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帮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54-2254
血管迷走反射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在术中、术后,如不能及早发现而延误治疗可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术前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术中、术后细心观察,及早发现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并精心护理是保证患者尽早脱离危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拔除动脉鞘管发生血管迷走反应的原因,总结对其处理和预防的经验。临床资料;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共210例,其中拔除动脉鞘管出现血管迷走反应4例均为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后。结论:血容量不足和疼痛刺激是发生血管迷走反应最重要的两个诱因。补充血容量、减轻疼痛刺激可预防其发生,阿托品静脉推注是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红  李怡 《华夏医学》2002,15(6):790-791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 938例患者 ,分析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结果 :938例发生此急症 18例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 5例 ,PTCA术、STENT术 13例 ;局部血肿发生 6例 ;拔管压迫止血时发生 14例 ,拔管后 30 min内发生 3例 ,2 h内发生 1例。 4例发生时血压测不到。结论 :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迅速且后果严重 ,需注意避免各种诱因 ,确诊后立即行相应的急诊处理。  相似文献   

4.
血管迷走反射亦称血管抑制性(迷走性)晕厥或单纯性晕厥,其主要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加,引起内脏及小血管强烈性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这一征象常在PCI术后拔鞘时或拔鞘后发生,发生率为3%~5%。及早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管迷走反射的早期征象,及时观察和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托品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所致心血管迷走反射(CVVRS)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经股动脉、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的患者683例,按照拔鞘前不同药物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拔鞘前予0.9%氯化钠注射液水化)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9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05例;预防1组(拔鞘前给2%利多卡因鞘管周围浸润麻醉)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5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18例;预防2组(拔鞘前给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2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14例。观察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时CVVRS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CVVRS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33,P<0.05),经股动脉PCI更容易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经桡动脉途径的不同预处理方式CVVR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3.998,P>0.05)。经股动脉途径者中预防1组与对照组CVVR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717,P>0.05);预防2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765,P<0.05),CVVR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CVVRS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PCI术后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能有效预防股动脉途径拔鞘所致的CVVRS。  相似文献   

6.
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机制、预防和处理.方法总结32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病历,分析拔鞘管后发生迷走反射的特点及紧急处理方法.结果共12例患者发生迷走反射,其中单纯冠状动脉造影3例,占1.7%,PTCA和/或STWENT植入术发生8例,占4.4%,射频消融术1例,占4.2%.12例患者经过大量补液,静脉应用多巴胺和阿托品针后症状缓解.结论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前应调节患者精神状态,及时补液,局部充分麻醉,拔管时手法轻柔,拔管后如出现迷走反射应快速大量补液,必要时应用阿托品及多巴胺.  相似文献   

7.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 ,心脏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心脏介入术后拔鞘管时发生的血管迷走反射 (VVRS) ,是一种较为少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 ,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 ,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现对本院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8月行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发生VVRS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近几年来我院行经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手术 5 60例 ,其中男 380例 ,女 1 80例 ,年龄1 4~ 80岁 ,平均 64 3± 8 6岁 ,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CAG) 2 39例 ,PTCA和 /或支架植入术 2 4 5例 ,射频消融术 76例…  相似文献   

8.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常在介入治疗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时或拔鞘后发生,发生率为3%~5%[1].及早发现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早期症状,及时观察和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共行冠状动脉造影术468例,19例出现血管迷走反射,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38—66岁。2例发生在动脉穿刺前,12例发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5例发生在拔鞘管压迫止血时。患者临床表现为短时间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头晕或神志改变,严重可意识丧失少数伴有气促、心悸、极度乏力。  相似文献   

10.
冉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56-1357
1材料与方法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7月共行冠状动脉造影284例,男208例,女76例,平均年龄(56.2±7.9)岁。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成形术96例,男68例,女28例,平均年龄(49.2±13.1)岁。所有患者均为经股动脉入路,在术后即刻至4h内拔除鞘管。拔除鞘管的方式均为人工股动脉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