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9例诊断为AMI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20例AMI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的患者(B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及3个月内复诊冠脉造影择期干预其他病变血管的手术率。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复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择期手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急诊行经皮桡动脉入路PCI治疗AMI有一定的安全性,还不能认为其近期MACE的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入路,但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复诊及择期手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78例诊断为AMI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83例AMI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的患者(B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及3个月内复诊冠脉造影择期干预其他病变血管的手术率。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穿刺部位并发症A组明显少于B组,复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择期手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急诊行经皮桡动脉入路PCI治疗AMI有一定的安全性,还不能认为其近期MACE的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入路,但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复诊及择期手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台州地区近10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特征、治疗模式和住院转归。方法 采用回归性分析研究台州医院197AMI患者的住院病历,选取2001年25例、2006年59例、2011年113例AMI患者,其中男137例(69.5%),女60例(30.5%),年龄34~87(65.40±11.64)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76例(80.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1例(10.7%);前壁心肌梗死97例(49.2%),下壁心肌梗死56例(28.4%),后壁心肌梗死13例(6.6%);吸烟82例(41.6%),高血压104例(52.8%),糖尿病34例(17.3%),有冠心病史27例(13.7%)。结果2011年AMI患者血糖、cTnI峰值、入院时CK-MB、CK-MB峰值高于2001、200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1年AMI患者从发病距入院时间短于2001、2006年(均P<0.05)。2011年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比例高于2001、2006年(均P<0.05)。2011年院内再发心绞痛、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低于2006年(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心律失常(OR=114.030,P<0.01)和院内再发心肌梗死(OR=75.720,P<0.05)是AMI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反映了台州地区近10年来AMI的趋势及治疗结果。AMI患者直接PCI比例提高,院内再发心绞痛、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王虹  黄从新  王风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8):1074-107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最为严重的心血管急症,AMI最主要死因,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在过去20年里,随着药物治疗、机械血运重建治疗的进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技术发展,心脏病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完善,AMI合并CS住院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高达50%[1]。本文研究探讨AMI合并CS的病理生理及治疗,现将研究的一些进展综述如下。1AMI发生CS的原因CS最常发生于A…  相似文献   

5.
紧急PTCA加支架术(简称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近几年国际上开展的最新技术。此项技术的开展使AMI的病死率下降了3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对于濒死AMI患者实施PCI治疗尚未见报道。我院心血管内科和介入中心自2002年8月至2004年5月采用紧急PCI抢救35例濒死AMI全部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8月-2010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5例(AMI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非急性心肌梗死(non-AMI组)7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比例明显高于非急性心梗组(P〈0.05),AMI组中应用体外循环的比例高于non-AMI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组较non-AMI组死亡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琴  檀鑫  姜文溪  袁梦  倪慧  王媛  杜杰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4):2965-2974
背景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对临床决策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AMI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模式正在不断发生改变,现有的风险评分可能并不适用于临床实际情况,因此需要提高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准确性以制订患者个性化的管理策略。 目的 构建预测AMI患者PCI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模型。 方法 纳入2019年1—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1 13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62例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4年,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恶性心律失常、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非计划内的血运重建作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122例和非事件组840例。采用Lasso回归筛选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AMI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对预测模型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进行比较,评价模型对AMI患者PCI后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 结果 962例AMI患者中122例(12.7%)患者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Lasso回归筛选出5个预测变量,包括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ogit(P)=3.596-0.023×X1-0.014×X2-0.036×X3+0.726×X4+1.372×X5(X1表示Hb,X2表示eGFR,X3表示LVEF,X4表示糖尿病,X5表示心电图ST段偏移)。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LVEF、Hb是AMI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eGFR、Hb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Hb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预测模型预测开发队列与验证队列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95%CI(0.710,0.834)〕、0.751〔95%CI(0.686,0.815)〕。AMI、STEMI、NSTEMI患者中NRI分别为0.493〔95%CI(0.303,0.682)〕、0.459〔95%CI(0.195,0.724)〕、0.455〔95%CI(0.181,0.728〕,IDI分别为0.055〔95%CI(0.028,0.081)〕、0.042〔95%CI(0.015,0.070〕、0.069〔95%CI(0.022,0.116)〕。3组患者中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均优于GRACE评分(P<0.05)。全研究人群队列分析发现预测模型的评价效能优于GRACE评分〔ΔAUC=0.050,P=0.015;IDI=0.055,95%CI(0.028,0.081),P<0.001;NRI=0.493,95%CI(0.303,0.682),P<0.001)〕。 结论 由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LVEF、eGFR、Hb共5个预测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评估AMI患者PCI后远期预后,有助于患者早期风险分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118例AMI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人院后12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6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12h内接受阿托伐他汀40mg/d强化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温汉春  朱继金 《广西医学》2005,27(8):1210-12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常见的急症,如尽快(发病后6h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实行血流再灌注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某些AMI患者确诊时机延误,则影响了早期治疗和预后。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年27例延误确诊的AMI患者,对其确诊时间延误的原因分析如下,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对AMI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再灌注治疗的开展(静脉溶栓和急诊PCI),可以迅速恢复心肌血运,有效的挽救濒死心肌,明显降低死亡率。目前,困惑心血管医生的是AMI后的并发症特别是左室重构导致左心功能不全的问题。因此,如何对AMI的预后进行评估并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