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将84例早产儿患儿按收治时间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排尽时间、TBC峰值、TBC均值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胎便排尽时间均短于参照组,TBC均值、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措施(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产科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960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非综合干预组。根据惠儿情况,分阶段进行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等措施,然后前瞻性的观察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综合千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综合干预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干预组较非综合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时间晚(P〈0.01)、持续时间短(P〈0.01)。结论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等综合干预措施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H)孕妇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灌肠、游泳、抚触、腹部按摩和营养支持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动态监测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记录黄疸的出现时间、开始退黄时间和消退时间及黄疸率.结果 1.观察组患儿出生后3-6天的血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观察组黄疸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推后,开始退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干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对103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顺产新生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2),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遵医嘱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蓝光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路径干预模式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地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住院时间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干预2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及经皮黄疸指数测定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远高于对照组的82.14%,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108.34±18.11)μmmol/L、(24.98±1.92) h,明显低(短)于对照组的(158.13±19.32)μmmol/L、(74.85±16.72)h,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日龄2 d、3 d、4 d、5 d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永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胆红素、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94.92%)高于对照组(7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可降低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促进黄疸消退,减轻患儿家长经济负担,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有非常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的消退,并可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肖世辉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73-17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护理水平。方法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8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浓度及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尽早消除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预防治疗早产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8例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干预组给予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未给予早期干预。同时监测各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峰浓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5.48%(11/31)和66.67%(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组和对照组中血清胆红素峰浓度分别为(218.S1士34.52)μmol/L和(271.51±56.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早期干预能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早产儿THOP的早期合理干预、激素替代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270例,其中确诊为THOP90例,并将该90例THO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45例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优甲乐治疗,对照组45例患儿予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血T3、T4、TSH变化。同时对THOP组、正常早产儿组患儿T4、并发症、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HOP组患儿T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产儿组,且T4水平越低,黄疸消退时间越长,自行排便次数少,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慢,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应用优甲乐治疗后患儿T3、T4、TSH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患儿T4水平较低,黄疸消退时间长,自行排便次数少,住院时间长,经给予优甲乐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T3、T4、TSH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光疗、口服鲁米那、碱化血液、控制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茵栀黄注射液2 mL.kg-1加入50 g.L-1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1片,口服,每日2次,连用5 d;治疗前后抽取股静脉血查血清胆红素,并观察黄疸消退时间。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第5天2组血清胆红素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降至102μmol.L-1以下所需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茵栀黄注射液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8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8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51.74± 16.55) μmol/L,对照组为(80.96±23.17) 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97±0.13)d,对照组为(5.86±0.17)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深静脉置管同步换血疗法与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锁骨下静脉双腔置管作换出、换人途径,对照组用外周静脉作换入、换出途径,约置换出体内2倍血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了(67.69±13.92)%和(53.49±13.03)%,观察组下降更迅速(P〈0.05)。两组血清胆红素和皮肤黄疸下降时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和贫血状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双腔置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游泳结合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搜集220例足月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于出生后第一天开始进行游泳和抚触,对照组仅淋浴。观察两组新生儿胎粪初排时间、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消退时间以及经皮胆红素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胎粪初排时间、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比较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黄疸早期预测及综合干预对降低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月武汉市汉南区人民医院产科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不给予早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出生后1、7、14、28 d的黄疸指数、总胆红素、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值,以及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结果 ①随孕龄的增加,总胆红素、AFP、ALT逐渐降低.不同孕龄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脐血AFP成正相关关系,(r=0.562,P< 0.01).②观察组干预1d黄疸指数(6.83±1.09)与对照组(6.97±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7、14、28 d黄疸指数[(7.19±1.16)、(9.26±2.26)、(9.03±1.90)]均低于对照组[(7.82±1.69)、(13.56±1.84)、(13.88±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5.30±1.74)h]与胎便转黄时间[(28.66±1.31)h]均早于对照组[(18.69±3.20)、(60.23±2.1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预测及综合干预,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在产科应该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四磨汤辅助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j将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早产儿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茵栀黄和四磨汤。结果应用茵栀黄和四磨汤治疗黄疸,胆红素第1天下降值、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明显优于对照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栀黄和四磨汤辅助治疗早产儿高且巨红素血症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缩短黄疸消退的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41例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观察组21例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则予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肝功能改变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行两组1年内生存曲线统计.结果 治疗后1周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亦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皮肤黄染、巩膜黄染和皮肤瘙痒的消退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的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应加强随访,一旦可能发生黄疸者,果断实施根治性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早发型与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于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单胎早产合并严重子痫前期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孕34周为界,将早发型严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n=121),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n=7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未定期产检率及疤痕子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0%vs 42.9%,20.7%vs 1.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母亲合并症/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65.3%和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8.2%vs 7.8%,P0.05);以胎盘早剥为最常见并发症(15.7%vs 14.3%,P0.05)。两组围产儿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80.2%和63.6%(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合并早发型与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相比,早发型孕妇病情重、并发症多,围产儿预后不佳。建议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的宣教工作,并应根据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轻、中、重度高胆组。选取同期生理性黄疸不明显(TSB〈85μmol/L)的足月顺产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NSE水平。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各组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高胆组NS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程度越严重,NSE水平越高。结论:NSE水平变化对高胆红素血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监测新生儿是否进入胆红素脑病危险期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临床操作的可行性,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干预策略,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喂养,观察两组达完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观察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及例数、每日摄入热卡、第10天胆红素值及肠外营养达足量水平的例数;记录每日体重,计算其平均增长速度.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过渡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恢复至出生时体重所需时间、第10天胆红素值及肠外营养达足量水平的比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体重增长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策略的重要内容,可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静脉营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