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58例)待病情稳定后2-10d内开始康复训练指导及康复训练;对照组(58例)按常规治疗方法应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及营养脑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于病情稳定后3周行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两组病人分别于人院时、入院后2、4、8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结果:早期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t=2.738-4.568,P〈0.05)。结论:现代循证医学技术利于提高脑卒中病人康复质量。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能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康复实施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95例脑卒中病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病人(50例)病情稳定后2~10 d内开始康复训练指导及相应的康复训练;对照组(45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应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及营养脑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于病情稳定后3周进行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4和8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结果 早期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2.738~4.568,P<0.05).结论 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能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康复实施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王林 《吉林医学》2009,30(24):3131-313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在常规抢救和治疗基础上,对康复组患者待其病情稳定后48h开始康复训练,观察时间为28d。结果:经过康复训练,康复组的Fugl-Meyer评测法和ADL Barthel指数法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 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 0人 ,对照组 2 0人 ,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进行末经任何指导的自行锻炼。运动功能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FMA)测评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 90d治疗后 ,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明显程度改善 ,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给予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指导,在每例患者入院、出院时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 eyer积分、改良Bathel指数(MB I)评分测评。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 eyer积分及MB 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2组上述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明显,应指导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12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70例和晚期组56例,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早期组患者在发病48h~7d时即配合康复训练; 晚期组于发病后3周~4周接受康复训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均比入院时显著降低,FMA评分、ADL评分比入院时显著提高。组间比较,早期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晚期康复组,FM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晚期康复组。结论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改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康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强化康复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ADL)能力评分,在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试每位患者的ADL能力。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1个月后ADL评分均明显增加,康复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康复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评价。运动功能采用Fusl-Meyer运动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时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康复组超早期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两组分别在病情稳定48 h后和治疗4周采用FugI-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康复组的Fugl-Mey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加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守敏 《中原医刊》2011,(15):96-9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至2010年期间入院治疗的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早期给予Bobath法及健康教育。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克亮 《吉林医学》2010,31(3):363-364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10 d内,给予了康复训练指导并进行了相应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于病情稳定后3周进行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于2个月后用FIN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FIM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治疗2个月时,观察组62.5%功能独立,对照组仅15.6%。留有重度偏瘫、生活完全依赖、FIM<54分的患者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明显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85-88
目的 探讨动态人体重心训练联合双跑带运动平板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 年1 月~2017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53 例和对照组53 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取消步行训练,采用双跑带运动平板训练,平衡训练在动态人体重心监测系统下以坐-立转移的方式进行。所有患者均于入组前及训练4 周后进行运动功能评价,通过Berg 平衡量表(BBS)对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 功能评分量表(FMA)对患者的下肢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对患者训练后的步行能力进行评价。同时采用Barthel 指数(BI)对患者训练前及训练后2 周、训练后4 周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训练后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训练后的BBS 评分及FMA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步行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06,P<0.05);两组患者经过训练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升,研究组患者训练2 周及4 周后的BI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人体重心训练联合双跑带运动平板能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3.
佘丽亚  王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45-47,50
目的 观察超短波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60例患有Ⅰ期肩手综合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同时给予超短波物理疗法,每日1次,共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疼痛-目测比评分(VAS)、水肿分级评分,观察治疗后两组评分变化,并根据分数评定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患者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为(25.36±4.11)分及(74.51±13.03)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3.062,P=0.007;t=2.314,P=0.033),上肢自发性疼痛VAS评分和水肿评分分别为(3.08±1.05)分与(2.81±1.03)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138,P=0.041;t=2.060,P=0.044).结论 超短波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训练能进一步缓解Ⅰ期肩手综合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水肿及自发性疼痛程度,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与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相关性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干预组53例。对照组53例患者进行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等多种治疗方法在内的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5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另外进行呼吸肌反馈训练。每周5次,共训练4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评定、上下肢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对治疗后的患者呼吸功能与肢体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评定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 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水平与肢体功能FMA、MBI评分呈正相关(r=0.425、0.478,P<0.05)。结论 呼吸肌反馈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与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呈正相关,可以在临床上通过改善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水平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CST)结合肌电生物反馈(EMGBF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上肢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且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药物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及抗抑郁药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HAMD、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药物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具有进一步改善抑郁症状、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康复期偏瘫病人。62例在入院时随机分成2组,同时接受现代康复及传统康复,其中观察组同时对患者至少一名陪护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每周5次,每次20分钟,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内以相同的频度进行普通谈话。入院时和12周后由责任护士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量表内容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5个方面。用spss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同组内均数间比较用LSD法;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第12周观察组五项生活质量观察指标与入院时自身比较,除社会功能一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四项指标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对照组病人各个指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入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五项生活质量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后第12周观察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身体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4周后采用Fugl-Mayer(FMA)量表、STEF和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治疗2周、4周后FMA评分分别为36.37±16.36、44.36±14.58,STEF评分分别为58.75±7.57、73.32±8.81,BI评分分别为57.33±15.26、67.50±13.48,治疗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有提高,且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手功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按入院时间顺序对60例脑梗死患者、35例脑出血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超早期康复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脑梗死患者55例,脑出血32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治疗2周及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ADL评分。结果超早期康复治疗患者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