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实用的慢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模型,为研究器官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平台。方法:以近交系F344大鼠和近交系Lewis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的双肾作为供肾,借助静脉支架管,行供体的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的端端吻合,肾动脉与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施行原位异体肾移植。移植后即给与环孢素腹腔注射。并于术后4周后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手术均于60min内完成。所有的受体均存活超过60天,围手术期死亡数为零。受体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4周后可见典型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建立了大鼠慢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模型。为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进展和干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简便可靠、成功率高的大鼠静脉吻合术建立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 方法 以近交系F344大鼠为供体、近交系Lewis大鼠为受体,从腹主动脉原位灌注,移植时供体肾静脉与受体肾静脉采用内撑法行端端间断吻合,供、受体肾动脉端端吻合,供、受体输尿管端端吻合。 结果 共施行大鼠肾脏移植100例,存活率为95%,24周存活率为92.6%。 结论 用肾动、静脉及输尿管端端吻合能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其中采用内撑法行端端间断吻合原路取回内撑管是肾静脉重建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实用的大鼠肾移植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为研究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提供平台.方法:F344近交系大鼠和Lewis近交系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的左肾作为供肾,在裸眼直视下行供体的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的端端吻合.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原位异体肾移植.术后10mg/(kg·d)×10d环孢素口服液灌胃,于4周后分别观察各受体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手术于2.5h内完成,成功率达97.50%.移植术后4周开始出现移植肾CAN的病理改变,12周可见典型慢性排斥反应病变.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直观,简化了显微外科技术的设备要求,建立了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为探索其实验室诊断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方法近交系Brown-Norway(BN)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作为受体,采用原位低温灌洗,左侧供肾,行腹部肾移植模型,供体肾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肾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输尿管采用带部分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结果共构建大鼠肾移植模型58例次,成功49例,手术成功率为84.5%,受体死亡原因主要为输尿管吻合口漏尿致弥漫性腹膜炎、动脉血栓形成、麻醉意外等。肾移植术后第1、2、3、5及7天均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 BN-Lewis大鼠肾移植模型可作为大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研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方法:静脉采用套扎式吻合,将供肾下腔静脉穿过导管,外翻套扎于导管,将其插入受体肾静脉内,套扎受体肾静脉于腔静脉外,完成静脉端端吻合;动脉采用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结果:开放血管后供肾颜色正常,动脉搏动正常,静脉充盈好,成功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静脉吻合(10±5) min,动脉吻合(10±5) min,膀胱瓣吻合2~5 min,总手术时间40~60 min。结论:采用改良的套扎式原位静脉吻合和膀胱瓣吻合,可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成功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6.
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同种异体肾移植动物模型,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D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左侧肾脏于灌注修整后,原位的移植至受体左侧肾窝,肾动脉采用端端吻合法,静脉则采用简化的端端吻合方式,输尿管则采用带部分膀胱瓣于受体膀胱吻合,受体右肾使用体外延迟结扎,从而复制出大鼠肾移植的动物模型。结果共行大鼠肾移植45对,模型成功率85%,整个手术时间平均(140±28)min,其中肾动脉吻合平均(10±3)min,供肾热缺血时间约3min。简化的肾静脉吻合平均(21±3)min,与传统吻合方法比较明显缩短了吻合时间(t=4.43,P<0.05)。结论该法有效地建立起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且并发症发生少,动物成活率高,简单实用。简化的静脉吻合方法有效的减少了静脉吻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建立稳定的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 SPF级雄性SD及Wistar大鼠各60只,供体采用SD大鼠,受体采用Wistar大鼠,取左肾作为供肾,受体切除左肾进行原位肾移植,并保留自身右肾,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均与受体Wistar大鼠进行端端吻合,管腔均采用间断缝合。结果 本实验每例SD-Wistar肾移植模型总手术时间约为105.54±20.63min,血管吻合时间约为20.42±5.81min,输尿管吻合时间约为5.21±2.42min。移植肾的热缺血时间约为11.24±3.52s,冷缺血时间约为40.35±8.52min。本组共进行SD-Wistar肾移植模型60例,术中发现肾动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24h内死亡1例,成功率达95.00%。结论 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可成功建立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供体为近交系F344大鼠,受体为Lewis大鼠,供肾采用左肾,在体修整,原位灌注.肾静脉用硬膜外导管做为临时内支架管端-端、六针法吻合,腹主动脉端-侧连续缝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受体术前3d开始环抱素A灌胃至术后30 d(5 mg/kg·d),以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结果 手术时间120~180 min;手术成功率90.9% (40P44) ;受体均存活60 d.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排斥反应等.结论 供肾原位灌注,在体修整是简单可靠的方法.静脉内支架管端端吻合,腹主动脉端侧吻合能够达到稳定的成功率,值得推广.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和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方法 供、受体均采用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分别于心脏死亡后0、20和40min取双侧供肾,行左侧原位肾移植术后摘除受体右肾,观察各组受鼠术后的移植肾的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0min和20min组的大鼠移植肾功能良好、存活率高,40min组的大鼠移植肾功能较差且均于14天后死亡。0min组的左右供肾移植后的肾功能及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心脏死亡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有效减少供肾冷缺血时间及节约供体数量,可应用于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种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操作简便的肾移植模型.方法: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静脉用临时支架管,将供肾的下腔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作端端吻合,供肾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及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建立并改进了大鼠肾移植模型,手术总时间(130±16)min,热缺血时间小于20 s,冷缺血时间小于50 min,手术成功率90.77%.结论:此模型稳定、可靠,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抢救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护理对策.方法:调动各科室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结果:使所有中毒患者转危为安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是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银杏叶分散片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方法:连续试生产3个批次的银杏叶分散片,并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结果:按照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可生产出质量稳定并符合标准的银杏叶分散片。结论:预定的工艺条件是可行的,适合制备银杏叶分散片。  相似文献   

13.
负压吸引术在慢性迁延性伤口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术治疗迁延性伤口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8例慢性迁延性伤口,均采用间断性负压吸引术,然后常规换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病人中,27例顺利愈合,治愈率达96.43%,其中伤口在20天内愈合21例(75%)。结论 负压吸引术是治疗迁延性伤口的有效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适宜技术的项目需求和培训需求,为适宜卫生技术的科学筛选和规范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项目县109名从事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97.25%的调查对象赞成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适宜技术在本地区推广,98.17%的调查对象愿意掌握新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适宜技术.22.93%的调查对象首选古妮IUD作为在农村推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卫生技术;同时,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培训需求.结论:科学筛选是保证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适宜技术的筛选应满足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型超声对女性子宫先天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子宫先天发育异常患者进行B超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临床诊断结论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1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其中15例的超声结果得到了术后病理诊断的证实,同时表明,先天子宫发育异常患者伴有泌尿系统畸形,结论:认为超声是一项简单可行的检查方法,它可以为子宫先天发育异常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下巨大声带息肉摘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巨大声带息肉患者10例,3例伴有I度呼吸困难,在表面麻醉电子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8例一次性完成手术,2例分两次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嗓音评价及嗓音测试表明,患者嗓音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电子喉镜下声带巨大息肉摘除可行,但需充分掌握手术技巧,联合应用表麻药,在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情况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编制SE-9000血液分析仪数据管理系统,为临床大量检验数据的保存、管理及检验结果的分析提供保证.方法: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调用其串口通讯控件,生成单独可执行程序件及其安装程序.结果:该系统应用于临床,检测了20000份样本,其数据全部成功存储入库/表,运行未出现程序中断或错误信息.结论:自编的血液分析仪SE-9000联机数据管理系统,界面清晰,实用可靠,数据处理灵活简便,为大量临床检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提供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十味桂芪真武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黄芪甲苷、芍药苷的含量和得膏率为指标,考察溶剂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并探讨B型超声在颅内血肿微创置管抽吸引流术中的实时探查及对术后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高血压脑出血、12例创伤性颅内血肿和7例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术中B超引导探查,术后经颅骨缺损处对颅内进行动态监测,回顾性分析4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例术中清除血肿75%以上,其中3例出现术中脑膨出,经B超监测及时发现术区对侧或异位再出血。全部病例中引流管均准确位于血肿腔内,术后复查CT未显示副损伤,术前术后CT检查与B超扫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术中B超引导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快捷的特点。较传统通过术后复查头颅CT发现再出血,迟发性血肿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