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炎症与血栓     
杨林花 《美中医学》2008,5(7):29-32
血栓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形成机制复杂。炎症作为机体常见的病理过程,在血栓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炎症和血栓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炎症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血栓形成;致血栓因子则可参与调节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急危重症。主要是因各种冠心病易患因素应激及炎症因子参与导致的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以致局部血栓形成,心肌急性缺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1]。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两种临床状态。  相似文献   

3.
癌症患者处于血栓形成的高危状态,其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临床和生物学两方面因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因肿瘤的类型和分期而不同,并且随着病人伴随的与血栓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高龄、感染和心脏疾病)而增加.肿瘤细胞分泌的特异性促凝物质和宿主细胞的炎症反应都明显增加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目前建立的用来预测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评估模型对于高危病人的识别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炎症指标在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探讨炎症状态在AVF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慢性肾衰竭(CRF)AVF术后患者77例按照是否出现内瘘血栓分为:内瘘通畅组(通畅组,n=60),内瘘血栓组(血栓组,n=17),分别比较上述两组患者与炎症状态相关的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白细胞(WBC)、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结果:与通畅组比较,血栓组hsCRP、 MCP-1、FIB的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栓组与通畅组比较,前者血浆sEPCR的含量均值及平均秩次高于后者,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值已非常接近0.05,可能与本组样本量少有关;血栓组与通畅组比较,ALB水平、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瘘血栓形成时多种炎症指标升高,提示AVF血栓形成有炎症参与,炎症状态可能是AVF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进而可能主动参与了血栓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牙周炎(periodontitis)属于低氧性感染性疾病,由于炎症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组织的代谢激活,导致牙周组织氧气需求增加以及组织低氧环境的逐渐形成。微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导致的血液低灌注状态进一步降低牙周组织氧含量。由于炎症牙周组织相对缺血缺氧状态的存在,可反过来进一步引发和加重牙周炎的疾病进展。本文探讨牙周组织低氧与牙周炎的关联以及相关炎症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牙周炎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曹礼应  陈志琴 《当代医师》2014,(11):1554-1555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VC)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科带涤纶环CVC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导管插入后记录实验室和临床指标,临床过程跟踪到满2年,导管失败或血栓形成被记录为终点事件,期间根据患者是否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或非血栓组.结果 血栓形成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率、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非血栓组;而血白蛋白(Alb)低于非血栓组,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CRP、Alb、颈动脉粥样硬化、导管相关感染.结论 导管感染、微炎症状态、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与透析带涤纶环CVC血栓形成有关,CRP、低蛋白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导管相关感染是导管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前者普遍存在于肾脏病、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患者中,而代谢综合征往往与炎症状态和血栓形成状态相联系,那么,尿酸和肾功能不全的关系如何?罕见报道.2011年1月26日发表在Kardiologia Polsia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在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冠心病患者中肾功能、血尿酸和炎症、血栓形成标记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872年A Trausseau描述了癌症病人的静脉血栓形成,并提出“癌症病人的血液无论有无炎症,均易发生静脉内凝血”的论点。此后,许多研究人员从临床及实验室均取得了癌症病人存在高凝状态的证据。据报告临床发生血栓栓塞率约为1~11%,而尸检发现要高得多(可达50%)。虽然胰腺癌病人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率最高,但肺癌病人发生血栓形成的总数更高,因肺癌更多发。已有人报告血液问题(指血栓形成、出血)是癌症病人死亡的第二位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向红  周亚丽  黄榕 《新疆医学》2005,35(5):64-65
近年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与炎症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是ACS的重要发病机制。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时最敏感的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ACS患者血清CRP浓度的测定,以了解ACS与炎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炎症与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炎症的促凝作用以及凝血-炎症网络的相互作用所致的恶性循环,已成为血栓形成的重要发病机制。而体内存在的天然抗凝物质的抗炎作用,已被认为是极重要的生理功能,从而给炎症、败血症、创伤、DIC与血栓形成等的治疗注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