晰显示瘤体颈部的结构,开口大小和方向,准确的把血管弯折与动脉瘤鉴别开来。常规DSA 检查发现40例动脉瘤。其中15/40动脉瘤的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不清,19/40动脉瘤的颈部显示不清。结论旋转DSA对颅内动脉瘤病变显示极佳,可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冯正健  伍益  黄戈  谭林琼 《河北医学》2010,16(12):1481-1482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院采用血管内植入电解可脱弹簧圈术治疗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全身肝素化后造影,根据动脉瘤部位,放置导引导管,选用合适的微导管、微导丝,放入动脉瘤腔近瘤颈1/3处。并选择合适的GDC规格,送入动脉瘤内保持载瘤动脉通畅,解脱GDC,根据患者病情,反复进行以上操作,每次操作后均进行DSA检查,以确保手术效果。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22例,90%~99%闭塞11例,90%以下闭塞2例。术中出血2例,术后半年内再出血1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近期疗效好的优点,术中球囊辅助成形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3D-DSA双容积重建的单模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经血管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的137例患者的临床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137例患者中共152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多发颅内动脉瘤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其中117个颅内动脉瘤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35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随访发现动脉瘤完全闭塞123个(80.9%),瘤颈残留17个(11.2%),瘤腔残留12个(7.9%)。结论基于3D-DSA双容积重建的单模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发现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残留或复发,并能排除金属伪影的干扰,提供更直观、清晰的重建影像,在DSA随访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 DSA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通过常规DSA造影筛选出5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对可疑动脉瘤患者进行3D DSA造影,同时通过3D血管图像明确动脉瘤的形态、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及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反复回放3D动脉瘤的图像,确定栓塞动脉瘤的最佳工作角度。最后手术者在确定最佳的工作角度上进行动脉瘤栓塞,用微导丝带上微导管超选择至动脉瘤体的中外1/3处,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而达到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3D DSA明确诊断和栓塞了55个动脉瘤。结论:3D DSA较常规DSA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常规DSA造影,3D DSA造影在动脉瘤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对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2例宽瘤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0例术前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结果:19例术中栓塞满意,其中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天后死亡;1例术后3天并发右侧大脑后...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随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 对173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病人进行临床随访,了解栓塞治疗后3-24个月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部分病人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方法,了解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情况及复发的原因。结果经对173例病人的临床随访,均未见再出血,临床症状逐步恢复,其中56例动眼神经麻痹病人,1例于1周内恢复,52例于1年内恢复,3例于1.5年内恢复。10例视力下降病人,6个月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84例病人行脑血管造影复查,5例复发,其中2例因可脱性弹簧圈吸收造成复发,3例因弹簧圈移位,瘤蒂显影,无一例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而成为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破裂脑动脉瘤(A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75例连续收治的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在人院当天行急诊3D—CTA检查,根据3D—CTA的结果,凡符合栓塞指征的AN患者在3d内行GDC栓塞术。结果 80例符合条件的破裂AN成功地进行了GDC栓塞,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全部证实了3D—CTA的发现,3D—CTA在显示AN和载瘤动脉的三维结构上优于DSA。它能在脑血管造影前为AN的栓塞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尤其对前交通AN的栓塞。结论 3D—CTA可在脑血管造影前早期确定AN和栓塞指征;可引导导管直接置入AN所在侧血管及选用合适的弹簧圈;为早期GDC栓塞治疗提供确切依据和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DSA相比的优势。方法:1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常规DSA和3DDSA血管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动脉瘤病变的显示异同。结果:DSA检查出184个动脉瘤,常规DSA一般能显示存在动脉瘤病变,极少数病例能明确显示瘤颈和载瘤动脉的关系。3DDSA显示动脉瘤结构的能力较常规DSA明显提高,所有血管三维重建的图像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结论:3DDSA血管重建技术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远期随访的可行性。方法:应用3D时间飞跃法MRA(3D TOF-MRA)对38例患者用弹簧圈栓塞3年以上的38个颅内动脉瘤进行扫描,并同期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标准,对MRA图像显示的动脉瘤的残留及载瘤动脉通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8个动脉瘤中,DSA证实稳定33个,复发5个,载瘤动脉通畅36例,闭塞2例;MRA发现动脉瘤稳定32个,复发6个,载瘤动脉通畅34例,闭塞4例。MRA判断动脉瘤残留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6%、92.0%;判断动脉瘤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93.0%;判断载瘤动脉是否通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4%、100%。结论:3D TOF MRA是长期随访栓塞后颅内动脉瘤的有效、可靠的方法,但需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