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结果分成IMT≥1.0mm组(A组);IMT<1.0mm组(B组)。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差异。结果:A组中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HDL-C)、血尿酸、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高血压及血脂代谢紊乱病史较B组差异明显。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LDL-C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052(95%可信区间1~1.105)和4.682(95%可信区间2.302~9.524),而HDL-C则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属保护性因素。结论: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炎症反应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用菲利浦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成A组(颈动脉IMT1.0mm及无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记录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测定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结果两组年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0.052,P0.05)、收缩压(B=0.029,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1.771,P0.01)、血尿酸(B=0.006,P0.05)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相关炎症因子.结果:CAS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的ApoE等位基因组间TC、LDL-C、TG、颈动脉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上述指标的值以携带ε4等位基因组为最高.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血清TC及LDL-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同时与体内炎症状态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AS病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汤广锋  徐雯  李昉 《安徽医学》2014,(11):1506-150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54例)和非斑块组(5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尿酸(UA)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斑块组患者年龄、吸烟及高血压比例、糖尿病病程、IMT、LDL-C、TC、CRP及UA水平与无斑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LDL-C、CRP以及UA水平与CAS形成显著相关(P﹤0.01或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LDL-C、CRP以及UA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C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健康体检者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以颈动脉超声IMT≥0.9 mm作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动脉粥样斑块指标。测定C反应蛋白(CRP)、IL-6、TNF-α及血脂、血糖、血压等。结果老年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P<0.01)。老年高血压组CRP、IL-6、TNF-α、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CRP(r=0.422;P<0.01)、IL-6(r=0.313;P<0.01)、TNF-α(r=0.296;P<0.01)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与炎症因子呈正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除与血压增高、血脂异常有关外,炎症因子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廖成蓉 《河北医学》2012,18(9):1246-1249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18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A组(IMT≤1.0mm)、B组(1.0mm<IMT≤1.5mm)、C组(IMT>1.5mm)各6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随访3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A、B两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冠脉血管病变及随访3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C组与A、B两组患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心血管病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6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A组)和42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B组)入院后常规降压、降糖、抗血小板治疗,A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分别于入院后及6个月时测定血浆hs-CRP、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 1c),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A组hs-CRP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8.78±1.59)mg/L和(6.34±1.43)mg/L,P<0.01,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A组也明显高于B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后hs-CRP、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分别由(8.78±1.59)mg//L、(1.24±0.13)mm、82.3%、(6.23±0.57)mm下降为(6.19±1.30)mg/L、(0.98±0.19)mm、69.5%、(5.07±0.42)m,P<0.01.相关分析表明hs-CRP、LP(a)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成正相关;hsCRP与HbA1c、TG、LDL-c呈正相关(P<0.005~0.01);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重;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稳定斑块作用;③hs-CRP有致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其与血脂、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2例正常老年人(C组:对照组)、4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43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同时检测血脂、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结聚:A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IMT,最大IMT及CRP增高(均为P<0.001),斑块发生率、Vmax、RI、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UA增高(均为P<0.05);B组与A组比较,平均IMT、最大IMT、RI及CRP增加更为明显(均为P<0.001),斑块发生率、Vmax、TC、甘油三酯(TG)、LDL-C、UA也有相应变化(均为P<0.05).结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患者血清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颈血管彩超检查的279例患者资料,测定并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IMT>1.3 mm, 118例)、内膜增厚组(1.0 mm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 方法 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122例,入院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2例,A组)和常规治疗组(60例,B组).在常规降压,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共20周,观察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1.24±0.13)比治疗后(0.98±0.19)]mm,P均<0.05.降低TC,TG,LDL- C水平(P<0.05),升高LDL-C水平.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科行CEA的95例患者(97次)的临床资料,97次均为初次手术,无二次手术;65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1例术前曾患脑梗死。所有患者术前经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程度均大于70%,其中50例狭窄程度大于95%,35例对侧伴有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分叉位置平第2颈椎水平5例,第2颈椎水平以上1例。43例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其中1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所有术前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术后有较明显改善,表现为TIA消失、记忆力明显好转和语言障碍恢复等;1例患者术后出现舌下神经损伤,该患者颈动脉分叉位于第2颈椎水平以上。术后随访6~60个月,1例在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稳定。结论CEA是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颈动脉狭窄度。方法 :1 1 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颈动脉超声表现分为 3组 :颈动脉正常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 ;3组患者均行颅脑CT平扫记录颈动脉的梗死灶数 ;以超声测算患者动脉管腔狭窄度 ,分为轻、中、重度狭窄 3组。结果 :颈动脉正常组 33例 ,稳定性斑块组 38例 ,不稳定性斑块组 4 1例 ,3组患者颈内动脉分布区梗死灶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组中 ,重度狭窄 7例 ,中度狭窄 1 6例 ,轻度狭窄 5 6例。结论 :基于颅脑CT平扫的颈内动脉分布区梗死灶数可以反映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 ;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以轻度为主 ,其构成以为 70 .89%。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海口地区健康体检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异常检出率与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脑卒中患病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体检,并要求做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人群资料,从人群个体特征、不同慢性病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人群共13 589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7 659例(56.36%),斑块形成5 594例(41.17%),颈动脉狭窄392例(2.88%)。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同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人群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高于未合并者(P0.05)。在合并不同慢性病的种类中,合并两种、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高于未合并慢性病者(P0.05)。结论海口市体检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的检出率均较高,针对危险因素,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脑卒中的认识,掌握预防和控制知识是防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黏合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应用黏合的方法进行血管重建,观察术后内膜的愈合过程。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气体干燥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2月的方法,在新西兰兔颈总动脉上复制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运用超声、血管造影、病理等方法从影像学和组织学的角度观察比较CEA术后4h、1d、3d、7d、30d、90d等6个时间点内膜的愈合过程。结果:CEA术后内膜修复过程可以大体上分为血栓形成阶段,发生于术后数小时至3d左右;炎症反应阶段,与血栓形成几乎同时发生;内皮修复阶段,术后3d来自邻近的血管内皮细胞开始蔓延至内膜斑块切除段血管内面;血管平滑肌增值阶段,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开始于术后3d左右,发生在中膜的局部区域;基质形成、堆积阶段。结论:采用新型黏合血管重建的方法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血管重建提供了新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12例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颈动脉通畅。所有患者脑缺血症状较术前均有改善。12例中1例出现术后切口血肿导致呼吸困难,其余未见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到45个月,随访期内无一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脑缺血的发生和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外科干预是脑卒中三级预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历经数十年的实践积累,颅外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技术与理念均有显著地提升,在此期间,全球相关指南经历过几次重大更新,对本领域的规范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欧洲与北美发布了最新版颅外段颈动脉疾病处理指南,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观点,或预示着未来十年该领域在技术上将出现的重要突破。本文就新版指南中主要观点的发展脉络与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ctomy,CEA)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筛查,记录术前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行头颈部血管造影(CTA、MRA或DSA)检查证实 30例患者均为重度狭窄,狭窄率均>70%。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1个月随访,再次行颈动脉超声及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的狭窄率及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1个月无再狭窄,均未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术后狭窄率与收缩期峰值流速与术前相比[(6.2±1.0)% vs. (80.0±0.5)%,(91.3±12.0) cm/s vs. (207.0±15.6) 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晓军  陈阳  张猛  杨珩  周华东 《重庆医学》2008,37(7):718-720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特点及正确处理方法。方法51例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置入颈动脉支架,观察术后并发症特点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中血压下降44.7%(21/47)、心动过缓31.9%(15/47)、心动过速10.6%(5/47)、高灌注综合征6.4%(3/47)、脑栓塞4.3%(2/47)和消化道出血2.1%(1/47)。不同支架组血压下降发生率分别为47.6%(10/21)3、8.1%(8/21)和14.3%(3/21),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61.0%(9/15)、26.7%(4/15)和13.3%(2/15),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均未留下严重后果。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支架置入不同数目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并发症可以成功救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2月在我科行CEA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122例均是初次手术,4例为双侧狭窄对侧治疗后再次手术;108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7例术前曾患脑梗死,1例术前无症状(狭窄率〉90%)。所有患者术前经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率70%~99%。其中35例患者术前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围术期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其余术前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术后有较明显改善,TIA消失。术后随访2~24个月,1例在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稳定。结论CEA是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主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ischemic strokes.1 To prevent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s of ischemic strokes, carotid endarterectomies (CEA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from November 2000 to June 2003.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and presented 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